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繼堂帶領遊擊隊活躍於中部、宜君兩縣。在短短幾年時間,進行大小戰鬥數百次,殲滅大量敵軍,其中也鎮壓了許多反動保長,使現有的保甲長們不得不為遊擊隊送情報、送彈藥,以換得遊擊隊不殺的恩賜。國民黨在農村的組織名存實亡,有的還被遊擊隊教化而為遊擊隊服務。蘇繼堂遊擊隊攪得敵人暈頭轉向,日夜不寧。因此,中部、宜君、洛川3縣的國民黨駐軍和地主武裝千方百計,不惜代價要消滅蘇繼堂遊擊隊。
1934年9月,蘇繼堂率領一個支隊30餘人,住在建莊川高鬆樹村一賣豆腐的老頭家中(此人係倉村鄉秦家塬人,常為遊擊隊送信)。不料,老頭被敵人收買,偷偷將蘇繼堂住在他家的情報送給敵人。國民黨反動派欣喜若狂,出動了駐店頭的一個團、駐焦坪民團夏老幺的一個營和地方民團近2000人撲向高鬆樹村。在遊擊隊進駐高鬆樹村的第三天早晨趕到,並把遊擊隊暫住的一個小院團團包圍。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後,遊擊隊員彈盡糧絕,寡不敵眾,傷亡慘重。蘇繼堂遊擊隊另一支隊在槐樹莊得到地下黨的情報後,和紅軍一部分星夜趕到高鬆樹救援時戰鬥已結束,蘇繼堂不幸被俘。
敵人將蘇繼堂押到中部縣城,多次嚴刑拷打。每次審問,他總是英勇不屈痛斥敵人的罪行。敵人確信從蘇繼堂口中得不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時,於1934年9月19日將他槍殺於中部縣南門外,時年32歲。蘇繼堂在犧牲時高呼“打倒國民黨!”“共產黨萬歲!”等口號,表現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大無畏的高貴品質。
李瑞成
李瑞成(1910—1937),黃陵隆坊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7年春,投奔陝北軍閥井嶽秀部下,任石謙旅護兵十連連長,與共產黨員謝子長合作發表《告父老鄉親書》。同年9月,中國共產黨發動清澗起義後,起義部隊與宜川縣守敵康子祥(代旅長)部激戰,得到從延川縣、清澗縣趕來的起義部隊有力配合,康子祥部敗退,起義的3支部隊在宜川縣會合,李象九旅長委任李瑞成為營長。後來起義部隊因敵高雙成部的圍攻,李瑞成率領部隊突圍到韓城縣轉入地下鬥爭。後又轉移到黃龍山和洛川一帶,在洛川縣秦關與土匪賈德功相遇,戰鬥中李瑞成壯烈犧牲,時年27歲。建國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劉樹信
劉樹信(1920—1968),黃陵縣太賢鄉備村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白銀市市長。
8歲在本村私塾讀書,1930年到中部縣城關小學上學,受一位姓吳的進步老師影響,讀了許多進步書籍。1934年劉誌丹帶領紅軍到備村祭奠革命先烈劉含初,宣傳革命,當時隻有14歲的劉樹信就懂得許多革命道理。1935年劉樹信小學畢業到陝北綏德師範上學。1937年初,紅軍進駐綏德,他在紅軍戰士的感召下,參加了綏德地方黨組織的“抗日下鄉宣傳隊”。1938年1月,下鄉宣傳隊工作結束後,黨組織正式派他去延安“陝北公學”第10隊參加學習。由於他工作積極,不斷進步,同年3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延安經過3個多月的學習後,他被分配到陝公分校合作社擔任領導工作。1939年7月經陝公分校高級隊培訓後又到陝西眉縣難童教養院做黨的秘密工作。1941年1月,黨調他到中共中央黨校學習7個月,結業後先後在張村驛區委任宣傳科長,富縣宣傳部任幹事。又在中部縣(黃陵),黃龍地委任宣傳幹事、政治指導員、工委委員、政務秘書等職。
1948年,宜君縣解放後,劉樹信任宜君縣宣傳部長、代理縣長。他克服重重困難使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在宣傳方麵尤為突出。他一到宜君,就著手創建了146人的“群眾業餘劇團”,配合土改鬥爭組織編排了《血淚仇》《窮人恨》《兄妹開荒》等十幾個好戲受到廣大人民的普遍歡迎,群眾先後給他們贈送了“為民服務”“感化民心”“教育群眾”“啟迪民心”四麵錦旗,給予很高評價。
1952年5月,組織調派劉樹信去甘肅省天水市建新麵粉廠任廠長。建新麵粉廠是個即將倒閉的公私合營企業,設備老化而簡陋。劉樹信克服了業務生疏、人員複雜的困難,依靠工人,充分發揮黨、政、工、團的作用,逐步理順了各個環節,帶領全廠職工對設備進行檢修、改裝,並新建職工宿舍45間,新修兩條廠裏道路和3條排水渠道。1953年底,麵粉廠一舉甩掉了虧損企業的帽子。1955年5月,由於工作成績突出,他被調到甘肅天水市任副主任。
1956年10月,劉樹信調任甘肅省白銀市委副書記,籌建白銀市。1958年改任市分管工業的副市長。麵對“一片荒灘罕炊煙,千裏風沙萬重山”的惡劣自然條件,在境內交通極為不便的情況下,他和同誌們以頑強的開拓精神,硬是把一個偏僻荒涼的戈壁灘,改造、建設成一個工業、商業、衛生、文教、交通運輸全麵發展的新興城市。
三年困難時期,糧站給市上領導每人送一袋麵粉,唯有劉樹信沒有收。他深情地對糧站人員說:“我理解你們的心情,但作為市領導我不能在群眾吃不飽肚子的時候自己吃麵粉,我吃不下去呀!”使送麵的同誌非常感動!1963年白銀市建製撤銷,改為甘肅省蘭州市白銀區,組織調他到省城工作,可他離不開自然條件差的白銀市,留了下來。1965年以後,劉樹信被罷官審查,並以“翻案總頭目”“頑固不化的走資派”等莫須有的罪名,進行錯誤批鬥,監督勞動。1968年8月2日,劉樹信檢修白銀區委機關大樓暖氣管道時,因噴燈爆炸被嚴重燒傷,經多方醫治無效於1968年8月16日逝世,年僅48歲。1970年3月21日,經甘肅省革委會政治部黨委批準,追認劉樹信為革命烈士。1979年3月2日,中共蘭州市白銀區委召開追悼大會為劉樹信平反。其遺骨安放在革命烈士陵園。
任仲文
任仲文(1963—1984),黃陵縣橋山鎮南城村人,1976年考入黃陵中學,1982年高中畢業參軍,1983年加入共青團。
任仲文自小愛看書,特別喜歡看英雄人物、英雄事跡的小說和文章,以黃繼光、邱少雲、雷鋒等英雄模範人物為學習榜樣,勉勵自己。他言行一致,在村裏經常幫助別人。南城村老漢張有發雙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其妻癡呆,家庭十分困難,任仲文就幫他們擔水劈柴幹重活兩年之久,直至參軍。在部隊,戰友張小峰的父親病重住院,但經濟困難,任仲文知道後把自己僅有的45元存款送給小張。他熱愛勞動,利用廢舊材料為連隊焊製書櫃、臉盆架、防蠅罩等用具。為連隊節約2000餘元資金。連隊的同誌說:任仲文做的好事如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完。
1984年10月3日晚,某部炮兵團彈藥庫38號坑道起火,如引爆庫內彈藥將危及整個部隊安全,任仲文所在防化連奉命緊急撲救。這時,身為後勤兵的任仲文正在休假,聽說這一消息就毅然主動放棄休假,申請到坑道撲火,他以最快速度衝進著火地點,尋找水源搶救戰友。在救出一名戰友後,滾滾濃煙已使他感到精疲力盡,但他仍鼓起全身力氣,第二次衝進坑道,被毒氣窒息,英勇犧牲在火場上。年僅21歲。
1984年12月,他被追認為中共黨員,並追記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