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六回 祝太君寒宵舍金帛 鬆公子黑夜識英才(1 / 3)

話說寶釵們剛要出去,夢玉叫道:“且住!我倒有個主意。”寶釵道:“你有個什麼主意?”夢玉笑道:“榮府舊宅贖回才是。前麵原是賜第,應與蘭大爺居住。後麵那幾進,讓緒哥同魁兄弟分住。我住大觀園,橫豎咱們進京總要尋宅子,亦斷不能合咱們的意。這個東兒竟是我做了罷!”

修雲道:“咱們同壽大爺都是外人,就好看話兒不說一句。我原想著大爺有破房爛屋住一兩間,這會兒倒不敢妄想。”眾姐妹一齊好笑。夢玉急的滿麵通紅道:“我才隨口混說,修姑娘就多了心。咱們弟兄姐妹誰肯離開一個,生死總在一堆。”修雲搖頭笑道:“文武不同道,有心無心開口就知。大爺休要強辯。”修雲故意慪他。夢玉認以為真,一時辯不明白,隻得放聲大哭。眾姐妹俱抿著嘴兒好笑。秋瑞道:“那年老太太生日,我也是慪著玩。他也照著這樣兒大哭。以後再不敢惹他。”寶釵勸道:“罷呀,拉倒!這麼一位翰林老爺,動不動咧著嘴就哭,也不害個臊。”芳芸笑道:“聽說彩姑娘在家最愛出個眼淚,這如今連眼淚影兒也找不出一點來。玉大爺還是這樣脾氣。”珍珠笑道:“彩姑娘的眼淚前世出的忒多,這輩子隻算找個零兒。玉大爺是填還眼淚,這算是個報應。”修雲笑道:“你們且別說閑話,等我給玉大爺賠個禮兒。”夢玉道:“修姑娘真會慪人,一會兒罰桂大爺個東道。”桂堂笑道:“你做的是個搭題文章。他慪了你,拿我罰東。”

眾姐妹一路說笑,來見王夫人。寶釵將房屋之事回了一遍,又將夢玉之意請太太示下。王夫人點頭道:“我家斷不能贖回故產。劉大司馬再三致意,因有榮公賜第在內,又見蘭兒襲爵,似乎贖的為是。夢玉意見卻是。但價值過多,恐非夢玉所能為力。須得同你太太相商,再作定奪。等著明日斟酌,再寫回書。”寶釵答應。

隻見一個姑娘,手中端著一卷絹畫對王夫人道:“垂花門送來,是顧師爺給太太畫的行樂圖。”珍珠、寶釵連忙展開,見是幅《孫曾繞膝圖》,畫的慈容豐采,神形逼肖,眾人誇讚不已。王夫人甚覺歡喜,交與夢玉發去裝裱。

彩芝道:“春間惜春姐姐起身進京時,說是給我畫了一幅小照,交與玉大爺。我就忘了這條兒,沒有提起。那年吳嫂子回去,也說我的小照寄與寶姐姐們題詩。我狠不解其意。”寶釵笑道:“真個咱們倒忘了!你的行樂在海棠院好好收著呢。”王夫人問道:“仔嗎彩姑娘的行樂在你們手裏?怎麼我不知道?”寶釵道:“夢玉當年無意中給林姑娘修墳,在墓中得拜匣,俱是平日常用之物,還有惜姑娘給黛玉畫的《修篁清暑圖》,夢玉藏以為寶。因他家吳嫂子瞧見,說是他小姐行樂,怎麼倒在這裏。彼時我們哄他說是小姐寄來題詩的,吳嫂子信以為真。”王夫人點頭歎道:“這是古今來一件奇怪佳話。明日帶來,我瞧瞧惜丫頭的筆墨。”寶釵答應,同眾姐妹到海棠院來。夢玉親自將拜匣啟開,遞與彩芝。先將那幅行樂展開,定睛細看,頓悟前生。不覺對著這幅畫圖淚流如雨,不勝悲歎。又將匣中所藏之手帕、針黹看一件哭一件。寶釵們亦俱淚流不止。彩芝歎道:“可憐林姐姐聰明閨秀,竟為朝露。又不甘終埋黃土,仍將手澤遺贈故人,真是千古癡情女子!”桂堂笑道:“今日活該是出眼淚的日子。剛才玉大爺好端端大哭一回,這會兒惹出這些眼淚。我聽說醫書上載著一條兒,是眼淚瘟。一人有這病,眾人沾著,都要流眼淚。我瞧你們一定是這症候。”眾人聽說,不覺破涕為笑。

寶釵對彩芝道:“玉大爺無意中給林姑娘上墳,林姑娘就將生平手澤贈與知己。這才是千古第一多情。如今人冷暖交情變遷不一,覿麵已如冰炭,何況人皆隔世。是以林姑娘更為難得。這樣想起來,我與諸弟妹可謂兩世生死之交。”彩芝對眾人道:“我們眾姐妹幸與寶姐姐、探姐姐相依朝夕。須富貴生死同歸一處。更須焚香禱祝,願結再生緣。與寶姐姐、探姐姐世世相守。”眾姐妹大喜。海珠們吩咐擺設香案,彩芝、珍珠為首,不由寶釵作主,焚起檀香,院中鋪下花氈,姐妹一齊跪下對天禱祝。眾姐妹願與寶姐姐天上人間死生一處,永不分離。花枝招展,各盡誠心祝拜。

寶釵見姐妹們相待如此,甚為安慰。紫簫道:“當年在這院裏作群芳會,姐妹不多幾個。今日一堂相聚,須作個重圓會。姐妹兩世重圓,古今罕有,不可虛此雅集。”夢玉大喜,不等說完,令姑娘們擺設桌椅。命該班嫂子到垂花門知會,請鬆大爺在外陪客,“說我有病,睡著呢”。眾人甚覺好笑。請寶釵為首,第二位探春、海珠、掌珠、珍珠、秋瑞、紫簫、芳芸、彩芝、汝湘、九如、蟾珠、友梅、芙蓉、寶月、寶書、馮佩金、五福、修雲、巧姑娘、白飛雲、孟瑞麟、鄭文湘、顧玉書、寶珠姑娘、夢玉、柳緒、桂堂、梅春,姐妹弟兄共二十七人,又帶著慧哥兒、毓哥兒、定哥兒、閏姑娘、寄生,還有夢金二爺,俱一齊坐下。寶釵們甚覺歡樂。酒過三巡,夢玉道:“今日此會,比眾不同,必須盡飲極歡。不必吟詩聯句。竟照那年在此院中催花擊鼓,最熱鬧有趣。”紫簫道:“那年在此大樂,以為勝會難逢,誰知此會更勝於往日。”彩芝笑道:“不知咱們前世曾有此樂否?”珍珠道:“大觀園聚會雖多,無過寶姐姐剝蟹賞菊之會,及老太太在園內賞花,林姑娘所謂‘攜蝗大嚼’之時。”寶釵道:“史姑娘枕芍藥醉眠石上,至今思之,令人神往。撫今追昔,能無風景河山之感!”夢玉見寶釵瑩瑩欲淚,忙說道:“就將寶姐姐背後那枝紅梅行令。”伺候的姑娘忙將梅花送上,夢玉接在手中,說道:“就由我起令。”吩咐擊鼓,隻聽窗外花鼓咚咚,連聲不絕。席上你接我送,剛至寶釵,鼓聲忽止。眾人笑道:“花神亦知第一杯當敬姐姐。”寶釵接杯在手道:“席中酒隨量飲,亦準其隨意生法。”芳芸道:“寶姐姐真公道。彩姑娘第一個不會喝酒,隻可隨著他的意兒,這才有趣。”窗外鼓聲又起,寶釵將花傳與珍珠。彼此前後左右隨便傳遞。姐妹弟兄笑語喧天,十分歡樂。直飲到更漏將殘,各回院安歇。

次早,蔭玉堂差人來請寶釵們去商議說話。眾姐妹陸續到齊,請過早安。柏夫人亦在坐中,對寶釵道:“昨晚你太太說,夢玉要回贖榮府宅子,弟兄們一堆居住。這倒也狠好。我原想夢玉進京賃回咱們原先那宅子,倒狠像樣。因那住宅的人現今得意,聽說又添蓋幾間房屋,他斷不肯叫咱們賃了回來。夢玉既有此意,很好。昨日你二叔叔同桂三舅差人來給老太太拜年送禮,書子上說,帶去餉銀尚有十幾萬餘剩,要帶回家來。我想到大司馬總要回原任,咱們知會二叔叔將產業銀十萬兩就近交付,彼此最為省便。隻須請珍大爺同劉大司馬說明,在京交代房屋。照著當年你太太辦法,狠簡絕妥當。”寶釵答應。夢玉同柳緒們甚為欣喜。王夫人命寶釵複平兒書信。令蘭哥兒同環叔寫書回珍大爺,“就照當年辦法。探聽劉大人幾時交代,咱們差人去接收修理”。寶釵答應,去寫回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