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文化產業結構(structure of ruin industry)是指遺址文化產業體係內各行業之間的比例關係。它包含兩層涵義:一是各行業在規模上的比例關係,反映遺址文化產業結構量的內容;二是遺址文化產業各要素之間的關聯關係,反映遺址文化產業結構質的特點。

由於遺址文化產業涉及行業眾多,為研究的需要,在探討遺址文化產業結構時,隻探討遺址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和相關層三個層麵之間的結構關係。

9.1.1 遺址文化產業結構構成

1.勞動力構成

勞動力在不同行業之間的分布,大致可以反映各行業在整個產業體係中所占的比例。因此,分析勞動力分布結構,對分析遺址文化產業結構具有重要的意義。陝西關中地區是遺址文化產業發展比較成熟和典型的區域,下麵以該區域2003年的統計資料,分析遺址文化產業體係中勞動力分布。

屬於國家事業編製的人員數量較大,占41.4%,幾乎占了從業人員總數的一半。

隨著我國近年來對遺址保護研究的重視,保護和研究經費投資的增加,遺址研究機構不斷增多,從事遺址研究的人員也逐漸增長。特別是各大高校,紛紛開展遺址考古、保護研究學科,研究人員增長較快。

文化旅遊熱的興起,促進了遺址資源開發,在遺址展示和旅遊發展加快的同時,輔助(外圍)產業發展也較快,工藝品公司增長迅速,從業人員已經占到總數的53.9%。

從總體看,遺址文化產業中事業編製人員的數量比例仍然偏大,不利於產業靈活發展,也給國家財政帶來沉重的負擔。

2.部門構成

根據陝西省文物事業統計資料,遺址文化產業核心層機構數量較多,為227個,占機構總數的72.5%,科研機構數為18個,占總數的5.8%,工藝品企業為68個,占21.7%。

遺址文化產業部門發育不健全,是目前遺址文化產業發展最重要的特點。表現在以下方麵:

在遺址文化產業核心層中:還沒有專門從事遺址展示策劃、旅遊組織機構;在遺址文化產業外圍層中:遺址相關書籍、期刊出版,基本由綜合性的出版社來完成,沒有形成自己專門的出版單位。遺址相關的影視、音響製作也是由影視業單位來完成,還沒有形成專門從事遺址、文物相關影視製作的企業機構。

在遺址文化產業相關層中:從事相關產品研發、生產、分配的企業數量較少。

3.固定資產投資構成

固定資產的投資,是一個產業發展的基礎。從政府或企業對不同行業的投資狀況,可以折射出這個行業發展前景。政府如果要扶持一個行業的發展,一般會加大該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那麼該行業就會較快的發展起來;如果政府想限製一個行業的發展,必然減少對其投資。下麵對關中地區對遺址文化產業不同行業的投資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結論:遺址管理單位,如遺址主題公園、遺址博物館的固定資產投資主要來自於政府投資,從2003年統計資料來看,國家投資2150千元,地方政府投資2955千元,兩者占總投資9960千元的51.3%,這說明這些單位的自主經營能力還不強,尚不能通過經營收入來自我發展;遺址科研單位投資數占了總投資的10.6%,遺址科研單位投資主要來自於政府的財政投資,尚不能將科研成果轉化成文化商品,進行產業化;遺址文化產業外圍層和相關層,即遺址工藝品的開發,其資金主要來自民營經濟,企業自主投資。

4.產值構成

分析各行業的產值在整個產業中的份額,可以清晰的看出各個行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各行業的產值構成既可以顯示各行業比例關係,也可以清楚的反映每個行業經營收入狀況。下麵以陝西省關中地區統計資料,對比分析各個行業的產值及構成比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