宋軍形勢一片大好,正想將遼軍一舉消滅,木易乘亂趕到楊六郎麵前,低聲說道:“幽州尚有龐大的精兵,到時候我與六弟裏應外合。”於是,六郎故意將木易兵馬放回。
此次戰役,遼兵又一次損兵折將,損失了十二萬人馬。
八王等紛紛向楊六郎道謝:“若非六郎及時趕到,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六郎又是他一貫的謙虛態度,說道:“這都是眾將領一起努力的結果。”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們正可乘著破竹之勢,直搗幽州。”八王建議道。
“殿下所言極是。四兄臨走前曾說,幽州尚有眾多精兵,到時候裏應外合,定能取勝,現在就是發兵的好時機。”
“就按照你的意思做吧,朝廷這邊有我擔著。”
六郎吃下了這顆定心丸,總算放心了。第二天,他就帶領著精銳部隊殺向幽州。
話說蕭太後逃回幽州,心中甚是鬱悶。耶律休哥安慰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太後不必放在心上。再說城中糧食充足,精兵猛將不下數十萬,宋軍如果來犯,我們可以跟他決一雌雄。”
“四國之兵,全軍覆沒,我們不如投降,還能保得百姓平安。”蕭太後道。
“太後怎麼可以因為這一次的失敗而滅了自己的誌氣呢?如果宋兵敢來,臣等背水一戰,定叫宋軍有來無回。”
就在決議不下的時候,木易急匆匆地來參見太後。
“我還以為與駙馬再無相見之日了!”太後動情地說道。
“托太後洪福,小將能夠活著回來。路上聽說宋軍要來圍困幽州,娘娘要小心提防。”話音未落,士兵傳報:城下宋軍雲集,將幽州圍得水泄不通。蕭太後一下子臉色蒼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就在太後搖擺不定的時候,木易鬥誌昂揚地說道:“娘娘無需擔心,臣等一定將宋兵殺退。”
太後沉默了半晌道:“遼國就靠你們了!”
話分兩頭,卻說河東北漢有一個莊令公,他有一個女兒,因是九月九日出生的,故取名重陽女。重陽女從小力氣過人,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當時莊令公曾將重陽女許配給楊六郎,隻因戰事連連,這件事情就一直擱著。最近,重陽女聽說楊六郎率兵圍攻幽州,便率軍前來相助。
兩人見麵,各敘往事,甚是高興。楊六郎道:“現在戰事未定,不宜談兒女私事,等回到京城見過母親,再從長計議。”
“我初來乍到,正想借此機會,為夫君分憂解愁。我打算假意投靠蕭太後,與你裏應外合,奪取幽州,怎麼樣?”
“賢妻如此深明大義,真是我的福氣。你一定要多加小心,成敗在此一舉。”六郎欣慰地說道。
於是,重陽女第二天率領著自己的一萬人馬,假裝殺出宋軍重圍,直奔幽州城。蕭太後聽說重陽女是北漢主劉鈞特意派來相助遼國的,非常高興,便命人設宴款待重陽女。
酒喝到一半,重陽女對蕭太後說:“外麵宋兵氣焰囂張,待臣率軍前去擒他幾個將軍來,挫挫他們的銳氣!”太後得到了外界的援助,心情頗佳,立馬就同意了她的請求。
此時,四郎也在席間,心想:重陽女曾經許配給六弟為妻,現在怎麼來幫助遼軍呢?其中必有蹊蹺。於是便對太後說:“臣願協助重陽女與宋軍作戰。”蕭太後高興地答應了。
宴席結束後,四郎與重陽女商量起進兵之事。
“宋兵數量雖多,但是不足為懼。駙馬明日出北門先戰,我再來助陣,殺他們個片甲不留。”重陽女提議道。
木易笑著說:“如果照你說的,幽州一戰就可拿下!”
重陽女見被識破,驚愕地說:“駙馬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