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當有成交把握成交時,見縫插話促交易(1 / 3)

一開始就把訂單拿出來。

——喬·吉拉德

假設成交法

作為一名優秀的推銷員,如果在假設顧客願意購買的前提下進行推銷,這種態度對於顧客作出購買決定有著積極的影響。

當一個顧客在試穿西服看是否合身時,推銷員不去問:“你是否要買?”而是領著顧客到鏡子跟前讓他自己看看。“你瞧,這衣服你穿上真合身。”推銷員邊說還邊扯扯顧客的衣角,又說:“我們現在去量尺寸吧。”

推銷員喊來他的裁縫——仍沒有忘記扯著顧客的衣角——問道:“您瞧,他穿著如何?”

“很好,我現在就為您裁。”裁縫說著,量著尺寸,拿起筆在衣服上劃起來。

“腰部合身嗎?”推銷員問道。

“是的,這樣很好。”顧客答道。

“先生,褲子就這麼長您看如何?”推銷員又問。

“啊,當然。”顧客回答道。

“先生,您喜歡有反褶的褲腳嗎?”推銷員問。

“不喜歡。”顧客答。

“這套衣服做好需要多長時間?”推銷員問裁縫。

“星期四就可以來取了。”裁縫直接告訴顧客。

“這身衣服看起來很適合您。”推銷員最後又說了一遍,並讚許地點點頭。

“隨我到領帶室來,我為您選一條配套的領帶。”他說著,挽起顧客的胳膊,走進領帶室。

在上麵的例子裏,推銷員一次又一次巧妙采取了假設成交的方法。從假設顧客要照鏡子到顧客要量尺寸,又到要定做衣服的時候至最後要配領帶,無一不是推銷員假設的結果。

顧客沒有說出“不”字,也就暗示默然同意了。推銷員知道此時這筆生意已十拿九穩了。

推銷員在確認這樁生意能成交之前一直沒有停止采用假設的方法,到顧客走出商店的時候,他還未停止推銷:“請下次來時一定再找我。”這裏,他又一次地假設顧客會再來。

事實上,因為售貨員從始至終都在虛構“你要這件產品”的結果,那麼,這種虛構的結果如何呢?結果是:顧客果然要了這件商品。這屬於一種心理定勢。

幾年前石油灣地區培訓了一批服務員,他們走近用戶時總是這麼問:“我給您裝滿N0x牌汽油好嗎?”在這裏,服務員“假設”兩件事:首先是顧客需要的是最大容量油箱裏的汽油;其次,顧客需要的是石油灣地區銷售最貴的那種汽油。倘若服務員隻是問用戶:“您需要哪種汽油?需要多少?”不難想象,這樣的結果可能是你隻能售出5美元的普通汽油。

隻要你稍作觀察,你就會發現,像航空公司、出租車公司和旅店業在回答顧客詢問預訂機票、車票和房間時,常常提出這樣的問題:“您希望把這些費用記在您的簽證信用卡上,還是萬事達信用卡上呢?”這種索要信用卡的方式就是表示成交在望了。當然,假設成交的方法應在采取一種極巧妙而又不得罪人的過程中去完成。

聲東擊西成交法

如果顧客與關係親密的同伴一起來選購衣服,如夫妻、情侶、父女、姐妹等,店員要注意細心觀察,從他們的言談舉止中看出誰是真正的購物者,誰是真正的付款人。如果你能處理好與陪同來的購買者的關係的話,交易將異常的順利,如果處理不好的話,可能就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關鍵是要看自己喜不喜歡!”如果陪同來購買的顧客說了句反對意見,你緊接著說這麼一句話,這很容易得罪顧客的同伴。

“先生,你是不是也覺得很適合你朋友?”你想沒想過,如果對方作出否定回答,接下來該怎麼繼續?

“您的朋友都覺得好看,買了吧!”要知道,陪同來購買的人雖然重要,但是隻有表決權,卻沒有最後的購買權。

顧客如果攜同伴而來,你可以采用聲東擊西成交法。這一方法是先讚美購物的顧客,說明商品很適合對方,然後引導顧客的同伴作出積極的評價,並通過讚美巧妙地刺激付款顧客的自尊心,不厭其煩地提出成交,促使真正付款的顧客主動埋單。

店員:“小姐,您真的非常有眼光,這件淡藍色的羊毛衫非常適合您,顯得特別有氣質,而且有青春朝氣,簡直就是為您量身定做的。”

顧客:“可是我怎麼覺得有點緊啊。”

店員:“一點都不緊,可能是新衣服的緣故。像您身材這麼好的女孩子,就應該穿得緊身一點,這樣才能讓傲人的資本更加的有光彩,不信您可以問問您的朋友。先生,您覺得您女朋友穿這件羊毛衫是不是更加迷人了?”

顧客的男朋友:“嗯,挺好的。”

顧客:“可是我覺得顏色有點豔了吧?我平時穿灰色的比較多。”

店員:“那是你穿慣灰色的緣故,淡藍色是今年最流行的顏色,而且最適合您這個年齡的女孩子穿,顯得朝氣蓬勃,先生,您說對不對?”

顧客的男朋友:“是的。”

顧客:“但是我覺得有點貴,能不能再給我便宜一點啊?”

店員:“小姐,這價錢可一點都不貴啊。像您這麼漂亮的女孩子,就應該穿這樣有品位有檔次的好衣服,你男朋友看你穿著好看肯定特別高興,他不會在乎這幾個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