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
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是擺在我們麵前的重大課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群眾路線是永葆黨的青春活力和戰鬥力的重要傳家寶,必須做到教育和實踐兩手抓,使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深深植根於思想中、真正落實到行動上。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係的有效途徑,必須聚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作風建設新成效彙聚起推動改革發展的正能量。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清除黨內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必須以整風精神嚴格黨內生活,著力提高領導班子發現和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講認真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態度,必須做到無私無畏、敢於擔當,把認真精神體現到黨內生活和幹事創業方方麵麵。
注: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月20日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上的講話的一部分。
(節選自《黨史縱橫》,2014年第2期)
二、多讀書,修政德
我們國家曆來講究讀書修身、從政以德。古人講,“修其心、治其身,而後可以為政於天下”,“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讀書即是立德”,說的都是這個道理。傳統文化中,讀書、修身、立德,不僅是立身之本,更是從政之基。按照今天的說法,就是要不斷加強黨員領導幹部的思想道德修養和黨性修養,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自覺做到為政以德、為政以廉、為政以民。
“為政之道,務於多聞。”我們的文化傳統中包含了豐富的廉政文化理念和文化實踐。要修煉道德操守,提升從政道德境界,最好的途徑就是加強學習,讀書修德,並知行合一,付諸實踐。廣大黨員幹部要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使讀書學習成為改造思想、加強修養的重要途徑,成為淨化靈魂、培養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要真正把讀書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境界要求,使一切有益的知識、一切廉潔的文化入腦入心,沉澱在我們的血液裏,融會到我們的從政行為中,做到修身慎行,懷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拒腐蝕、永不沾,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選自習近平著《之江新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三、追求“慎獨”的高境界
《禮記》有雲:“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黨員幹部要“慎獨”。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手中往往掌握一定的權力,不僅要主動接受組織、製度的監督,而且還要不斷加強自律,做到台上台下一個樣,人前人後一個樣,尤其是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更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
劉少奇同誌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就將“慎獨”作為黨性修養的有效形式和最高境界加以提倡,他說:“即使在他個人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的時候,他能夠‘慎獨’,不做任何壞事。”黨員幹部都要努力做到“慎獨”。
首先,要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明確的政治方向,遵守鮮明的政治原則,珍惜個人的政治生命,以形成內在的“定力”。
其次,要時刻反躬自省,就像古人講的“吾日三省吾身”,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潔身自好,存正祛邪,注重修身養德,增強防腐拒變的“免疫力”。
同時,還要辦事公開透明。黨員幹部也是普通的人,難免存在各種弱點,會犯各種錯誤,而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隻要辦事講民主、講程序、講紀律,避免暗箱操作、上下其手,就能減少各種誘惑的“滲透力”,防腐拒變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
(選自習近平著《之江新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春秋〕曾參:修身為本
大學之道(1),在明明德(2),在親(3)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4)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6)。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7)其知。致知在格物(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