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科教文衛人才(3 / 3)

1995年主持完成《辛家莊幅地質圖及說明書》,獲地礦部優秀圖幅和地礦部1998年度地質勘察成果三等獎;1982年至1986年參加的地質科研項目《1:400萬中國變質地質圖》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地礦部科技成果一等獎;《1:200萬陝西變質圖及說明書》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陝西省區域地質誌》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和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先後在《中國區域地質》《陝西地質》和《秦嶺區測》等刊物上發表了《東河群首次發現魚化石》《草灘溝群首次發現竹節石化石》《草灘溝群火山崖特征及其形成環境分析》《再論草灘溝群的層序劃分及時代歸屬》《陝西變質單元劃分及其主要特征》《陝西省變質旅回劃分及其主要特征》等論文;2002年撰寫的《延安煤炭資源利用與可持續發展》一文被《延安工作研究》(第40期)選錄。

白效賢

白效賢,男,漢族,1947年4月出生,黃陵縣侯莊鄉故邑村人。197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研究員,西安飛行試驗研究室副總工程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968年9月在黃陵縣廣播站工作,1971年4月在縣電影公司工作;1978年考入西北工業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工作,任西安飛行試驗研究室副總工程師,兼任國防科工委專家組成員、中國一航航空預研專家組成員、中國一航科技委員會委員、中國航空學會測試分會委員。1982年以來主管過多項國家重點型號工程,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項。

張淑芳

張淑芳,女,漢族,1953年10月出生,黃陵縣城區人。197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高級工程師。

1978年在西北大學化學係分析化學專業學習,1982年畢業後分配到陝西省環保局工作,曆任副處長、處長,陝西省環境科學研究設計院院長,監測中心站站長等職。

1988年參加《陝西省工業汙染源調查評價及控製途徑研究》課題,獲陝西省環保局科技進步一等獎,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個人獲國家環保總局、經貿委、科委重大科技項目二等獎。2001年,主持並參加編寫了《陝西省環境質量報告書》(1996—2000年)被國家環保總局評為三等獎。2005年組織並參加編寫了《陝西秦嶺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與規劃》,獲陝西省2004年度環境保護科技進步一等獎。

田忠保

田忠保,男,漢族,1936年3月出生,黃陵縣田莊鎮田家河村人。195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7月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畢業並留校任教至1998年9月退休,期間於1996年晉升為教授,陝西省製造業學會常務理事兼第三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1990年以前主要從事本科教學,主講《鍋爐工藝及設備工程動力學》《空氣調節》《專業英語》《製冷技術》等課程。1990年以後主要從事科研和培養研究生工作。先後為秦山核電站的配套工程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小浪底地下水電站、黃河李家峽水電站等大型水電站主廠房的通風空調係統方案進行模擬實驗研究。

王執印

王執印,男,漢族,1941年3月出生,陝西省黃陵縣人。198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副教授。

1963年8月西北農學院農業經濟係畢業後留校任教;1995年後調入西安統計學院會計係任教,曆任教研室主任、黨支部書記、陝西省第四屆會計學會理事等;2001年4月退休。

任《企業財務會計》一書副主編,參加編寫《會計原理》兩部,公開發表論文多篇。

宋土生

宋土生,男,漢族,1956年6月出生,黃陵縣太賢鄉程村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副主任。

1979年8月陝西師範大學生物係畢業分配到西安醫科大學工作,期間分別於1980年3月至1981年1月在四川醫學院衛生部高等醫學院師資班、1998年至1999年10月在瑞典隆德大學醫學院學習;後任西安交通大學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副主任,兼任陝西省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遺傳學陝西省分會主委、陝西省遺傳學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細胞生物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宋宇

宋宇,男,漢族,1966年出生,黃陵縣橋山鎮宋崖堯村人。博士研究生學曆,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陝西省外國經濟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1984年9月在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讀書,獲學士學位;1992年9月在本院讀研究生,獲碩士學位;1995年7月起在本院任教,任教期間獲西安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博士學位,並在中山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

教學方麵主要承擔本科生《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管理學名著選讀》《國際信貸》《國際稅收》等課程的教學,以及研究生MBA《管理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科研方麵主持省級以上課題3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4項。在《中國社會科學》《管理科學學報》等期刊上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英文論文2篇,單獨與合作出版學術專著2部。

裴小旗

裴小旗,女,漢族,1956年11月出生,黃陵縣田莊鎮裴窯科村人。大學學曆,1995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延安大學陝北曆史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

1977年在吳旗縣吳倉堡中學任教;1978年在延大外語係學習;1980年在延大外語係辦公室工作;1987年在南開大學圖書館工作;1995年調延安大學陝北曆史文化研究所工作,期間分別於1998年在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研究班學習、2000年在延安大學文學院學習(專升本)。

60餘幅美術作品在《中國文化報》等國內外報刊上發表,14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12幅先後兩次送日本展出,10幅作品送美國聖約翰大學展出;曾在南開大學、延安、西安、北京等地舉辦過個人作品展,部分作品參加過世界巡回展覽。

1989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全國首屆剪紙大獎賽”中,其作品《打腰鼓》等獲三等獎;2005年4月在文化部和香港剪紙協會舉辦的紀念安徒生誕生200周年,弘揚中國童話剪紙大賽中其作品《牛郎織女》獲銀獎。

作品追求淳樸、豪放的陝北韻味,展示中國老百姓美好的心態,以及頑強的生命力和生存意識。許多專家對她的剪紙藝術給予高度評價,中央美術院教授,民間美術研究家靳之林先生說:“陝西深厚而古老的民間文化藝術土壤,培育了裴小旗樸素的藝術氣質和剪紙藝術品格。”她從民間入手,在民間傳統的基礎上走出自己的路子,作品樸實大方,優美而有個性,對傳統的剪紙語言把握得十分純正。剪紙嫻熟,令人賞心悅目。她是有著深厚基礎的民間剪紙藝術傳統和個性獨特藝術風格的剪紙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美術評論家範迪安教授為她題詞:“總有新意在心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代主席沈鵬先生題詞:“屬於傳統,也屬於現代,來自民間,已歸入世界潮流之中”。

她的主要成果有:民間剪紙《勞動婦女情感語言的體裁》發表於2002年第四期《西北美術》;《陝北剪紙的文化淵源與造型》發表於《華夏文化》2002年第2期;《淺談非物質文化遺產》發表於2003年1月15日《延安大學學報》;《西部大開發應注意民俗文化保護》發表於2003年3月18日《中國文化報》;《西北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發表於2003年11月10日《中國消息報》;《陝西民間剪紙中的文化象征》發表於2004年民間剪紙《關注母親河》;《淺談陝北剪紙的文化淵源及造型》在國際會議上交流;《“瘋婆子”和她的剪紙藝術》發表於2005年第3期《西北美術》;《民間剪紙民俗文化的形象載體》發表於2005年11月韓國《亞細亞古代文化》。

竇霽虹

竇霽虹,女,漢族,1962年6月出生,黃陵縣城區人。1992年7月西北大學數學係畢業,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理學學士學位,西北大學數學係副教授、《德國數學文稿》評論員。

主要從事微分方程、數學建模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已發表科研論文30餘篇,指導研究生12人。在參加全國數學建模競賽中,榮獲全國一等獎兩項、二等獎兩項,陝西省一等獎多項,並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陝西賽區優秀指導教師。

劉曉敏

劉曉敏,女,漢族,1962年5月出生,黃陵縣隆坊鎮人。哲學學士,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1985年7月延安大學政教係畢業分配到陝西省榆林中學任教;1987年5月在榆林高專任教;1989年3月在延安教育學院任教;1991年在上海師範大學政法學院進修,畢業後在延安職業技術學院任教。

主講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鄧小平理論、馬克思主義人口論、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中小學思想政治課教材教學法、中外教育比較、素質教育講座、普通話水平測試輔導等選修課。

合著《走向黃土地的深處》《憧憬與構建——人學憂思錄》;參與編著《中國共產黨七十年紀事本末》《毛澤東在延安的理論和實踐》《中小學管理縱橫》《老師繼續教育專題片研究》等。

撰寫的代表性論文有《論黨對社會主義基本路線的認識過程》《論國民黨對日政策轉變的原因》《簡論人口增長與環境汙染》《周恩來對我國人口理論的幾點貢獻》《抗戰後期國民黨政府維持統治的原因》《中國式革命和建設道路的啟示》《對“十六大”報告的再認識》《審政治課教學》《讀影響學生學習的幾點因素》等。

王蘭英

王蘭英,女,漢族,1960年3月出生,黃陵縣隆坊鎮馬家塔村人。1977年7月參加工作,1978年9月考入青海民族學院政治係,1983年畢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8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青海省委黨校經濟學教授。

多年來在主體班次主講的課程有:《我國社會保障製度的建立與完善》《資本論及其現實意義》《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經濟》《世界經濟一體化與我國經濟發展》《企業管理戰略》《青海社會保障製度的改革》《當代世界經濟》《青海農牧民增收問題》《改革和完善農村經濟體製》《推進就業分配體製改革,完善社會保障體係》《擴大城鄉就業構建和諧社會》《樹立科學發展觀提高黨政幹部領導發展能力的幾個問題》等。為研究生班、本科班、大專班主講《資本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貨幣銀行學》《發展經濟學》《當代中國經濟》《當代世界政治與經濟》《企業戰略管理》《證券與期貨》《國際金融》等課程。

任教以來公開發表論文40多篇,其中《關於青海省拓寬融資渠道問題研究》於2003年10月獲青海省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價值規律分化作用探析》於2000年7月獲青海省第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其它獲獎科研成果11項。獨立完成中瑞合作項目青海子項目第三期研究課題《失業保險與勞動就業》,主持完成省級課題青海省2000年度社會科學規劃立項課題《西部大開發中我省拓寬融資渠道問題研究》,2000年度、2005年度省委黨校立項課題《青海城鎮社會保障體係的構建》《青海省擴大就業問題研究》;參與完成青海招標課題《青海“十一五”及到2020年經濟體製改革的總體思路和分階段目標、重點、措施研究》等省級課題。

田金廣

田金廣,男,漢族,1947年2月出生,黃陵縣倉村鄉真村人。中國共產黨黨員,大學學曆,教授,中共延安市委黨校政治經濟學教研室主任、延安經濟學會副會長。

長期從事黨的幹部教育工作,主講《資本論》《政治經濟學》《市場經濟》《經濟管理》等課程。曾擔任《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學》《馬克思主義原理》《中國革命與建設概論》《當代政治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教學大綱》《國民經濟管理學》《部門經濟管理》《管理原理》等教材資料的主編、副主編、編委、參編等職。撰寫論文、調查報告10篇,其中《科學發展觀是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指導思想的新發展》獲陝西省第十九次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梁燕

梁燕,女,漢族,1973年11月出生,黃陵縣橋山鎮人。1990年8月考入西安交通大學工程力學係,1994年7月被保送到本係讀碩士研究生,攻讀震動與控製專業;1997年7月分配到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基礎力學教研室工作,任教研室主任;2004年獲博士學位,2005年晉升為副教授。

著有《北京交通大學材料力學學習指導》。

安龍斌

安龍斌,男,漢族,1974年7月出生,黃陵縣隆坊鎮墩台塬村人。

1995年7月西安科技大學畢業,2000年取得西北政法學院法學學士學位,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1998年7月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資格,同年12月在陝西當代人律師事務所工作;2001年5月在陝西時代建功律師事務所開始律師執業;2007年6月為陝西至正律師事務所合作人、執業律師,同時兼任陝西廣播電視大學法學教師,主講《法學基礎理論》《民法》《公司法》《法律文書》《仲裁法》等課程。

執業以來,曾辦理過陝西省重大影響的案件有:陝西省住房資金管理中心主任王某挪用公款案、陝西省涇陽縣農電局局長邱某受賄案、陝西省廣播電視中心黃某受賄案、陝西省定邊縣城關派出所所長蔣某濫用職權案、陝西省西安監獄幹部趙某販賣毒品案等各類訴訟案件200多件。2001年以來,被陝西省聯銀城市建設有限公司、西安鑫日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外資企業)等多家企業聘為常年法律顧問。

傅德

傅德,男,漢族,1947年8月出生,黃陵縣田莊鎮南峁村人。1968年2月應征入伍,在青海省果洛軍分區服役;1987年轉業至青海紅十字醫院,曆任調研員、主任醫師、三級警監、監管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37年來主要從事肝膽、胃腸疾病診治和臨床研究,發表學術論文36篇、科普宣傳性文章40餘篇;主持、參與科研項目3項,開展“三新”項目4項。

盧秀琴

盧秀琴,女,漢族,1962年3月出生,黃陵縣阿黨鎮康村人。1986年7月延安醫學院畢業,1996年8月加入中國民革黨,延安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

曾撰寫論文10餘篇,發表於《中華診學雜誌》《延安大學學報》《中國臨床檢驗》等刊物上。

專業特長是婦科腫瘤、婦科綜合症、不孕症等的診治。

蘇冰

蘇冰,曾用名蘇水乾,男,漢族,1946年12月出生,黃陵縣倉村鄉蘇家鹼村人。1967年7月延安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畢業,中西醫結合內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參加工作以來,曾先後在黃龍縣、澄城縣、黃陵縣人民醫院從事內科臨床工作,擔任急診科、內科主任,醫療質量控製小組組長、副院長等職務;期間於1972年至1973年在北京同仁醫院內科進修一年,1974年10月至1975年5月在鹹陽中醫學院參加中醫班學習半年,1977年至1978年在西安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進修一年,多次參加縣、省、國家級心血管、神經內科、糖尿病、消化道疾病專科等學術交流研討會;2004年3月從黃陵縣人民醫院內退,後受聘於榆林市麟州醫院、高新醫院、紅十字會醫院,曆任院長助理、專業技術顧問、醫院病區主任、內科主任等。

長期從事醫學臨床及研究,擅長中西醫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消化係統疾病,先後在醫刊、臨床內科雜誌發表《克山病病因探討》《慢性克山病240例臨床治療體會》《蝮蛇抗拴酶治療腦血栓塞形式》等論文,先後參加國家醫學教育發展中心在榆林市、哈爾濱市、北京市舉辦的“全國基層糖尿病防治新進展”“全麵神經內科疾病臨床防治新進展”“全國腦血管疾病中西醫臨床診斷新進展培訓”等學術活動。

白曉英

白曉英,女,漢族,1957年8月出生,黃陵縣侯莊鄉故邑村人。1982年陝西省中醫學院中醫係畢業,西安市中心醫院副主任醫師、陝西省精神醫學專業學術委員會委員、陝西省針灸學會會員、西安市心身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從事針灸臨床工作期間,撰寫科研論文9篇,其中5篇發表於《陝西中醫雜誌》。論文《穴位埋針治療三叉神經痛38例》《秩邊穴臨床運用舉隅》獲1995年陝西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四等獎;《燒山火治療紅斑肢痛》獲1997年陝西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三等獎。

李紅梅

李紅梅,女,漢族,1963年4月出生於黃陵縣。1986年7月延安醫學院醫療係畢業,199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博士學位,主任醫師,副教授,延安大學附屬醫院產科副主任。

從事婦產科醫療、教學、科研工作20多年來,鑽研婦科醫學及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術臨床操作,掌握婦產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擅長婦科腫瘤診斷及各種疑難手術,能進行宮頸癌手術、廣泛性子宮切除術、陰式子宮切除術、輸卵管吻合術、陰道成型術、陳舊性會陰3度撕裂修補術等婦產科較大及難度較高的手術以及卵巢癌、絨癌的綜合治療。

2002年獲全國醫藥衛生優秀成果二等獎。發表教學論文5篇,科研論文20篇,被SCI、MEDLINE收錄5篇。主持完成的科研項目《逆轉錄酶抑製劑對卵巢癌HO—8910細胞端粒酶活性及細胞增殖的影響》獲2003年陝西省科學技術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裴積榮

裴積榮,男,漢族,1933年12月出生,黃陵縣田莊鎮裴窯科村人。195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專學曆,延安地區文藝創作研究室書記、副編審。

1948年在陝甘寧邊區黃陵縣聯合中學讀書;1951年在延安中學師範速成班上學,10月在吳旗縣任小學教師、校長;後曆任中共吳旗縣委宣傳部通訊幹事、通訊組組長、宣傳部部長,延安地區文藝創作研究室書記、《延安文學》副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延安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

主要作品有:《詩集》;戲劇集《華家女》;短篇小說集《今夜鄜洲月》;中篇小說集《西部女性》《情宮探》;紀實文學集《我為貧女做嫁衣》;散文集《西行陽關道》;長篇小說《祝君晚安》《古堡探幽》《解仙雲的婚姻史》等文學作品280餘萬字。

張春生

張春生,男,漢族,1954年2月出生,黃陵縣太賢鄉四聖村人。197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延安日報》社高級編輯,總編輯、黨委副書記,中國記協特邀理事、延安市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延安社會科學學會副會長、延安作家協會副主席、廣告協會副會長。

1977年延安大學中文係畢業分配到《延安報》社工作,先後任記者,經濟編輯部、政文部、編輯部主任,編輯部黨支部書記,副總編、總編輯兼黨委副書記等職。

在《延安日報》社主要負責報紙業務工作,先後主持創辦了《沿著毛主席的足跡》《延安周邊行》《延河行》《黃河沿岸行》《陝北名勝走筆》《大河上下》《長征接力型采訪》等富有特色專欄,許多已成為全省的名專欄。編輯的長篇通訊《汽車拖著火龍奔跑》,撰寫的《普通人的心靈》《熱血譜出英雄歌》《特殊招工會》《西延鐵路鋪軌至寶塔山下》消息、通訊、特寫等新聞作品,先後榮獲全國好新聞一等獎、全國城市報好新聞特等獎、陝西好新聞一等獎及地(市)好新聞獎近30次。個人先後被評為陝西省優秀新聞工作者、陝西省黨報優秀記者、延安市重獎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

先後出版了《歲月有痕》《延安你好!》兩部文集和《延河岸邊的毛澤東》一書。

蘇婭

蘇婭,女,漢族,1956年1月出生,黃陵縣店頭鎮人。197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陝西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