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句話“病是由情緒而產生”,要使孩子頭腦靈活,父母親必先要考慮孩子情緒的好壞,所以說:“孩子的智力是靠情緒來決定”,我們可以做個實驗來證明。

首先讓孩子參加智力測驗,然後算出各個孩子的智能指數。接著讓孩子做個實驗。例如:故意縮短考試的時間,即使是會的小孩,也讓他在來不及思考的情況下,結束考試,然後狠狠地嘲笑他:“像你這麼棒的人,沒想到也有不會的時候。”

如此一來孩子大概都會哭喪著臉、噘起嘴,一言不發地采取反抗的態度。如果換個方式說:“這個你一定不會,我們換個題目做看如何?”然後再拿剛才的那份考題,再給他試試看。結果不用說,他都做出來了,然而在智能的測試上,他卻歸類於低智慧的。

在實驗中給予孩子挫折,實驗後經過婉轉的說明,才消除了孩子的挫折感。從這實驗中我們可以知道,情緒對智力的影響是很大的。相反地,給予孩子激勵,讓他擁有自信,那麼他的測驗成績會因此而節節上升的。

為了教育孩子而使他智力增長,父母親應該從本身的心理狀態及腦力的靈活度,這個問題上加以思考。不管是采取彈性措施來解決問題,或是進一步發現方法而著手去解決難題等等,這些都需要依賴良好的智力,所以說智力是第一要件。

大部分的父母親,對於孩子們在學校的成績以及升學競爭都特別重視,在這方麵他們是不太容易滿足的。假如孩子的考試成績不理想,他們就會在別人麵前毫無顧忌地責罵小孩,並用不以為然的口氣說:“你真是笨”、“腦筋真差”等話。由於雙親一句句的責罵,確實降低了孩子的自信心,並且壓抑了他智力的發展,而使他智力停滯不前。這實在是糟糕的事,就憑父母不經意的一句話,而破壞了孩子智力的發展。

對孩子而言,母親就是真理。母親認為孩子的腦筋是好的,有機會就應給他鼓勵,讓他擁有自信心,之後說不定會驚訝於孩子智力的成長速度,因為他已經能解決很多困難的問題。父母給予孩子絕對的自信心,支持、教育孩子,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用腦力來思考問題,靠自己的努力來啟發智力。

在這裏提到的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的腦力更靈活?不管是誰,也能從這句話的暗示中,得到一些啟示吧!褒獎他、責罵他、說獎勵的話或是說責備的話,這些做法對孩童的情緒會有怎樣的反應,你知道嗎?假如孩子本身認為自己腦筋好,那麼即使他沒在書桌前熬夜用功,成績還是會節節地上升。我們應該讓孩子相信他的未來是光明的,讓他擁有絕對的自信心,如此一來,你的孩子必定如你所期待的那樣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