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我國發展的載體選擇(2 / 2)

對我國而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既是提高經濟競爭力、占領技術製高點的需要,也是轉變傳統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長期以來,由於曆史原因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等多重因素的限製,我國經濟發展更多的是通過高能源、高資源消耗實現。2009年,我國GDP大約占世界GDP的8%,但卻消耗了世界能源的18%。目前,我國單位GDP能耗是美國的4.3倍、日本的11.5倍。以往的發展經驗表明:我國的經濟增長過度依賴資源和資金投入,伴隨生產要素成本的上升、資源環境約束和國際競爭格局變化,以往的粗放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選擇。

高新區將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要載體

當前,全國各地都在積極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甚至又出現一窩蜂的現象,但從我國產業發展基礎和國家政策導向來看,高新區將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要載體。

1、高新區具備了相當的產業基礎和創新能力。經過20餘年的發展,高新區利用其得天獨厚的條件催生了一批成長性較好的新興產業的迅速崛起和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創新集群載體,並且部分領域的企業還在全球範圍內獲得了較強的競爭優勢和品牌聲譽。截至2009年年底,國家高新區的營業總收入達到7.8萬億元,工業增加值約占全國總量的9.5%,出口創彙占全國總量的14.7%,實現了創新要素、創新載體、高科技企業聚集。

2、高新區擁有良好的創新服務環境。長期以來,高新區堅持以科技為動力,聚集了豐富的創新因素和資源,建立了適宜創新的配套措施及製度,建立了從技術研發、技術轉移、企業孵化與培育到產業集群形成的一整套企業創新和產業培育體係,形成了包括創業、科技研發、教育、金融、專業化服務以及機製體製改革等在內的良好的發展環境,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內生動力。

3、高新區擁有科技、研發高度密集優勢。科技創新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人才資源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保障。而高新區已經形成了較強的科技研發和人才資源的優勢,並初步構建起了以企業為主體的產業技術創新體係。目前,在國家高新區中,有750萬人的高素質從業人員,擁有各級科技人員135萬人,占全國的30%,研發投入占全國總量的l/3以上,這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了堅實的科研和人才資源保障。

4、國家政策導向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科技部火炬中心明確提出,國家高新區應成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載體,要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發展。科技部著手在每個國家高新區選擇1.2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給予重點支持,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研究院、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和中試轉化基地;同時支持國家高新區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和專業園建設,集聚創業投資機構、技術轉移機構等相關產業促進組織和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形成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產業化生態體係,有效利用市場化力量加速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