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1 / 2)

奇怪的是,妻子的外祖母去世後,我竟一次也沒有夢到過她。她生前對我很好,處處對我表示關心,亦時時表達喜愛,使我感覺她就像我自己的親外祖母一樣。可我為什麼一次也沒有夢到她呢?妻子常在夢裏哭醒,醒來後便無限感傷而委屈地說:“我又夢見姥姥了。”

這讓我的內心也很酸楚。

嶽父嶽母有三個女兒,妻子行二。她甫一出生,嶽母便得了乳腺炎,東北俗稱“鬧奶子”,不能哺乳,便把她送到了外祖母那裏。外祖母一個人在延邊生活,彼時還身強力壯,帶一個外孫女,應該是不吃力的。這一帶就是十四年,直至妻子要上高中,才回到了父母身邊。這時,外祖母的年紀也大了,被嶽父嶽母一並接來。

外祖母和妻子的感情近。

這是時間和命運的造化。

我見到外祖母的時候,她老人家已經快七十歲了,一頭的白發,大大的眼睛,微胖,嘴角總留著笑意。她是滿人出身,父親是清朝的一個統領,民國後,成為張作霖手下的旅長,負責琿春、汪清一帶的保境、平匪、安民諸事宜。所以說,外祖母是很有些家教的,雖然是老人了,身上依然留有淑女氣。

她十四歲出嫁,夫家是有名的大戶。可惜,她的婚姻並不幸福,因為她的丈夫一直在外求學,並參加了革命,而且“婚姻自由”,和自己的同學早已訂下盟好,至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說大了,是孝義的表現,說小了,便是應景文章。

所以,外祖母一生未育,沒有兒女。

嶽母,是外祖母夫家做主,過繼過來的。

我和妻子結婚一年後,有了自己的孩子,外祖母堅持著要來家住一陣,說是要享一享外孫女的福,實際上是想幫我們帶孩子。那時,妻子工作的單位遠,我除了本職工作,又在外邊兼了一份工,日子皺巴巴的,沒一下能打到鼓點上。

妻子年紀小,又新做了母親,孩子哭鬧,她便無策,時不時地和我發脾氣。每一次她發完脾氣,外祖母總會在她出去的時候,小聲地安慰我。

她說:“你不能和她真生氣,氣壞自己的身子是大事。”

她也說:“是我不好,把她慣壞了。”

她還說:“她不講道理,可你是一個明理的人。”

我想,她背後一定也勸慰妻子吧,就算最無奈的時候(妻子有時也和她發脾氣——這在妻子,是一種撒嬌的方式),她也會笑著麵對這一切,但眼睛裏的憂鬱是明顯的。

我害怕見到她這樣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