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當有成交把握成交時,見縫插話促交易(3 / 3)

當買賣進入到實質性階段的時候,顧客可能對你的暗示加以考慮,但是可能不會很仔細的考慮,一旦你有把握的時候,可對顧客進行買賣意向試探,顧客會再度考慮你的暗示,這個時候會堅定自己的購買意圖。

最後,在討價還價階段,仍離不開意向引導的作用。

顧客買東西,絕對不會溫文爾雅,即使真的很看好商品,也會進行激烈的討價還價,盡自己所能與賣主周旋,希望將商品價格壓到最低。這個時候店員不必堅決地說少多少錢不賣,可以繞著圈子指引。

店員:“現在經濟衰退,我們的產品可以說物美又價廉,如果市場競爭不如此激烈的話,我們絕對不會以這麼低的價格出售的。當然,您自己的錢自己支配,但是誰不想購買滿意的產品呢?我不是強迫你買我的商品,但是從它的性價比來看,真的很實惠。”

在交談的過程中,店員可以滲透進去自己的“意向引導”,但是這種引導要毫無痕跡,就像一個正常的店員正常說出的話一樣,意向引導如果過於明顯,會引起顧客的反感,如果意向引導過於平淡,又很難影響顧客的思維。所以,最高明的店員是把自己的意向引導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直到交易完成。

循序漸進追問法

銷售中,經常會遇見這樣的顧客,在購買商品之時,左思右想,舉棋不定,無法決定自己到底買還是不買,對待這一類顧客,用循序漸進追問的方式很容易成功,如果什麼努力不做自然不能完成交易。

比如,顧客會有這樣的借口:“還是再考慮一下吧。”如果店員說:“還考慮什麼,多好的商品啊。”這句話不過是一種托辭。顧客往往會很反感的反駁你:“如果不好好考慮考慮怎麼買啊?”這樣的話,雙方會很僵,交談很難進行下去。

運用循序漸進追問法,就可以緩解這種僵持的局麵。

顧客:“還是再考慮一下吧。”

店員:“先生,你是對這件商品的樣式覺得不滿意嗎?如果不喜歡這個樣式,我可以給你再拿一種。”

顧客:“不,不,這個款式還不錯。”

店員:“那是不是你覺得這個顏色不夠純正,還有一些其他的顏色,你看看嗎?”

顧客:“不是,不是,顏色也可以。”

店員:“那麼,是由於這個商品的質量你覺得不夠好嗎?我們這是正規廠家正規產品,在保質期內,可以免費保修。”

顧客:“也不是,看得出來質量還不錯。”

顧客:“是不是您覺得價格有些偏高?”

顧客:“是的,我覺得還是價格太貴。”

這樣追問到最後,明確了顧客的猶豫原因,就可以對症下藥。隻要他說出原因,那麼下麵的事情就是討價還價了。

不斷的追問,一直到顧客說出真正的原因,再采取辦法攻破這個原因。這就是循序漸進追問法。店員在這個追問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千萬不要打斷顧客的話,而且追問要講究一些技巧,態度要真誠熱情。首先要求對顧客要有耐心,充滿熱情,專心聽顧客有意無意說出來的話,但是不要妄加評論他們的話。重要的是掌握他們的態度,想辦法怎樣把他們這種模棱兩可的態度變成肯定的態度。

施加壓力成交法

店員與顧客之間不僅僅是一場嘴上功夫的較量,也是一場心理戰術的較量。一名優秀的店員很善於用得當的語言給顧客的心理施加一定的壓力,促進交易的進程,最後使交易圓滿完成。如果不懂得給顧客點壓力的話,可能會讓顧客走掉。

“你隨便看看吧。”“我們的都是大眾貨,價錢很便宜。”“看看有喜歡的嗎?”這些說法一點也不會給顧客壓力,說得非常自在隨意,但是,正因為如此,顧客可能看一圈就走出了店門。

其實在銷售的過程中,適當地給顧客施加點壓力,反倒更能推進交易的進行。對顧客施加壓力不是強迫顧客來買你的東西,而是用一種心理戰術使顧客無形中感到一種力量,顧客會覺得這種壓力是他們自己產生的,而感覺不出來這種壓力是銷售人員製造的。

顧客:“我看看這件衣服。”

店員:“小姐,您真有眼光,這件衣服,做工比較細致,麵料也好,所以比較貴,而且是明碼實價,我先提醒一下,希望不要介意,那邊的稍微便宜一些。”

顧客:“是嗎?那我也看看。”

店員:“我沒別的意思,我就是覺得像你這麼年輕,可能上班沒幾年,經濟支付能力不太夠,所以……”

顧客:“你說吧,多少錢我要了。”

當然,一名優秀的店員要具有很好的說服力,要使所說的話深得人心,能引起顧客的共鳴。

給顧客施加壓力,事前必須小心行事,做好充足的準備,在交談的過程中,恰到好處地改變當時的氣氛,如果這個過程中有一步走錯,可能是滿盤皆輸,買賣自然做不成。雖然顧客最後可能有點賭氣,但是你說的話注意遣詞煉句,生意也容易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