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區域是一個以遺址、遺跡見長的地區,它的遺址類產品是該區開發各種旅遊的一個基本文化前提;萬畝生態林作為杜陵區域的生態大背景,是杜陵開發旅遊不可或缺的自然景觀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背景;三兆村又是一個由杜陵邑逐漸演變而來的聚落,這三方麵的有機組合為杜陵旅遊產業的開發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8.5.1 遺址旅遊資源總體評價
依據《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國家標準,通過對杜陵規劃區內的旅遊資源進行統計分析可知:規劃區內旅遊資源涵蓋7個主類,10個亞類16個基本類型,共98個資源點。主要資源有:漢宣帝陵、王皇後陵、帝陵配葬墓、杜陵邑、杜陵陵廟、石頭溝、台塬帶、產河河穀、林間野生花卉、三兆村、漢風台果園、同馨花卉園、曲江風情園、灞柳人家、盆景藝術博覽會等。
選取“觀賞遊憩使用價值、曆史文化科學藝術價值、珍稀奇特程度、規模、豐度與幾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響力、使用範圍、附加值”等項評價因子,對旅遊資源進行定量評價。評價顯示規劃區域內極品旅遊點1個、四級旅遊點18個、三級旅遊點20個、二級旅遊點19個、一級旅遊點40個。
規劃區內的旅遊資源豐富程度不高,種類相對較少,但規劃區域內以杜陵遺址文化為主的組合性旅遊資源在國內外具有壟斷性,是旅遊價值很高的旅遊資源。
杜陵旅遊資源在總體上具有曆史文化積澱深厚、生態環境良好、開發基礎設施完善、遺址文化規模大、離城市中心區近的特征。
8.5.2 國內同類資源市場現狀
國內以漢文化為主題,搞旅遊開發的旅遊區不在少數,目前搞得比較成功的主要有:徐州漢文化國際旅遊節、河南新野漢文化旅遊區、漢陽陵博物館。
1.徐州漢文化國際旅遊節
為了弘揚兩漢文化,發展徐州的特色旅遊,從1997年始,原彭城文化節更名為漢文化國際旅遊節,每年的10月份在徐州市舉行,活動規模大、內容多、持續時間長、涉及麵廣,具有轟動效應和良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參加徐州漢文化國際旅遊節和漢皇故裏探訪遊及盛大的慶典活動,可在徐州漢城觀看到大型廣場仿古文化儀式表演《漢宮盛典》及漢樂、漢舞、漢民俗表演,參觀遊覽漢墓、漢兵馬俑、漢畫像石、項羽戲馬台、雲龍山、雲龍湖等一係列馳名於世的旅遊景點,以及漢代出土文物精品展、徐州民間工藝品展等。到沛縣漢城觀賞大型仿古文化儀式表演《高廟祭典》,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海外劉氏後裔來徐觀光旅遊、尋根訪祖。
2.河南新野的漢文化旅遊
新野是蜀漢政權的發祥地,有著豐富的曆史文化積澱,漢墓出土文物為全國之首。公元201至208年,劉備、關羽、張飛在新野屯兵7年有餘,留下了不少漢風遺跡,其中的漢議事台、千年漢桑樹、三顧堂、攔馬橋等尤為著名。
該縣新推出的漢文化小巷,坐落在老城區,它北接世界最小的城漢桑城,南連漢議事台,蜿蜒千米,共有200餘幅壁畫,圖文並茂,詳細記錄了兩千多年前劉、關、張逐鹿中原的政治風雲和人文景觀,再現了當年驚心動魄的曆史。其中《三顧茅廬》、《桃園三結義》、《火燒新野》、《關羽植桑》等曆史故事畫像最為引人注目。
新野縣在原有旅遊景點基礎上,開辟了“三國覓蹤”、“千古龍人”、“三國遺風”等文化風情活動,設立了“三國”故事講書堂,成立了“三國”民間服飾表演隊,開設了“三國風味”飯店。特別是在漢桑城邊,為遊人擺下了諸葛亮的八卦圖,請遊人用智慧破陣。除了觀賞、遊樂之外,遊客還可在這兒聽到“雁落秋沙”、“十麵埋伏”等古典名曲,品嚐新野名吃“張飛板麵”等美味佳肴。
3.漢陽陵博物館
國內以漢代陵園為背景的旅遊項目,開發得較好的大約隻有漢陽陵地下博物館一個,據了解,漢陽陵帝陵外葬坑保護展示廳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籌備,總投資約為一億元,建築麵積7800多m2,是我國也是世界上已知的第一座全地下的現代化遺址博物館。
漢陽陵地下博物館,采用了最新的技術,以往把古墓穴被挖掘出來後或暴露在空氣中或在遺址上直接修建博物館,而漢陽陵地下博物館在內部設施上選用了高科技含量的最新產品,如多媒體技術與幻影光成像技術在輔助陳列中的運用、利用地熱資源達到綠色環保和節能效用的水源熱泵空調通風係統、方便輕巧的壁掛式殘疾人電梯以及光纖和LED等先進光源組成的遺址特殊照明等。最為重要的是,建築內部大麵積采用了特種玻璃全封閉的保護與展示手段,努力為遺址創造一個盡可能接近發掘前的原始環境。
全封閉的玻璃構造,使前來博物館的參觀者能夠更近距離地觀看出土發掘的文物,感受中華古老文明的震撼力,同時文物也不是因為人們的呼吸而造成毀壞,恒溫恒濕的環境能夠讓它們得到更好的保護。
令人們驚異的除了全通透式的參觀方式,還有先進的幻影成像技術,它通過虛擬成像的手段再現了西漢曆史場景。
在展廳所設影視廳中,將通過幻影成像技術為人們展示為時15分鍾的四幕曆史場景。“複活”了的漢景帝、王皇後以及宮女、宦官、武士等,為我們再現了天子臨朝的威武莊嚴;王皇後怎樣從一個麻衣粗布的村姑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後;後宮佳麗的飄逸舞姿;武士征戰沙場的英勇無畏,讓人們心馳神往,仿佛置身西漢皇城,虛虛實實的場景使人如癡如醉,流連忘返。
漢陽陵成功的關鍵在於它利用了高科技手段,把文物保護與旅遊開發之間的矛盾減小到最低程度。
歸結以上案例,歸其成功原因主要有:
(1)旅遊地具有豐富的漢代曆史文化積澱;
(2)至今保存有較為完整的曆史文物遺址;
(3)開發力度較大,策劃比較成功;
(4)采用高科技手段,開發具有原真性、奇特性、文化性、參與性的旅遊產品。
8.5.3 旅遊市場分析
旅遊客源市場取決於旅遊區的功能,杜陵區域是一個集自然生態觀光、人文資源欣賞、娛樂休閑度假、會議餐飲接待等多功能的旅遊區,具有廣泛的客源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