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交流
作者:朱珍華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國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重大戰略選擇。發達國家實踐證明: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和搶占科技製高點的必然途徑。2010年9月8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會議確定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主要任務和扶持政策。會議提出從我國國情和科技、產業基礎出發,現階段選擇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七個產業,在重點領域集中力量,加快推進。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內涵與特征
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具有戰略性和新興產業這兩個基本特征。新興產業是相對傳統產業而言的,是伴隨最新科研成果和新興技術發明應用而出現的新部門新行業,一般是伴隨最新技術革命而產生的。戰略產業是指一國為實現產業結構的高級化目標所選定的對於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產業,它是各國根據不同的經濟技術發展水平和對未來經濟技術發展的預見所確定的。
戰略性新興產業指在經濟發展的特定階段,在國民經濟中具有戰略地位,符合國家未來發展戰略目標,關係到國家的經濟命脈和產業安全,以科技重大突破為前提,以新興技術和新興產業深度融合為基礎,能夠引致社會新需求、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興產業。
溫家寶總理指出:“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市場需求前景,具備資源能耗低、帶動係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特征。”具體來說,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以下六大特征:
一是發展全局性。指戰略性產業不僅自身具有很強的發展優勢,對經濟發展具有重大貢獻,而且直接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國家安全,對帶動經濟社會進步、提升綜合國力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二是科技創新性。戰略性新興產業充分體現各類最新科學發現和技術進展,是科技創新的深度應用和產業化平台。
三是持續增長性。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市場、產品、技術、就業、效率等方麵應有巨大的增長潛力,而且這種潛力對於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是長期的、可持續的。
四是產業關聯性。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僅自身具有很強的發展優勢,而且同其他產業的關聯係數較大,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直接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綜合國力的提升。
五是政策導向性。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信號指示作用,反映了政府的政策傾向和經濟發展重心,是政府製定政策的重要依據,是資本進入、人才集聚、研發投入的重點領域。
六是具有一定不確定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是現代科技前沿成果與產業的融合,由於現代科技前沿成果大多還並不成熟,其能否產業化,何時才能真正實現產業化,都充滿了巨大的不確定性,這就導致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能否成功同樣也具有巨大的不確定性。
全球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行動
曆史證明,每一次大的經濟危機後,人類都必須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都會帶來科技的重大突破,從而引發產業革命,催生新興產業。國際金融危機後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各國走向經濟複興的選擇和重點,這必將改變世界經濟增長的軌跡和舊有的格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我國乃至全世界應對金融危機搶占經濟發展製高點的戰略選擇。
美國提出,將研發的投入提高到GDP的3%這一曆史最高水平,力圖在新能源、基礎科學、幹細胞研究、航天航空、寬帶網絡和智慧地球等領域取得突破;期待著以新能源革命作為整個工業體係新的標誌性轉型驅動力,發動一場新的經濟、技術、環境和社會的總體革命。歐盟宣布到2013年以前,將投資1050億歐元發展綠色經濟,保持在綠色技術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英國強調從高新科技特別是生物製藥等方麵加強產業競爭的優勢。日本於2009年4月推出了新增長策略,發展方向為環保型汽車、電力汽車、低碳排放、醫療與護理、文化旅遊業、太陽能發電等,重點開發能源和環境技術。韓國製定《新增長動力規劃及發展戰略》,將綠色技術、尖端產業融合、高附加值服務三大領域共17項新興產業確定為新增長動力。俄羅斯提出開發納米和核能技術。法國政府宣布將建立200億歐元的戰略投資基金,主要用於對能源、汽車、航空和防務等戰略企業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