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標本的製作要經過藥物浸泡、皮肉剝離、填充幹燥等程序。因為製作工藝複雜,一般要耗時一個半月左右,而標本製成後卻可以保存20年的時間不腐爛。製作標本的收費一般以寵物身長大小為標準,收費800元到上千元不等。該店開業不到1年,投資5萬元,盈利已經超過30萬元。

50.夢幻燭光店

想開一家燭光店的念頭始於吳女士為先生安排的一次燭光晚餐。同樣的人、同樣的飯菜,但一切仿佛有了不同——因為增添了搖曳的燭光,所有的東西都增加了一份朦朧的美,連心境也變得格外柔和。

事後吳女士想,如果開一家燭光店,賣形態各異、芳香不同的蠟燭,該是多麼浪漫啊。說幹就幹,她去銀行取出5萬元錢,租下一個門麵,精心裝修了一番。

燭光店的生意出乎意料地好。吳女士想,這大概是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質量和精神享受的原因吧。她的店裏有著各種各樣的蠟燭,幾乎每位來的顧客都要用很長的時間觀賞,最後總會買走一支自己最喜歡的。

開燭光店關鍵在於店麵的設計和布置,裏麵的氛圍要能促使顧客產生購買行為。其次所賣的蠟燭最好能形成一些係列,如生日係列、新婚係列、約會係列、慶祝係列等,以滿足不同人的需要。

51.火柴穿上“藝術裝”

呂先生是偶然接觸到藝術火柴的,一次,他在網上跟一個香港朋友視頻聊天,通過視頻窗口,第一次見到有人拿著一盒外觀時尚精美的火柴點煙,他一下就喜歡上了對方手中的火柴。朋友告訴他,在香港有很多人都用這種藝術火柴。

剛剛大學畢業的呂先生有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我真沒想到,一盒火柴能做得如此時尚精美。”呂先生心想,拿它當個兼職也許不錯。

於是,呂先生就托那位朋友先少進了一些貨,自己拿到大學校園裏賣,讓他沒想到的是,每套零售價12~15元的火柴在學校賣得很不錯,很多學生要求定製自己喜歡的火柴係列。

“一個月能賣幾千套,年輕人感覺拿到手裏有品位。”看到了商機的呂先生開始尋求合適的火柴生產廠家和品牌,2007年11月,他專程到重慶,拿下了一個知名藝術火柴品牌的鄭州代理權。

現在,除了由美術家藝術家們設計的各種包裝之外,呂先生還有一項個性定製業務。比如,追求個性的年輕人,可以把自己的婚紗照作為題材印製在特定的火柴盒上。

52.腰帶標刻度銷路好

高先生最早在杭州從事皮件生意。2008年前後,高先生無意中發現部分減肥人群有在身邊攜帶皮尺的習慣,目的就是為了隨時能量量腰圍,檢驗自己的減肥“成果”。於是高先生決定生產內側標著精確到毫米刻度的皮帶,皮尺和腰帶合一,大大增加了便利,產品一上市就受到了歡迎,銷量一路增長。

2009年,當地許多同類企業出口受阻,高先生卻靠這種腰帶得到了更多的海外訂單,當年盈利超過百萬,相當於之前3年的收入總和。

53.化妝家教月入上萬元

柏先生在楊家坪步行街百康年樓上,開起了私人化妝工作室。做了一番調查後,柏先生發現:對於普通顧客而言,每小時上百元的收費有些昂貴,而他們出席重要場合的機會也不多。大多數上班族更希望學上幾招花費時間不多而又實用的簡單妝,比如日常的辦公室妝容、出門逛街的可愛妝、相親約會的透明生活妝等。

柏先生決定提供上門去一對一地專門教人化妝的服務。當時,正值韓流盛行,韓劇女主角自然優雅的韓式裸妝頗受重慶女孩子追捧。為了迎合市場需求,他還特意跑到韓國美容學校進修兩個月。學成歸來後,柏先生編排了一個500元12個課時的化妝課程,根據顧客的職業、外形以及著裝喜好等,一對一地上門教授化妝、造型、相應的服裝搭配等課程。業務一經推出,客戶預約不斷,眼下每個月都有十五六個學員上門報名。

“美麗經濟”時代,扮靚成了不少愛美女士無止境的追求,但並不是人人都懂如何打扮自己。來自九龍坡的柏先生看中了其中的商機,開了一家私人化妝工作室,當起了“化妝家教”,專門一對一上門教人扮靚。眼下,僅靠著收取顧客每人幾百元不等的課時費,他的工作室就能月入上萬元。

54.專洗尿布也賺錢

對於阿峰來說,他的創業靈感完全來自女兒。女兒出生的那年,小家夥每天的髒尿布讓他很是頭疼:陽台上總是飄著“萬國旗”,遇到陰雨天,窗台上、沙發上、桌子邊……到處鋪滿了濕尿布。無奈之下,阿峰隻能給女兒改用一次性的紙尿片。這下,孩子卻遭了罪:小屁股出現了尿布疹,有些地方還脫皮了。

痛苦的尿片經曆讓阿峰記憶深刻。去年,他偶然在報紙上看到,英國成立了一家尿片清洗配送公司,這篇報道給了他創業的啟發。

於是,阿峰著手創辦自己的專業的尿片清洗配送店,其清洗設備、熨燙設備、消毒設備大概花了他十幾萬元。他還主動聯係了尿片生產廠家,從訂單中擠出3000條純棉尿片做成簡單的小包裝提供試用。

“我的服務在價格上很有優勢,進口的一次性尿片每片4、5元,一天起碼換7、8片,一個月要上千元。我每天提供給每個家庭20多塊尿布替換,一個月隻收費200多元,折算下來,每片不到5毛錢。”為了打消客戶“尿布會不會混用”的疑慮,阿峰又在每個孩子的尿布上用電腦繡上標記,例如,繡上寶寶的星座、屬相、名字等,讓家長放心。

經過近1年的用心經營,阿峰的公司現在已經擁有了300多個固定“小顧客”。他不僅取得了年輕爸爸媽媽們的信任,也了解了他們不同的需求,為尿布專洗店今後的發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55.賣五趾襪月入萬元

在珠海市前山明珠南路有一個襪子店。這個店隻有10平方米,小小的麵積,賣的是小小的襪子,而且不是尋常的襪子,是市麵上不很常見的品種五趾襪。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店,賣這樣薄利的一個冷門商品,每個月帶給店主的收益卻超過萬元,以致讓周圍很多精明的商人都大跌眼鏡,感到不可思議。

這個店的名字就叫“碧玉五趾襪子專賣店”。店主譚女士,原來是從江西萍鄉到珠海的一個打工妹。譚女士在珠海打了幾年工,攢了一點錢,就想自己做生意。但是,做什麼生意她卻拿不定主意,問周圍的朋友,也沒有一個人拿得出一個準主意。在這種情況下,譚女士隻好自己想辦法。最後她看中了襪子專賣店,並且將目標瞄準了那種能將腳趾頭分隔開來的五趾襪。這種襪子有一個好處,就是因為將腳趾分隔,使人不容易漚腳,犯腳氣。廣東那個地方溫暖潮濕,患腳氣病的人很多,這是一種迎合市場需要的產品,卻因為不夠時尚,同時沒有人肯下力氣去推廣,以至於在偌大的珠海想找一雙五趾襪簡直比登天還難。譚女士就看準了這樣一個機會。

譚女士的決定遭到了朋友們幾乎一致的反對,他們的理由是:第一,從未聽說過有什麼襪子專營店;第二,像襪子這樣一種薄利小商品,得賣多少雙,才能將本錢賺回來?但是譚女士打定了主意,不為所動。她的店很快開張了,第一次就從浙江義烏進了1萬雙五趾襪,每雙的進價在5~10元,這批貨加上租賃店鋪和裝修的花費,不但用光了她所有的積蓄,還負了一部分外債。然而,一開始生意卻十分不景氣,有些冷言冷語開始在譚女士耳邊繞來繞去,什麼“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之類,但譚女士堅持了下來。到第二個月,她就開始贏利,贏利雖然不多,隻有區區1500多元,然而卻展現出了一個好兆頭。此後的經營雖然不時仍舊會有些磕絆,但總的來說比較順利。現在譚女士靠賣五趾襪,每個月可以穩定獲得上萬元的收入。非但如此,現在譚女士的五趾襪已經進入了細節經營的境界,冬夏天有冬夏天的襪子,春秋季有春秋季的襪子,質地、款式各有不同,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56.月子保姆生意紅火

俞女士初為人母的喜悅很快被煩惱所代替,原因在於,難以找到一個合適的月子保姆。在女兒來到人間的短短一個月內,俞女士竟然換了6個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