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衝之(429~500),字文遠,範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源),南北朝時期傑出的天文學家、機械製造家和數學家。祖衝之在天文學方麵,創製了《大明曆》,首次引用了歲差,采用了391年中設置144個閏月的新閏周,比以前的更加精密。祖衝之推算的回歸年和交點月天數都與觀測值非常接近。在數學上,祖衝之推算出圓周率的真值應該介於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在機械製造上,他曾製造了銅鑄指南車、利用水力舂米磨麵的水碓磨和計時儀器漏壺、欹器等。
祖衝之的父親祖朔之是位小官員,他望子成龍心切,祖衝之不到9歲,父親就逼迫他背誦《論語》,讀一段,就叫他背一段。兩個月過去了,祖衝之也隻會背十多行,氣得父親把書摔在地上不教了,並且怒氣衝衝地罵道:“你真是一個大笨蛋啊!”
過了幾天,父親又把祖衝之叫來,教訓他說:“你要用心讀經書,將來就可以做大官。現在,我再教你,你再不努力,就決不饒你。”
可是父親越教越生氣,祖衝之也是越讀越厭煩。他皺著眉頭,憤憤地說:“這經書我是說什麼也不讀了。”父親氣得額頭上的青筋都迸出來了,嘴裏罵著“笨蛋”、“蠢牛”、“沒出息”,忍不住伸手打了祖衝之幾巴掌,祖衝之號啕大哭起來。
正在這時,祖衝之的祖父來了。問明原因,就對祖朔之說:“如果祖家真是出了笨蛋,你狠狠打他一頓,他就會變聰明嗎?孩子是打不聰明的,隻會越打越笨。”祖衝之的祖父還嚴厲地批評祖朔之說:“經常打孩子,不僅不能起到任何好的作用,而且還會使孩子變得粗野無禮。”
祖朔之說:“我也是為他好啊!他不讀經書,這樣下去,有什麼出息。”
“經書讀得多就有出息,讀得少就沒有出息?我看不一定吧。有人滿肚子經書,隻會之乎者也,卻什麼事也不會做!”祖衝之的祖父批評說。
“他不讀經書,將來怎麼辦?”
“不能硬趕鴨子上架,他讀經書笨,說不定幹別的事靈巧呢。做大人的,要細心觀察孩子,加以誘導。”
祖朔之覺得父親的話有道理,就同意不把孩子硬關在書房裏念書,並建議父親領祖衝之到他負責的建築工地上去開開眼界,長長見識。
祖衝之隨爺爺到了工地上,處處感到新鮮,問這問那。有一次,祖衝之問爺爺:“為什麼每月十五的月亮一定會圓呢?”爺爺解釋說:“月亮運行有它自己的規律,所以有缺有圓!”
祖衝之越聽越有趣,從此,經常纏住爺爺問個不停。爺爺便對祖衝之說:“孩子,看來你對經書不感興趣,對天文卻是用心鑽研,正好,咱們家裏的天文曆書多得很,我找幾本你先看一看,不懂的地方問我。”
祖朔之這時也改變了對兒子的看法。每天,教孩子讀天文方麵的書,有時祖孫三代一起研究天文知識。這樣,祖衝之對天文曆法的興趣就更濃了。
一天,爺爺帶祖衝之去拜見一個叫何承天的官員,這個人在鑽研天文方麵很有成就。何承天問祖衝之:“小家夥,天文這東西研究起來很辛苦,既不能靠它發財,更不可能靠它升官,你為什麼要鑽研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