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封
茂澤同誌:
你的來信收到了。
關於邏輯方麵的書,不一定讀很多,讀多了反而無用。讀一兩本形式邏輯方麵的書是需要的。邏輯思維的訓練,主要要讀西方哲學史原著,最好是中、英文對照來讀,比如斯賓諾莎的《倫理學》(Ethics),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笛卡兒(Descartes)《沉思錄》等。邏輯思維的訓練,還要靠自己讀書時有意識地注意這個問題。數理邏輯,沒有機會那就算了。
毛澤東寫的關於軍事的著作,特別是《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邏輯嚴密,可以細讀。
總之,邏輯思維的訓練要靠平時有意識地注意,而不在於讀邏輯教科書。邏輯教科書寫得那麼呆板,公式化,是很難引起人們興趣的。
我於今年1月10日從北京返回西安以後,基本上閉戶不出,集中時間和精力修改一部書稿,是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現已定稿。
春節期間人來客往不斷,也得適應。從三月起,我要坐在家中寫作,那就不太容易了。此祝
進步
張豈之
1994.2.13.
第二封
茂澤同誌:
你3月12日來函已收到。我同意你的意見,博士論文題目改為《賀麟先生的學術及其思想》。材料不難找。要寫出賀先生學術思想的發展。請你開始這個課題的搜集資料工作。在北大讀書時,我曾選讀賀先生課程,得益不少。我指導你寫這個題目,對我也比較方便。
學術的事大,個人生活的事小,你能排除紛擾,安心向學,這很好。情緒調整好以後,全力搞學術研究,你肯定會做好這方麵的工作。
你寒假期間從四川給我的信,先後都已收到。
此祝
進步
張豈之
1995.3.17.
第三封
茂澤:
《馮友蘭改造宋明理學述評》,從總體上看,是寫得不錯的,而且有新意,文字也清通。文章稍有不足是對於馮先生方法論的論述,究竟受西方哪些學派的影響?是否受到分析學派的影響?這一點,如果可能,希望能作一些補充。此文最後的結語(第59頁),我覺得也是公允的。
《金嶽霖邏輯哲學述評》,是用了力氣的,但和胡偉希教授關於新實在論的分析相比,又差了一些,可否參考胡著,再作些補充?但是需要加注,說明有哪些論點是出自胡氏的書。分析哲學在中國現代影響如何?這一篇如何再增加一些關於對金先生思想有影響的西方哲學(含方法論)的內容,這篇論文是一篇很好的論文。第114頁關於金氏的總結性評論是好的、公正的。
《賀麟文化哲學述評》,這一篇也不錯。在中國現代學術史中,真正將西方哲學(若幹流派的方法論)與中國哲學(主要是理學與陽明學方法論)結合起來,形成有係統的文化哲學理論者,當屬哲學史家賀麟先生。賀先生是最早提出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化的學人之一,而且他不僅是理論上這麼做,在研究實踐上也這麼做了。賀先生文化哲學,在現有的稿子基礎上尚可作一些補充:1.方法論;2.生平寫得不夠,請補;3.賀先生對斯賓諾莎深有研究,曾譯斯氏《致知篇》,這方麵內容也可以說一說;4.賀先生在中、西學融合方麵作出了很大貢獻,尚需作進一步肯定。
綜述上論,馮先生述評可以不大動,毋須大動,適當補充一點(見前論即可);金先生述評,參照胡偉希教授專著,再適當補充一點即可。關於賀先生述評,可以適當多補充一些。
再加上小方的一篇《侯外廬中國思想史研究述評》,共四篇,也有二十多萬字,近三十萬字,可以形成一本較有特色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