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真實的消費邏輯,也許不足為外人道。作為一個天秤座毫不知恥地說我買東西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審美。我不一定需要它們的形,但我能借此賦予其更高的“格”。
剛認識我先生的時候,他行走金融圈穿得卻像IT男,給他買了幾次衣服後,出現了驚人的效果——據說年會的時候外埠公司的同事都在打聽“xxx是不是被包養了”?我把這種評價當誇讚,用小設計師品牌的折扣款穿出了名仕範兒。那時候他除了踢足球的行頭不用扔,其他都要從頭買。
先生說至今還記得第二次約會的時候,我說的第一句話是“你怎麼還穿昨天那雙鞋啊?”他說他的前半生都認為一雙鞋不穿爛不必換是真理。顛覆一個男人的世界觀然後嫁給他,潘石屹和張欣就是這樣的吧?
名媛不是裝的,豁得出去也沒用,帕麗斯·希爾頓和奧利維亞·巴勒莫一樣的身家,到底哪個算名媛?且買且修心吧。
消費觀其實是價值觀
@素時
關鍵詞一:你對錢的態度
一個人的消費觀,首先由他對錢的態度決定。
守財奴其實是比較愚蠢的一類人,所以會自古以來就被嘲笑,被視為貶義詞。
葛朗台留下的巨額財富並沒有帶給女兒幸福。富有天下的皇帝中當然也有守財奴,最登峰造極的是明朝的木匠皇帝明熹宗,以及摳門到極致、為了100萬兩銀子丟掉3700萬兩銀子乃至整個江山的崇禎皇帝。在我看來,守財奴或許是一種非常單純一根筋的人,因為錢是一種容易計量的單位,切合了某些過度單純的人的偏執心理,人人都可能在某個階段有過這種傾向,我也不例外的,我一度非常愛錢非常吝嗇。
有的人認為錢是祖宗爺爺,有錢能使鬼推磨;有的人認為錢是萬惡之源,引起世間諸般糾紛。我隻是個小人物,我從沒想過擁有巨額財富。我覺得錢是一種計量和兌換的簡便工具。
一次跟一個手下有3家上市公司的老板吃飯,他說,人年輕的時候,拿命換錢,人年老的時候,拿錢換命。
這就是錢。付出你所有的,取得你所需的。這媒介,就是錢。
去符號化去妖魔化之後,既然錢隻不過是這樣一種工具而已,我對錢的態度,就變得端正!既不能奢靡浪費,因為畢竟來之不易;也不過於吝惜,因為賺錢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所需。
關鍵詞2:錢花在哪兒?
從小,我就是一個活得很清醒的人。對我來說,生活由六部分組成,每一部分都不可或缺,但主次有別。
第一,最重要的,是家人,是親情。
第二,工作。我的事業心一直很重。
第三,人脈。我重視良好的人際關係與社會活動圈子。
第四,學習。我的求知欲一直非常強,學習是讀萬卷書,也是行萬裏路。
第五,享受。吃喝玩樂,樣樣不能少。
第六,美麗。因為我是女人,我必須要活得精致。
我一直按照這樣的比例嚴格地分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因為我覺得時間才是最大的財富。
工作,勢必是占據了我絕大部分的時間,但我很努力地讓自己能做到均衡其他方麵。
1.不管再忙,在外地的話會天天溫暖地打電話給奶奶和媽媽去撒嬌發癡,在家的話會給家人洗腳和按摩,會跟爸爸溝通聊天,柔和地希望他能少抽煙多注意身體……
2.每天睡覺前讀書學習,抓緊所有細碎的小時間看新的書,看不進去書就看紀錄片和電影……看不進去電影,就跟出色的夥伴喝咖啡聊天和分享……
3.一個美麗的女人,不僅要有光滑的肌膚,整潔的外表,優雅的衣著,還需要有柔而不嬌、堅而不厲的個性,善良、寬容的內心和積極的陽光的心態。所以,每天花十分鍾,想想明天早上要穿什麼出門,配哪條絲巾,戴哪個小首飾,每天穿得優雅要經過很多的曆練,每天穿得得體隻需打開衣櫃多想五分鍾,在鏡子前多站五分鍾。每天晚上花十分鍾,認真地洗臉,負責任地為自己的皮膚選一款最合適的麵霜,最好再做一個麵膜,為皮膚做一個簡單的護理和保養,持之以恒,每個月花兩個小時,讀一讀時裝雜誌。讀得連圖注都不放過,成長為自己的stylist!每年用五天的時間,去一個沒去過的地方。對一個女人來說,心胸的開闊,心界的寬容,永遠都是美麗不可缺少的附加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