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當顧客詢問時,做好產品專業介紹(3 / 3)

寫完以後,他就把紙條遞給了酒店經理,說道:

“希望您能夠考慮一下這其中的利與弊,做好決定以後您可以隨時告訴我。”

第二天,卡耐基就收到了信函,告訴他,因為最近物價上漲,租金上漲50%,而不是之前的三倍。

卡耐基運用了對比原理,向酒店經理列出了租金上漲三倍的利與弊,獲得了成功。

銷售人員也可以利用此方法推銷,如果客戶說出其他商品的名稱,那麼銷售員就可以向客戶說明自己產品的優點,與對方作比較,這樣更加有說服力;如果客戶說出商品的缺點,銷售員就可以說出商品的其他優點,這樣優缺點進行比較,會讓客戶覺得購買此商品還是物有所值的。

再次,你可以說“我給您把前幾個品牌做一個比較”。

顧客購買時,總是希望多得到一些信息,以便作出理性的選擇。如果銷售員能夠在熟知其他品牌的基礎上對顧客進行講解,不僅可以在顧客的心中樹立專業的形象,而且能增強顧客對銷售員的信心。即使別的牌子可能和你們一樣,或是要稍微略勝一籌,客戶也會選擇你的產品。例如,銷售員如果說:“要不,我給您把這個產品的前幾名品牌做一個比較,給你介紹一下,行嗎?”顧客往往願意多花一些時間聽你的介紹。

李先生想要購買一部車載電話,以便更方便更及時地把握每一個生意上的機會。銷售人員毛小姐為他做完詳細的介紹以後,李先生回答:“有點貴,我再去其他的櫃台看看,比較一下。”毛小姐馬上說:“先生,其實很多客戶在購買車載電話前,都會有跟您一模一樣的想法,都希望以較低的價格買到最好的車載電話以及最好的服務,我想您也是這樣的吧?”

李先生:“那是當然。”

毛小姐:“那您能夠告訴我,您主要想在哪些方麵進行比較嗎?如果您將別家公司的產品與我們的產品比較完後,發現我們的產品是最好的,您一定會回來購買的是嗎?”

李先生點點頭,李小姐接著說:“要是您四處去看的話,一定會占用您很多寶貴的時間,您想買一台車載電話的原因不也是為了節省時間嗎?這樣可以有更加充裕的時間做其他的事情嗎?我們公司為了幫助客戶節約時間,特地做了幾份市場調查問卷,專門針對車載電話進行尋訪。這裏都是對前幾個品牌的車載電話進行調查的,都是一些客戶的感受,您可以看看。”

李先生在看毛小姐送上來的調查報告。這些調查報告是訪問幾十個客戶用的車載電話的情況,隻有4、5個品牌,並且客戶把自己使用的感受都表達了出來,從而可以了解前幾個品牌車載電話的優缺點。李先生對毛小姐提供的問卷調查極為驚訝,同時也感受到了毛小姐公司的良苦用心。同時,毛小姐對於自己品牌的產品特點簡單做了介紹。

李先生沉默了一會兒,毛小姐說道:“先生,您可以不用這麼急作出決定,我可以給您做一個比較,您隻要告訴我您需要知道哪些項目即可。之後,我會把比較的結果做成書麵的文件,郵寄給您,您可以根據比較的結果來作出決定。您願意留下您的聯係方式嗎?”

李先生留下了聯係方式。幾天以後,李先生購買了毛小姐的車載電話。同時也給毛小姐介紹了幾個購買車載電話的朋友。

毛小姐在推銷過程中,準備充分,環環緊扣,步步為營,讓客戶在了解了其他的品牌以後,確信毛小姐的產品物有所值,作出了選擇,還為毛小姐介紹了幾名客戶。

適當地說出產品的缺點

有些店員在進行推銷時往往刻意避免提到商品的缺點,殊不知,隻講優點並非就可取得成功,適當提及商品的缺點,反而能夠使顧客覺得你誠實,促使他下定決心購買。

李強是不動產推銷員,有一次他負責推銷K市南區的一塊土地,麵積有264平方米,靠近車站,交通非常方便。但是,由於附近有一座鋼材加工廠,鐵錘敲打聲和大型研磨機的噪音不能不說是個缺點。

盡管如此,李強打算向一位住在K市工廠區道路附近、在整天不停的噪聲中生活的人推薦這塊地皮。原因是其位置、條件、價格都符合這位客人的要求,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原來長期住在噪音大的地區,已經有了某種抵抗力,他對客人如實地說明情況並帶路到現場去看。

李強對客戶說:“實際上這塊土地比周圍其他地方便宜得多,這主要是由於鄰近工廠的噪音大,如果對這一點您不在意的話,其他如價格、交通條件等都符合您的願望,買下來還是合算的。”

“您特意提出噪音問題,我原以為這裏的噪音大得驚人,其實這點噪音對我家來講不成問題,這是由於我一直住在10噸卡車的發動機不停轟鳴的地方。況且這裏一到下午5點噪音就停止了,不像我現在的住處,整天震得門窗哢嗒響,我看這裏不錯。其他不動產商人都是光講好處,像這種缺點都設法隱瞞起來,您把缺點講得一清二楚,我反而放心了。”客人看過現場後說。

不用說,這次交易成功了,那位客人從K市工廠區搬到了K市南區。

任何商品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而且商品的功能與作用對於顧客來說,並不都是一樣重要,有的是可以被忽略的。根據商品的不同情況,根據顧客的不同情況,清楚地說出商品的缺點和優點,這也是尊重顧客的一種表現,反而會取得信任,促成購買。

如果顧客的反對意見確切說中了產品或公司所提供的服務中的缺陷,千萬不可以回避或直接否定。明智的方法是肯定有關缺點,然後淡化處理,利用產品的優點來補償甚至抵消這些缺點。這樣有利於使顧客的心理達到一定程度的平衡,有利於使顧客作出購買決策。

比如,某些商品外觀好看,但不耐用;有些商品笨重,但用起來放心;有些商品是國外品牌,有些是國內品牌……這些商品的優缺點可能大家都很清楚,自然而真實地告訴顧客也沒什麼,讓他自己去選擇。

顧客提出:“這東西質量不好。”

店員可以從容地告訴他:“這種產品的質量的確有問題,所以我們才削價處理。不但價格優惠很多,而且公司還確保這種產品的質量不會影響您的使用效果。”這樣既打消了顧客的疑慮,又以價格優勢激勵顧客購買。這種方法側重於心理上對顧客的補償,以便使顧客獲得心理平衡感。

當顧客“不認”新產品時

除了知名品牌,很多的品牌即使做廣告,顧客也不一定會知道。顧客在接觸他不知道的產品的時候,難免會有疑惑。“這個品牌不太有名,我以前都沒有聽說過,是新出來的嗎?”銷售人員會經常麵對這樣的問題,那應該如何回答呢?

一般的銷售人員都會反駁對方的問題,說“是嗎?我們店開了好幾年了”或“是嗎?我們在這個行業很有名的”。這樣的回答,難以讓顧客相信你的話,而且會讓顧客感覺你在暗示他的無知,使顧客心裏很不舒服。有的銷售人員會說:“我們的公司正準備在媒體上打廣告”或者會說:“我們確實是新牌子,剛進市場,但是我們的質量確實是有保證的。”這樣的如實回答讓顧客感覺到非常不放心,新的牌子的質量和服務都是不敢保證的。

銷售人員既要實事求是,勇於承認自己的瑕疵,又不要讓顧客對你的產品產生不信任的感覺。即使是承認自己的不足,也是需要技巧的。一個聰明的銷售人員懂得如何把缺點轉變成對自己有利的賣點。

麵對顧客這樣的問題,銷售人員可以先放下麵子,認同顧客並獲得好感。我們可以先根據顧客的疑問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緊接著給顧客介紹我們的產品,爭取取得顧客的信任。

銷售員大可以這樣說:“哦,那真的是我們做得不好,才會讓你們不知道我們的品牌。其實我們的產品已經做了很多年了,現在您既然來了,要不您親自感受一下?之後有什麼疑問,我再給您解說,您看行嗎?”

這樣的回答,先是承認自己公司做得不好,才會讓顧客沒有聽到過自己的牌子。然後再說產品已經做了好幾年了,讓顧客放心。最後讓顧客親自感受,是好是壞,他自己就會知道了,再輔之以自己的解說,顧客對你的信任就會慢慢增加。銷售員在回答顧客提問的時候,首先一定要讓顧客覺得你是順著他的話在說,然後慢慢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引導顧客,最後用提問,讓他自己去選擇。當然這個選擇在你的引導之下,肯定會向有利於銷售員的方向去的。

調動客戶的想象力

在向客戶介紹產品時,充分調動客戶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讓客戶自己來計算數字那就更好了,因為這樣做給他們的印象更深,理解也更透徹。

通用電氣公司幾年來一直想推銷教室黑板的照明設備給一所小學,可聯係了無數次,說了無數的好話均無結果。這時一位推銷員想出了一個主意,使問題迎刃而解。他拿了根細鋼棍出現在教室黑板前,兩手各持鋼棍的端部,說:“先生們,你們看我用力彎這根鋼棍,但我不用力它就又直了。但如果我用的力超過了這根鋼棍最大能承受的力,它就會斷。同樣,孩子們的眼睛就像這彎曲的鋼棍,如果超過了孩子們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視力就會受到無法恢複的損壞,那將是花多少錢也無法彌補的了。”沒過多久,通用電氣公司終於如願以償了。

在銷售的過程中,出示一定的實物,再說一些能夠調動客戶想象力的專業語言,就能夠令客戶在事實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從而產生認同商品的看法。

人的想象力是驚人的,對於同一個事物,不同的人會得出不同的看法。因此,這就要求銷售人員能夠用自己的專業語言為客戶的想象力鋪平道路,並限製或發展客戶的想象空間,這就像製造一個固定的空間、固定的路徑,引導客戶朝著自己設定的方向想象,從而達到銷售的目的。

香港一家專營膠粘劑的商店,為了讓一種新型“強力萬能膠水”廣為人知,店主用膠水把一枚麵額千元的金幣粘在牆壁上,並宣稱:“誰能把金幣掰下來,金幣就歸誰所有。”一時,該店門庭若市,登場一試者不乏其人。然而,許多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徒勞而歸。有一位自詡“力拔千鈞”的氣功師專程趕來,結果也空手而歸。於是,“強力萬能膠水”的良好性能聲名遠播。

同樣的道理,在銷售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客戶的想象力,將會對你銷售的成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一般的輪胎銷售人員可能這樣平淡地介紹自己的產品:“這種輪胎貨真價實,持久耐用!”

一個具有想象力的銷售人員可能會說出這樣一段充滿戲劇效果的話:“您正帶著孩子們以每小時80千米的速度驅車快速行駛,突然感到車下出現一連串的激烈顛簸,迫使您將車駛到路側。原來您的車撞上了路麵的一條鉗口般的長裂紋……震得您渾身骨頭都快散了架,震得汽車上的螺栓嘎吱亂響!您不必擔心您的輪胎,隻要把緊方向盤就會萬事大吉,這輪胎可以應付任何道路狀況!”

上述兩種介紹產品的方式,效果不難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