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EAS的國際趨同對低碳經濟控製(3 / 3)

六、基於CEAS的能源審計

能源審計貫穿於企業的整個生產過程,即從投入到產出的產品生產過程無不體現能源審計的痕跡。但其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產品生產是以能源消耗為前提的。能源審計的一些核定方法中,絕大部分所需信息都需要財會部門予以提供:如能源審計產品產量的核定所需信息與企業產品的完工入庫以及未完工產品的完工程度緊密相連,也可以說能源耗費與企業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是密不可分的;能源消耗數據核定中要求既要考慮直接的能源消耗,還要考慮相關間接能源消耗對產品生產的影響,如不構成產品成本的管理、銷售等非生產部門的能源消耗以及委托加工產品過程中的能源消耗;能源價格與成本的核定方法中,所需要的價格按實際成本確定,如有不同的價格時以加權平均單價確定,完全依據的是會計的核算方法;在企業能源消耗技術經濟指標平均分析方法中,不僅要計算產品總能耗,還要計算產品的單位能耗,與企業成本核算中產品總成本與產品單位成本的確定方法一致,其中包括產品直接和間接對能源的耗費;在企業能源利用狀況的評價中,要對所耗的所有能源,包括熱、電、水、油等分別根據會計成本核算中的各種費用分配表所提供的資料進行分析評價,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至關重要的—環境效益評價,這一點正與公司環境核算係統中的環境核算緊密聯係起來。公司的財務會計核算與環境效益核算的緊密結合就是公司環境核算係統所要反映的內容,這無疑表現出能源審計所依賴的信息來源應該是這一通過在傳統核算體係的基礎上拓展了的環境核算係統。

能源審計包括三個層次,即耗能—耗能對象—產出效率,這同傳統的會計成本核算十分相似:材料等費用的消耗—成本計算對象—產品(成本的高低是效率的反映了)。從這一點上看能源審計貫穿於企業成本核算的全過程。有所區別的是,企業發生的所有能耗都屬於能源審計的內容,包括生產耗用和非生產耗用的能源消耗;而會計核算則按費用的歸屬對象分別計入了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但其相同點表現在:能源消耗在成本費用分配表中均得以反映,包括貨幣和實物量的信息,這一點反映了能源審計對成本核算信息的依存度。這些內容表現出能源審計是建立在傳統的會計核算基礎之上的特點。

不論從投入到產出還是從購入到最終使用形成有效能源,生產對環境終將產生影響,它的具體表現形式就是排放和廢棄物。排放和廢棄物在產品生產的各個環節均存在,能源審計要評價生產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在目前狀況下需要依靠企業各個部門提供的有用信息。CEAS這一環境核算係統由於提供的是貨幣和實物量等綜合性信息,用貨幣的形式反映企業的經濟效益,用非貨幣即數量的形式反映企業對環境的影響,基本可以滿足能源審計所需要的財務方麵的信息,相對減少了能源審計的工作量,降低了能源審計成本。能源審計可以依據CEAS所提供的貨幣和實物量等綜合性信息稍作加工整理,結合其他非財務會計信息就可以完成審計工作,對公司作出真實有效的能源審計結論。

如果CEAS的建立可以改變能源審計目前信息搜集比較分散的缺陷的話,建立公司環境核算係統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其全球的趨同:反映企業的雙重責任——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人類日益關注環境保護追求生存質量的時候,社會責任感的增強對提升企業的公眾形象至關重要,達成共識更能反映出一個國家走低碳經濟之路的決心和措施。

七、結語

能源審計需要大量的財務會計信息,這一信息需求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貨幣量指標;二是實物量指標。而傳統的會計信息還不具有這一特性,對外提供的會計信息隻是用貨幣量表現出來的,相關的實物量信息需要查閱相關賬簿才可獲得。當然,這是在會計資料健全的情況下才能獲得的,現實情況往往達不到如此理想的狀態,當一個企業會計核算製度不健全,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難以達到要求時,企業很難為能源審計提供完整的財務會計信息。而CEAS則是對傳統核算方法的升級,是在傳統核算方法提供貨幣量指標的同時,考慮對環境的影響而增加實物量指標,充分體現出企業的雙重責任。由於CEAS這一升級版的特點,不僅能適合能源審計對財務會計信息的需求,更能充分體現環境保護理念在公司核算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國際接軌的低碳經濟環境下實現CEAS國際趨同是曆史的必然。●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S].2007.

[2] 張建國.煤炭行業基於低碳經濟視角下的思考與對策[J].前沿,2011(21).

[3] 彼得·巴特姆斯,埃貝哈德·K.塞弗特.綠色核算[M].張磊,等譯.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