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鐵路去年發送旅客700餘萬人次
2013年,青藏鐵路通過深化運輸組織改革、轉變運輸發展方式、加快轉換經營機製,客貨運量均創曆史新高。全年完成發送旅客751.3萬人次、各類貨物4049萬噸,同比分別增運67.3萬人次和29萬噸,客貨運輸的持續增長為西藏、青海兩省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可靠運力保證。
西藏教育“三包”讓52萬餘農牧民子女上好學
西藏自實行“包吃、包住、包基本學習費用”的教育“三包”政策以來,先後12次提高補助標準,覆蓋範圍不斷擴大。到2013年“三包”人均補助達到2700元,惠及52萬多名農牧民子女和城鎮困難家庭子女。
川藏聯網工程本月底全麵動工
西藏昌都電網與四川電網聯網輸變電工程(簡稱川藏聯網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於近日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複核準,該工程將於2月底全麵動工。川藏聯網工程是又一條西藏電力進出大動脈和又一項穿越高寒、高海拔地區的重大輸變電工程。2015年工程建成後,將把昌都電網和巴塘電網連入四川電網主網,實現兩地藏區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化。
西藏劃定“三條紅線”保護高原水生態文明
西藏自治區劃定了全麵落實用水總量控製、排汙總量控製和用水效率控製“三條紅線”,保護西藏的碧水藍天。
2013西藏鄉村旅遊近6萬農牧民參與 收入4億多
截至2013年底,西藏自治區已有1.4萬戶、5.8萬多名農牧民直接參與旅遊經營服務,年總收入達到4.1億元,戶均收入達2.93萬元,人均收入達到7000多元。鄉村旅遊快速發展有效推動了西藏富餘勞動力的轉移,為農牧產品的銷售提供了便利,鄉村旅遊逐漸成為西藏農牧區增收致富的渠道之一。
2013年甘孜州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居四川省第一
2013年,全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1.2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2年增長12.1%,增速居全省第一位,經濟增長繼續保持高於全國4.4個百分點,高於全省2.1個百分點的跨越式發展勢頭。
青海濕地總麵積居全國第一將建立濕地監測體係
青海省濕地總麵積814.36萬公頃,居全國第一。全省境內分布有沼澤、湖泊、河流和人工濕地4大類,具有濕地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原始生態係統功能強大等特點,是我國乃至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生態調節區。建立全麵的濕地監測體係對於係統地掌握濕地資源現狀、動態變化和發展趨勢具有重要的意義,還可針對破壞濕地的不當行為進行及時執法。
西藏貢嘎縣投資1582萬建設高標準農田
2014年,西藏貢嘎縣崗堆鎮吉納村組織開展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項目建設規模為10000畝,估算總投資達1582萬元,涉及崗堆鎮2個行政村,擬定建設工期為4個月。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將通過平整土地、規整田塊,進一步增加有效耕地麵積,改良土壤性狀,提高土壤肥力,改善農田生態環境,增強防災減災能力。
四川2014年將基本完成藏區供電工程
2014年,四川省將加快實施《全麵解決無電人口用電問題三年行動計劃》,確保在6月底前基本建成包括藏區阿壩、甘孜等588個鄉鎮、2440個行政村獨立光伏供電工程,年底前基本完成電網延伸工程建設任務,解決40萬以上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
西藏糧食產量連續15年保持90萬噸以上
西藏2013年糧食播種麵積達245萬畝(青稞種植麵積達到175萬畝),比2012年增加5萬畝。糧食產量96萬噸以上,連續15年保持90萬噸以上,其中青稞產量達66萬噸,是近10年來的最高水平。預計到2015年西藏將實現全區糧食產量超100萬噸。
2013年山南地區稅收超14億元 增速居全區第一
2013年,山南地區實現稅收14.75億元,同比增長70.11%,增速居全區第一,總量居全區第二。
西藏2013年保障房建設投入達24億元
2013年,西藏共投入24億元,完成3.9萬套保障房主體工程建設,占到全年建設任務的九成。通過加大對保障房建設的投入,到2020年,西藏城鎮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和幹部職工住房困難問題將基本得到解決,在城鎮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無房人員也將被納入住房保障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