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我的錢,也基本花在六個地方。

但根據人生不同階段特定需要的不同,分布的比重不完全按照主次順序。比如,前段時間奶奶身體不好,我會舍得花很多錢,海外代購保健品給她,一次花幾千塊完全不眨眼睛,就會成為最近一段時間消費額度最高的地方。

第一,家人

我的消費一般用在保險、保健品、金銀首飾等生日禮物上,絕不吝嗇。

第二,學習

要想工作到更好的平台,就需要花錢來報班、讀書、持續進修來努力提升自己。這個錢屬於自我投資,決不能心疼。目前我會讀在職博士,考一些相關證書。

第三,人際交往

中國是禮儀大國,摳門和吝嗇的人,很難有朋友。古時門客都會偏幫豪闊的信陵君,何況今日人情已經冷落至斯,若平時無好好維係,日後多有求人之處,必然無法開口。

第四,旅行

每兩年出國遊一次。每年國內遊一次。倒不是吝嗇自己,主要還是假期太少。

第五,美容消費、健康消費

我一直保證自己用自己工資範圍內所能承受的最高級的麵霜,再窮也有最好的健身房的健身卡。

我多年來吃膠原蛋白(即使媒體都說吃了不好也照吃不誤,反正吃的是海外的牌子),天天喝藏紅花(補氣色也抗病)、天天喝檸檬水、天天吃桃花姬阿膠糕。因為我傾向於選擇自己喜歡並相信有效的東西服用,而且一定要變成習慣,才會有效果。

30歲以後,大衣外套一年隻買一或兩件,裙子隻買3件,但每件都必須是名牌、不過時的基本款。倒不是對自己吝嗇,而是深受衣櫥爆棚卻無所下手之苦。所以下狠心戒掉了貪便宜與熱愛打折貨的毛病。

因為沒有傍大款的緣故,包包乃至錢包會憋兩年才買一個。但最差也要弄個coach。發自內心地說,我並不迷戀名牌。這樣做一個是為了品質,另外一個也是壓縮衣櫥。

第六,貪口腹之欲,滿世界地找小吃

經常覺得旅行的意義就是吃吃喝喝。

關鍵詞3:別算計

一個人精明,一定不要放在臉上

同樣,一個人算計,也一定不要放在嘴上。

錢得來不易,要花的地方卻又太多。不算計是不可能的,但一要不露痕跡。提高一下自己大腦的內存,火速運轉一下,快速決定一下即可!

我最恨家裏人為錢算計或者爭吵,更恨人前露怯!比如說,你要給人送禮,譬如有人送一條Gucci的腰帶,居然要把價格標簽放在裏麵。你要請人吃飯,吃完之後摸著錢包半開玩笑地說哎呀好肉疼……以上舉止均為愚蠢,社交大忌。

算計容易讓人瞧不起你,其實人在外麵還好說的,更重要的是還是在家裏。

真的不要跟自己最親密的人算計,不要跟自己最愛的人為錢爭吵不休。

這才是愚蠢到極致的表現。

這就好像,有時候我們對外人會很有禮貌,對家人亂發脾氣。我們有時候,對同事朋友非常大方,對愛人父母斤斤計較,我反正絕對不會做出來,把最好喝的茶葉最好吃的特產留給同事領導而忘記送給爹地媽咪這種事情。

我是一個寧可在外麵扮演瘋癲大聖,回家也要做溫柔小綿羊的女兒。

關鍵詞4:錢沒了,人沒了

本山大叔跟小沈陽一起催紅了一個笑話,這個笑話其實是人有家族傳承以來的永恒命題,那就是,人死了與錢花沒了。

中國人有句話叫富不過三代。我想起來就要笑。做記者的我,見得太多,太明白這句話。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是要給子孫留下點什麼。但倘若沒有很好的家族教育的培養,比如HK的霍氏家族、李氏家族那樣,財富的積累或許要許多年,揮霍一空卻不過是朝夕之事。

因此我想,人如果想給子女留下什麼,莫不如在他需要受教育的時候,豪闊地盡最大氣力地投入。除此之外,隻顧好自己便是。

管理好自己,就是對家人,對深愛自己的人,所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