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汾水蜿蜒,呂梁路轉峰回,中有隰州小西天,佛教古刹之最。建築美輪美奐,懸塑出類拔萃。三百多年以來,聲譽日漸遠蜚。四麵香客如雲,八方學者相偎。皆驚其絕巧,都讚其精邃。如能親臨其境,乃不枉活一回。
此刹方位,在城西北。幽穀藏身,半露嫵媚。雲霧遮麵,綠紗裹扉。似呼之欲出,卻飄然隱退。
沿途環境,別有風味。禪徑通幽,橋路連綴。古柏泛黛,寒苔布翠。天池映路,溪流伴隨。踏二百級曲階入仙境,穿十餘米洞天見門楣。
進下院,觀七千卷藏經,聽陣陣梵唄;餘音嫋嫋,香霧霏霏。無量殿,無梁無柱,有銅佛魁偉。韋陀殿,小中見大,存楠雕之最。“疑無路”才遣愁入心,“別有天”又鉤喜上眉。孤桐峰一入眼簾,鍾鼓樓便左右擁對。悠悠然,如張繼夜半鍾聲盈耳;隱隱然,似曹劌進軍鼓點頻擂。再上摩雲高閣,一覽群樓低微。極目遠眺,又是一番暢懷舒心滋味。
入上院,見大雄寶殿踞中,文殊普賢側陪。主殿琳琅滿目,皆為懸塑精髓。仙境氣象萬千,人物精細入微。遠景氣勢磅礴,近景可見纖維。天地渾然,佛龕連綴。七寶蓮池,碧波泛輝。寓肅穆於喧鬧,融玄妙於幽微。千餘尊大小佛像神態畢現,流金泛彩,纖塵不綴。數十處天宮美景意境魅人,瑤林樹動,仙瀑翠飛。鳥獸鹹集,歡聲鼎沸。樂伎絲竹,高山流水。八大金剛,各顯神威。四大天王,形神兼備。更有佛教故事,樁樁係統完美。清池皓月照禪心,翠柏綠柳遵佛規。如此極樂世界,可謂盡善盡美。進殿後,是欣是賞,即遊即醉。臨出門,欲離難離,流連忘歸。
登頂鳥瞰全貌,頓悟此處真味。創意十分給力,巧用地勢之美。論外觀,俏然一隻展翅鳳凰,栩栩如生,躍躍欲飛。講技術,多層建築鉤心鬥角,渾然一體,耐人尋味。小西天小中凝粹,千佛庵千佛懸美。
亂曰:美乎哉,小西天!乃工匠神來之筆,梵文化傳播之驛。自崇禎初年以來,漸顯豐功偉績:近水樓台兮,縣內善男信女。遠方信徒兮,無不向此凝聚。法雲祥瑞兮,淨土之內有清契。慧日生輝兮,凡塵之中無俗習。博采域外眾長兮,為我華夏所取。廣擷先哲經典兮,躋身天界寒宇。多元文化交流兮,提升民族智力。
§§第三章 故鄉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