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偶爾一哆嗦(1)(1 / 3)

偶爾,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思想者,躑躅在某個地方,抑或靜坐下來,突然靈光乍現,猶如醍醐灌頂。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精靈!

眼球經濟與色情經濟

都知道時下是眼球經濟時代。戰國時代的商鞅,為了表示政府變革與取信於民的決心,還硬是在秦國首府櫟陽導演了一出戲:先在南門立了一根木柱,誰要是將它拿到北門,就賞此人五十兩黃金。搬根柱子事小,讓老百姓知道一種態度才是目的。這件事還跟經濟搭不上什麼關係,但可以看出吸引眼球的重要。古時候國家有什麼大事,君王一般先要詔告天下。到了市場經濟時代,眼球經濟開始升溫乃至沸騰。酒香還怕巷子深。

但我們也注意到了,為了吸引人注意,當局者所采取的手段有時真是值得商榷。用美女吸引眼球倒還可以理解,人之於色有同嗜焉!於是乎天下選美此起彼伏。冷不防爆出個選美醜聞。選美之於老百姓可以說關係是遊離的,選美很難給他們帶來什麼實惠,得到實惠的是主辦方或名利雙收的美女。可以說選美甚至會給某些人帶來傷害,因為世上還有不少天生不是美人坯子的,選美活動對這些人而言是不公平的。有些人有著與生俱來的優勢。

一旦人的廉恥和羞恥感被利欲抵消到了一定的程度,世上的現狀往往會變得令人失望。據說比爾·蓋茨夫婦決定去世後將全部的財產都捐獻給社會;而在世界某些地方,有人為了一塊錢而幹出了殺人越貨的勾當。這絕對是對所謂金錢社會最辛辣的諷刺。在經濟的大纛下,有的人什麼樣的勾當都幹得出來。就好比在藝術的偽裝下,色情也包裝成了冠冕堂皇的藝術。譬如一絲不掛的所謂人體彩繪。中國的訓詁學很奇特,其臭如蘭——那麼臭就要理解為香。當今社會倒還真的有把臭理解為香的事情。有人為了出名,成不了最有名的正麵人物,當個最臭的人物也不賴,隻要能露臉,能鬧得天下人人皆知。這種現象在娛壇相當普遍。娛樂娛樂先要混個臉熟,否則地球上那麼多的陌生麵孔,很難引人注意。寂寞不是娛壇的遊戲規則。這不就有個名不見經傳的女歌手,借參與名人緋聞炒作而出名。照這種形勢,娛壇注定了是個魚龍混雜的淵藪。

中國是禁止色情業的國度,但還是存在無法杜絕色情業的現實。不久就發生了日本人在9.18國恥日集體到珠海嫖娼的事件。我們在譴責日本那些人缺乏教養的同時,也不妨省視一下自身。今年年初的時候,湖南電台發生了引人爭議的“羅剛事件”,最後據說查明了所謂的日本留學生竟是個中國人,但我們還是寧願把他當成是個仇視中國人的小日本。事實上日本並不乏對中國抱有敵意的人。從9.18國恥日珠海嫖娼事件就可以看出端倪。顧客就是上帝抑或說經濟發展就是一切,如果失去了前提的話,結果還是可悲的。譬如遍身綾羅綢緞的妓女或者披紅掛綠的漢奸。9.18國恥日發生在珠海的鬧劇,我們既要斥責日本人的無恥,還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傷痛。日本人都知道衝著嫖娼和淩辱中國而來,說明了娼妓在中國存在是不爭的現實。如今許多貪官隻要一落馬,往往要抖出些嫖娼的醜聞。李洪誌的法輪功利用暗示的心理作用害了不少人。現在的娛樂業也總是在用暗示的作用去催促本行業的發展。似乎不開點色情的葷就激不起顧客消費的熱情,換言之,很多回頭客是衝著色情刺激而來的。如果說色情也成為了一種經濟的要素的話,就好比巨人身上的毒瘤,總是不健康的,色情經濟不要也罷。

我曾經有過荒唐的想法,覺得妓女就是在劫富濟貧。因為既為妓女,一般是出生在貧寒的家庭或有說不出來的苦節。有個女人,丈夫死後,她一個人無力維持子女的生活,不得已淪落風塵。但是再多的理由還是不足以用來寬恕其所犯下的錯誤。如果一個社會都淪陷了,屈辱存在的意義就很菲薄!救窮濟貧還要想其他的法子。隻要整個社會還認為誨淫誨盜是可恥的,說明它不符合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

“嶽飛,一個不受節製的軍閥”

——民族英雄頭上的一道道緊箍咒

《聯合早報》曾有“嶽飛、文天祥還是不是民族英雄”的討論——即近年來一度甚囂塵上的嶽飛、文天祥還是不是民族英雄的討論。本來理不辯不明,有討論總比像嶽飛那樣的曆史人物由某個權威擅自臧否來得好,用發展的眼光看來,正如沒有永遠的真理,逝者如江川流水,但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到蓋棺定論的時候。從紛紜的討論裏頭,我們還是嗅到了雜陳的五味。如果超然局外,常常會察覺到某些議論中一孔之見的狹窄。譬如有的就抱住嶽武穆的愚忠不放,並由此譏誚他不過是統治階級的孝子賢孫。殊不知人生在世,做入世的事業,難免與當時的社會糾纏在一起,舍此而言超脫,則孔夫子也不再是聖賢,而我們的眼裏總能目空一切。千年之後我們實在不可預測所謂的英雄應該是何種麵目?因為人們的英雄觀是如此容易鬆動如此脆弱!而且不能以寬容的眼光去包容它。發展的英雄觀與寬容之間難道竟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在所有的這種討論中,其實最敏感的問題在於,它或許會觸動我們的大民族團結。既然這個問題不至於避而不談,最好的結果卻隻有是不了了之,暫且還是要將那頂“民族英雄”的桂冠庋藏起來。

中華民族是由眾多民族融合而成,華夏文明在幾千前的曆史風雨中不斷消長,才有了當今的規模。在這樣曲折的過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而且縱觀人類曆史,其他的幾大古文明都不具備中華文明這樣的連貫性。華夏民族的融彙從夏朝起就在進行了,柏楊說“華”就是美好的意思,“中華”指的也就是美好的地方。因為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自己生活的中心才是文明的中心,依次鋪開的是蠻夷戎狄的化外之邦。潘東籬寫的通俗曆史演義中有一句:華夏本非特別名貴,說的卻是各民族原本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總的說來還是不能忽略了中華民族在漸進過程中,各兄弟民族之間發生的齟齬乃至流血衝突。人的手臂尚且有不聽使喚的時刻,況且是由不同思想的人組成的族群?有人怕說嶽飛是民族英雄的原因在於,嶽飛是哪個民族的民族英雄?在這點上我們沒有美利堅的灑脫,他們沒有過於沉重的民族包袱,也沒有將愛國寫進教科書,但並不等於沒有國家民族觀念。他們的可觀之處在於能夠超脫狹隘的民族觀,(當然個中還是頗費周折)而形成了一個全新的民族觀——美利堅民族。中華民族是一個包容的民族。有人認為中華民族得以不斷繁衍的原因是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農本思想,他不讓自己在過度的弱肉強食的角鬥中稍縱即逝,也不像古羅馬帝國一樣以侵略為理所當然的事業。中華民族的地大物博和先進的文明令其不容易因外來侵略而敗亡,亦使各民族人民相互影響不斷融合。有人考證說河南開封在曆史上曾經有個猶太人社區,現在卻消失了,唯一能解釋的是他們也融入了中華民族的大家庭。

在曆史上,周朝據說也是異族入主中原,孔夫子偏偏對周禮讚不絕口,聞韶則三月不知肉味。秦和唐的開國者不是漢人血統,其後北魏金元清也是異族入主中原。客觀的說這裏頭是有過民族壓迫的,諸如元時的等級製度,即使是民族政策相對寬容的清朝,還有過留發不留頭、揚州十日,嘉定屠城的血腥。但到如今用發展的民族觀便說不上誰征服誰,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各民族都在為民族的大融合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們固然不能將兄弟犄牆的矛盾放大去看,但還是可以說在漫長融彙的曆史過程中,還是有彼時的功過是非的。就好比說在我們的先人當中,也一定有敗類和歹徒。否認這點等於將自己置於真空的曆史環境中。嶽飛不是當代的民族英雄,而是中國曆史上的民族英雄,這樣說應該是無可厚非的。在曆史上嶽飛抗金,出於金是發動不正義戰爭的一方,從這點上說嶽飛抗金是正義之舉。以是非論英雄,嶽飛還是無愧於中華民族的曆史上的民族英雄這一稱號。人類的精英總應該在璀璨的星空中找到他們的位置。

至於嶽飛的愚忠,汪精衛說過一句值得玩味的話,認為嶽飛是個不受節製的軍閥(他在年輕時曾越職進諫)。一日之內十二道金牌,嶽飛焉得不走進曆史為他安排的歸宿?如果我們的文化還有寬容精神的話,就不必苛求一個在舊時代堅守著自己可貴信念的人,能超前於他們的時代。如果容許作這樣一個假設,若幹年後,全球會出現政治經濟等方麵更加密切的一體化的話,當代人也無法放言自己如何的超前,現在還是要珍惜國家觀念的時候。李贄的《藏書》中評點嶽飛,在“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的話後一連批了幾個“是”,可見他對嶽飛還是無限推崇的。其實從嶽飛這個人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曆史局限下英雄的悲劇。

感恩的心

有一對夫婦,含辛茹苦地撫養著一個女兒,和所有的獨生子女家庭一樣,在他們的家庭中,女兒就像掌上明珠。父親的能力有限,從事著卑微的職業,可是在生活上,他還是再苦不能苦孩子,竭盡全力地滿足女兒的要求。女兒一天天地長大了,父親的能力漸漸地滿足不了女兒的物質要求,於是女兒覺得父親很窩囊,不但經常對父親罵罵咧咧的,有一天,竟然拿菜刀悍然將父親砍傷,還離家出走。這件事情經媒體曝光之後,父親說他不怪女兒,隻要女兒能回家。

還是一件是發生在深圳的真實事兒。一對夫婦於上個世紀末到深圳來務工,他們從很低的位置做起,經過多年的打拚,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有了一些成績,都做到了中層管理的位置。他們的獨生子一直在老家由老人帶,為了不落下孩子的教育,他們就將孩子接到了深圳上學。他們拚命地掙錢,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孰料孩子不是一門子心思地放在學習上,而是跟周圍的同學攀比起花錢來,這一比,孩子的心態失衡了,父母以孩子為榮,孩子卻以有那樣的父母為恥。許多同學上學,都是小車接進接出,相比之下,自己的父母多麼無能!孩子的態度不禁讓夫婦倆傷心欲絕。

還有比這更讓為人父母者傷心的事兒。央視法製頻道的“道德觀察”欄目,播出了一段帶子:當著記者的攝像鏡頭,一個不孝子將自己白發蒼蒼的老母親打倒在地,老母親在地上痛楚地哭喊了起來。兒子卻無恥地說,母親沒有受傷,她是佯裝出來的,她要的就是那種效果,以博取別人的同情。事情的緣由是兒子不願供養老母親,老母親求告無門,隻得走法律渠道。法院工作人員上門來調解,母子之爭的焦點最後落在了贍養費上,母親要求兒子每月給二十元零花錢,兒子堅持隻給五元,迫於眾人的壓力,兒子最後才答應每月給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