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乙未舉人,丙申進士(3 / 3)

第二天,去文廟拜孔子,從民躍升為官,當然得感謝“至聖先師”。午間由禮部設宴招待新科進士,此宴稱“榮恩宴”。

緊張的會試、殿試結束,還要進行朝考,從新進士中選拔翰林,選中者,入庶常館繼續深造。考官的評判,僅僅分“取”或“不取”,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新科進士未必都對翰林感興趣,“京師目翰林為橐駝,譏其臃腫而緩步也”,意謂升遷很慢。重視的,是引見皇帝,近距離目睹聖上的尊容,可謂終生難忘的殊榮。

他被引見時,跟在兩部(吏、刑)堂官身後,走進圓明園中的勤政殿,一齊跪伏;吏部堂官雙手把馮誌沂的履曆呈上,由太監總管接過,遞給皇帝,靜候提問。皇帝先問了家世情況,接著詢及經、史、宋五子書和說文、篆籀之學,馮誌沂都一一作答。對話過後,接著麵試,馮誌沂聽得皇帝叫抬起頭來。皇帝直視著他,相端了一會兒,點了點頭,隨即在履曆上批了幾個字擱筆道:退下候旨。

皇帝的容貌他也看得真切,人瘦瘦的,麵帶微笑,並非想象的那麼威嚴,和常人沒啥區別。

俯首退出殿外時間不長,兩部堂官也退出,向他傳達:欽點你為刑部主事,從即日起,入西曹(刑部)觀政。瞬間成了京官,興奮無比的馮誌沂,一下子找不著北了,差點忘了進殿磕頭“謝主隆恩”。

道光丙申恩科,代州地區金榜題名者除了馮誌沂而外,還有崞縣的張棣和李毓馨。

之後,他與新科進士逐次拜謁了四大總裁和其他房官,感謝他們的薦舉之恩。四大總裁中的王鼎和潘世恩,是後來力主抗英禁煙的強硬派人物,對馮誌沂很有影響。

馮誌沂還看望了在朝內做官的族伯馮芝,族伯自然也顏麵光彩,特地請京中的烹飪高手做了幾桌南北大菜,舉家宴飲慶賀。

馮芝,又名馮纘,字厚田,號吾園、勳堂。嘉慶十三年的進士。時任文淵閣校理,國史館纂修。馮誌沂中了進士的第三年,馮芝就位為內閣學士,吏部侍郎,朝考閱卷大臣。此人性格疏落,不求聞達,近乎迂腐,作京卿多年,卻沒有在家鄉營建自己的府第,子嗣也隻在偏遠的陝北某縣任一微不足道的小吏,清廉正直如此。

馮誌沂在京城逗留期間,鴻喜捷報早被送到代州故裏,轟動了全城。省府學政、州署知州、學官,書院先生,乃至同窗好友,登門祝賀者絡繹不絕。

馮誌沂身材細瘦,年紀輕輕“金榜題名”,州人都呼他“小進士”。及至新中國成立前夕,老者們還知道“小進士”的故事。

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因不到壯年,故指二十歲左右的年齡為弱冠。丙申年,即清道光十六年,他年屆二十有二,所以“弱冠成名”的美譽就是這麼傳開的。

§§第二章 京華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