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當顧客提出異議時,及時進行有效溝通(2 / 3)

當顧客提出退貨或換貨要求

實際工作中,顧客退換商品是經常發生的現象,在接待退換商品的顧客時,要禮貌、熱情,不推脫,不冷落,實事求是地澄清事情的原委,對不能退換的商品,要耐心解釋,說明不能退換的原因。

一位女顧客在商場裏為母親買了一件羽絨服,回家後才發現買大了一號,於是便打算換一件。第二天,這位女顧客到商場換貨,可是售貨員態度強硬說什麼也不給換,理由是:“特價出售的商品一律不退換。”顧客指責售貨員服務態度差,售貨員反唇相譏:“簡直找事!”最後女顧客氣憤地說:“我再也不會到你家買東西了!”

鬆下集團創始人鬆下幸之助曾經說過:“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都不要對顧客擺出不高興的臉孔,這是商人的基本態度。持守這種原則,必能建立美好的商譽。”“退換”隻不過會給售貨員帶來點小麻煩,卻得到了顧客的信賴,這是很大的收獲,必定會有助於銷售。

商品退換服務是店員日常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不管店員和商家是否樂意,都不能回避這個問題,必須對此重視起來。當麵對顧客的退貨換貨要求時,店員可采取如下辦法。

首先,誠實待客,提前協調好異議,避免售後退換。

店員在銷售商品時就要做到誠實地對待顧客,避免和減少售後的商品退換。在宣傳介紹商品時,要實事求是,保證顧客購買到真正適合自己需要的商品或服務。

認真負責地做好商品銷售、服務過程中的各項工作,確保售出的商品質優量足。

對於按規定不得退換的商品,店員要向顧客加以必要的詳細說明和提示,避免事後不必要的摩擦。

加強自身的素質訓練,對產品的質量、特點、規格、優缺點、保養方法、數量等相關商品知識嚴格掌握,以便銷售時能對顧客明確建議,增加滿意度,減少退換貨的產生。

其次,當顧客真想退換貨時,要弄清顧客退換貨原因,酌情處理。

商品是殘次品或被弄髒穿過的。這種情況責任顯然在店方,應給顧客賠禮道歉和退換,同時內部還應查明原因,以便改進工作。

買走後覺得不稱心,像尺寸不合適或顏色不隨心意。這種情況責任在顧客,怨他挑選商品時不細心,即使這樣,也不要責怪顧客,應痛痛快快地給退換。

顧客一時心血來潮不想要了,沒有充足的退換理由。這種情況,按理論應不予退換。但若沒有用過,不礙出售,還是痛痛快快退換為好。

最後,規範退換貨接待用語。

當顧客對某一件服裝不合適或質量問題要求退貨時,你要學會把這次退貨轉換成一次新的銷售機會。而這機會的把握就是要對顧客禮貌、熱情,不推托、不冷落。

對於提出退換要求的顧客,要熱情地接待,並妥善處理其具體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推諉、賴賬,或對顧客諷刺、挖苦。在必要時,要向顧客表示歉意,並耐心地聽取顧客的意見。對於質量問題,要及時地向有關部門反映,以求迅速地改進。

常用的接待退換貨要求的用語有:

“好,我幫您換一下,您看換哪一個好呢?”

“沒關係,我幫您換一個。”

“請原諒,按規定這是不能退換的。”

“對不起,這是商品質量問題,我們可以退換。”

“對不起,您這種商品已經使用過了,不屬質量問題,不好再賣給其他顧客了,實在不好給您退換。”

“對不起,由於我們的疏忽給您添了麻煩。”

“您這件商品已賣了較長時間,現在已經沒貨了,要到有關部門鑒定一下,如確屬質量問題,保退保換。”

“這雙鞋已超過保退期,按規定,我們隻能為您維修,請原諒。”

“先生,您提出的問題很特殊,咱商量一下好嗎?”

以下是顧客要求退換商品時忌用的語言:

“買的時候幹嘛了,挑了半天又來退。”

“你剛買走,怎麼又來換?”

“買的時候為什麼不想清楚?”

“不是我賣的,誰賣的你找誰!”

“我解決不了,願意找誰找誰去。”

“不能換,這是規矩。”

“不能退。”

“隻能換,不能退。”

“您怎麼一點主見沒有,又不是小孩。”

當顧客買的東西不隨心意來退貨時,應比賣貨時更客氣地對待。因為常有的店員對買東西的顧客態度很好,一見退貨就不高興;再說顧客買了不稱心的東西心裏也不痛快,如果顧客退貨時,店員比賣貨時服務態度還好,顧客會感謝你,也定會提高本店的聲望。

下麵是一般可退換貨的條件。當有顧客要求退換貨時,店員可據此做好商品的退換工作。

一般的商品,隻要不殘、不髒、不走樣或未曾使用過、沒有超過規定的期限、不影響再次售出的,均可退換;

有些商品雖經顧客一定程度的使用或試用,但對其質量、使用價值不構成影響,應當予以退換;

銷售時已過期失效、殘損變質、計時失準或承諾難於兌現的商品,通常應當予以退換;

食品、藥品以及剪開撕斷的大量商品,在購買後超過有效期,一般不予退換;

不易鑒別內部零件的精密商品,難以鑒別質量的貴重商品,以及明顯汙損不能再次出售的商品,不予退換;

精密度較高的商品,或技術標準較高的服務,若能鑒別出其質量欠佳,則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地掌握。有可能時,最好還是予以退換;

不能予以退換的商品或服務,如顧客要求代為轉售,可根據實際情況,盡量對其加以幫助。

不是質量的錯

有些顧客可能是買完東西之後後悔了,雖然商品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他不想要了,於是來退貨。對於這樣的退貨要求,有的店員會說:“您買的時候不是挺喜歡的嗎?”“我們不能退,這可是您自己看好的。”這兩種方式都不能解決問題。

“您買的時候不是挺喜歡的嗎”,這種說法顯得過於機械生硬,也沒有說服力,並且有責怪顧客當初考慮不周的意思,容易激化矛盾。

“我們不能退,這可是您自己看好的。”店員這樣說,明顯是想推卸責任,即使是顧客自己看好的,店員也有給顧客參謀建議的責任,而不能以是顧客自己選的、不是質量問題等原因而加以拒絕。

好不容易賣出去的商品,顧客又要退回來,這時許多店員都會表現出性情急躁、言辭激昂或者解釋過於簡單機械等情況,給顧客的感覺就是店員竭力想推卸責任。事實表明,如果這樣做,再想說服顧客就變得非常困難。

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個優秀的店員,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委婉真誠解除顧客的顧慮。

顧客來退貨,應該通過傾聽盡量找出顧客退貨的真正原因。如果是由於顧客誤解而導致的退貨,加以委婉真誠的說明,一般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

顧客:“我要退貨,你這充電器也不好用啊?”

店員:“先生,您先別著急,能具體說說嗎?”

顧客:“你看我就這麼插上,應該顯示充電的按鈕也不亮啊?”

店員:“先生,這都怪我沒有解釋清楚。您看在側麵還有一個上下能夠滑動的鍵,為了安全方麵的考慮,我們在使用的時候,應該把該鍵推到上麵,不使用的時候再滑下來。”

顧客:“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質量有問題呢,不好意思,給您添麻煩了。”

店員:“沒關係,歡迎您再來光顧。”

其次,避免衝突,以換貨代替退貨。

如果商品質量的確沒有什麼問題,主要是顧客蠻不講理,執意要退貨,這個時候隻要不影響商品的再次銷售,賣方可以退一步。在讓對方知道這種情況本不可退換的情況下,避重就輕,引導換貨。

顧客:“你好,能把這件衣服給我退了嗎?”

店員:“先生,這件衣服有什麼質量問題嗎?”

顧客:“也沒什麼質量問題,我就是不想要了,穿上怪怪的。”

店員:“如果這樣的話,我們一般是不給退貨的。”

顧客:“那不行,我今天必須退,穿上這麼難看,我不喜歡了,你看著辦吧。”

店員:“先生,您先不要著急,這麼熱的天,讓您大老遠再跑回來,我也過意不去。這樣吧,我們店昨天到了一批新貨,我覺得有幾款特別適合您,價錢跟這件也差不多。裏麵肯定有你喜歡的,今天多試穿幾件,避免再產生這樣問題,你看這樣行嗎?”

顧客:“那好吧,這回我仔細挑挑。”

一個優秀的店員麵對顧客的投訴與埋怨應該表現出鎮定的神態。首先要做的是穩定住顧客的情緒,鼓勵顧客說出想法並注意聆聽,隻要顧客願意對你訴說,問題的解決就變得相對容易得多。

當退(換)貨期已過

每個店鋪在退換貨方麵都有一定的規定,這些規定多從兩個方麵考慮,一方麵為了保障顧客的權益,讓顧客買著放心,另一方麵也是宣傳店鋪的信譽。但是,退換貨肯定是有條件的,比如出現質量問題,在一定的期限內即可退換。但是,有的顧客卻很無理,明明已經超過了退換貨的期限規定,卻執意要求退換。這個時候該怎麼處理?

如果店員說:“已經超過退貨期了呀?”這種說法似乎沒有什麼問題,因為事實上顧客來退的商品也確實超過店裏規定的退貨時限,但是店員的這種說法也不可取,即使是店員不能完全滿足顧客的需求,也要站在顧客的角度真心實意地幫助顧客解決問題,而不應該隻是陳述一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