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近年來,陝西省屬國有企業發展呈現良好態勢,生產經營快速增長。陝西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對社會的貢獻進一步加大。僅2007年一年省屬國有企業實現稅金總額158億元,已繳稅金總額154.72億元,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二、陝西國有企業進一步改革的趨勢分析
從全國來看,陝西屬於經濟欠發達省份,也是國有大中型企業比重較大的省份。全省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資產總量、工業增加值、上繳利稅均占到全省的一半以上,是全省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因此,在總結30年改革所取得的經驗教訓基礎上,陝西省必須切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打好國有企業攻堅戰,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麵實現小康社會提供更加強大的物質技術基礎,最終讓全省人民真正分享改革的實惠和成就。黨的十六大以來,陝西省國有企業在機製轉換、製度創新、優化結構、加快發展等方麵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企業產權結構單一,現代企業製度尚未完全建立,上市公司數量少規模小、需要破產的企業多等問題尚未完全解決,陝西省國企改革仍然處於攻堅階段,深化改革的任務十分艱苦。從2006年1月22日陝西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批準的《陝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有關國有企業改革的內容和2007年8月陝西省委、省政府出台的《關於切實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若幹意見》來看,今後幾年陝西省國有企業改革將繼續堅持以產權製度改革為核心,以資產重組為關鍵,不斷加快企業上市融資步伐,真正用足用好政策性破產和債轉股等方麵優惠政策,全力以赴打好國企改革的攻堅戰。具體來講,今後一個時期陝西國企改革應從以下方麵著手:
(一)以產權改革為核心,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製度。陝西國有企業要繼續以產權改革為核心,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著力健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同時以規範化改製和加大國有上市公司的重組整合力度為基礎,全力推動國有企業融入資本市場。近年來陝西企業上市步伐遲緩,尤其是2005年、2006年連續兩年沒有企業上市。截至2006年底,全省企業在內地主板上市26戶,其中國有控股企業10戶,僅占全國的1.65%,居全國第22位。這與陝西省在全國的經濟地位極不相稱。因此,一要繼續堅持“改製一批、培育一批、上市一批”的總體思路,加快企業上市融資的步伐,多渠道擴大融資規模,著力培育和提高企業自我融資能力;二要繼續努力加大優質國企的上市力度。具體如下:一是結合實際,加強組織協調,從政策層麵上進一步加快推進國有企業上市步伐;二是積極培育上市資源,成熟一個,上市一個,形成梯次;三是為國企上市融資做好服務,開辟“綠色通道”,營造良好環境。爭取在“十一五”期間,實現全省國有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1000億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