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戰略就是方向(1 / 3)

何謂戰略?

無論怎樣眾說紛紜,戰略的本質就是事關長遠發展問題的一種籌劃。至於戰略領域的計劃、設計、企業家、認知、學習、權利、文化、環境和結構等等學派,不外乎是圍繞著如何實現戰略籌劃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角度罷了。

戰略的核心是什麼?戰略的價值究竟體現在哪裏?

不管如何各抒己見,戰略管理的價值與核心在於解決發展方向問題。如果方向錯了,終究事倍功半,難免南轅北轍。

要解決企業的發展方向問題,就必須站在公司層麵考慮戰略。無論公司從事何種產業和經營規模大小,公司級戰略與業務級戰略、職能級戰略各司其職。相對而言,業務級、職能級戰略著眼於運營效率和競爭實力的提高;而對於企業整體發展方向和長遠目標,公司級戰略責無旁貸。

一、企業戰略的三個層次

一般而言,企業戰略可劃分為公司級、業務級和職能級等三個層次;但對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則存有不少爭議。

(一)公司級戰略(Enterprise strategy)

從戰略實施的時間跨度來看,公司戰略可分成為三種類型:一是短期戰略,一般時間在一年以內,又稱經營計劃;二是中期戰略,時間跨度在一年以上、五年以內;三是長期戰略,一般跨度在五年以上、十年之內。

一般來說,企業規模越大,所需要製定戰略的時間跨度就越長。

從公司戰略的實施原則來看,一般可分為維持戰略、擴張戰略和收縮戰略等三種。

1.穩定或維持戰略

當市場及行業前景不明、甚至蘊含相當風險時,企業往往采取無增長的維持戰略,維持產銷量、品牌形象和市場地位等水平不變;或者采取微增長戰略(在原基礎上略有增長),以便保存實力、有效控製經營風險。

2.擴張或發展戰略

(1)密集型戰略,包括市場滲透、市場開發和產品開發等。

市場滲透戰略是指實現市場逐步擴張的拓展戰略,可通過單一策略或組合策略來開展,主要體現在利用現有產品開辟新市場、或向現有市場提供新產品來實現滲透。

(2)一體化戰略,包括縱向一體化和橫向一體化戰略。

在縱向一體化中,以麵向用戶為前向,獲得對經銷商或零售商控製權則稱為前向一體化;獲得對供應商控製權的策略則稱為後向一體化。橫向一體化是指對業內同類企業的擴張控製,可通過購買、合並和聯合等途徑實現。

(3)多元化戰略,分為相關多元化、不相關多元化兩種。

多元化戰略是指企業同時經營兩個或兩個以上行業,又稱多行業經營。相關多元化是以現有業務為基礎進入相關產業的戰略,可利用原有技術及優勢資源,麵對新市場、新顧客實現多元化經營,因此又稱為同心多元化。不相關多元化是指企業所從事的多個產業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性,又稱為綜合多元化、離心多元化。

3.收縮或防禦戰略:涉及收獲、放棄、調整、清算等

當市場疲軟、產品進入衰退期、內部管理失控、經營虧損及發展方向模糊時,企業可采取收縮或防禦戰略。其中,收獲戰略是壓縮對一定市場和產品的原有投入水平,放棄戰略是指從某些地區市場或產品領域退出,調整戰略是指對經營部署、資源配置做出重大調整或改變,清算戰略是通過出售、轉讓企業資產以償還債務或停止經營活動。

(二)業務級戰略(Business Strategy)

業務戰略又稱為競爭戰略、事業部戰略,製訂戰略時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產品線的廣度與特色、目標市場的細分方式與選擇、垂直整合程度、相對規模與規模經濟、產業特性、地理涵蓋範圍及競爭優勢等。

業務級戰略主要包括市場營銷、生產組織、供應鏈等戰略,而成本領先、差異化和聚焦等戰略應蘊含在其中。

1.市場營銷戰略

根據公司級戰略及市場競爭格局,確定自身目標市場,選擇相應的市場營銷策略組合,包括產品策略、價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銷策略等。

2.生產組織戰略

根據公司級戰略及營銷戰略,製訂相應的生產組織策略,包括訂單組織、工藝保證、質量控製及外協/外包管理等。

3.供應鏈戰略

廣義的供應鏈戰略包括了采購、生產、銷售、倉儲和運輸等一係列活動,狹義的供應鏈戰略僅涵蓋采購、倉儲和配送等環節。

值得指出的是,很多人將供應鏈管理視為職能級戰略是欠妥的:一方麵原料采購、配送運輸本身屬於企業經營活動,不僅有成本費用控製問題,而且可以直接產生效益。更重要的是,企業競爭優勢越來越體現為供應鏈競爭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