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信息用則靈,不用則死,文秘人員要廣泛開辟各種途徑,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使手中掌握的信息資料,得到充分的利用。4信息的反饋和存儲
一、信息反饋
反饋是控製論中一個極重要的概念,也是行政管理係統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決策者通過秘書部門把信息(政策、法令、決策、命令等)輸送給接受單位和人民群眾,就必然引起接受單位和人民群眾的反響。所謂信息反饋就是把這些反響集中起來,經過分析、加工,反過來輸送給決策者。因此,信息反饋是信息工作係統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它對於及時掌握各單位、各部門貫徹領導決策的情況,了解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經驗,加強對全局工作的宏觀指導,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耍做好這項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信息反饋係統,也就是建立起一個多層次、多渠道、多觸角、通達靈敏的信息反饋網絡,把每一個下級單位貫徹執行決策的情況和動態反映到有關領導層,從而加強上下左右的聯係。
當然,信息反饋並不是逢事必報,也不能代替正常的工作請示和報告,而是有著特定的內容:這就是:(1)各地、各部門貫徹執行上級各項決策的主要措施,以及存在的問題;(2)各地、各部門重要工作都署、政策性的新規定;(3)各地、各部門經濟體製改革的情況和問題;(4)對外經濟活動的動向和問題;(5)重要社會動態、幹部群眾的呼聲和反映,以及帶有傾向性的苗頭;(6)重大事故、災情。
必須指出的是,信息反饋要保證質量,力求做到靈敏、迅速、準確、有用,對收集的信息應認真篩選、加工,重要的還要進行核對,使領導機關得到可靠有用的信息。二、信息的存儲
信息的存儲,是指把有備用價值的信息保存和積累起來,建成有自己特色的信息庫。信息的存儲,不同於原始形態的信息收集,它主要是存儲那些經過利用的或暫時用不著的有價值的信息資料,以備今後查找和利用。
(一)嚴格的登記
信息儲存的最初環節是登記,以建立信息的完整記錄。信息資料的登記可以分為總括登記和個別登記兩類。總括登記應反映一個信息庫內儲存信息資料的全貌,一般隻登記儲存的冊數、種類及總額等;個別登記是對每一類、每一份、每一冊信息資料的詳細記錄,便於掌握各類信息資料的具體情況。
(二)科學的編碼
對登記儲存的信息資料要進行科學的編碼。信息資料的編碼結構應表示出資料的組成方式及其相互關係,一般由字符(字母或數字)組成基本數碼,再由基本數碼結合成基本數據。編碼有許多方法,最常用的是分組碼(區間編碼),即按後繼數字來分別大小類,進行單獨地編碼,從左向右分類,左大右小,左邊數碼表示大類,而一個向右排標的後繼數碼標誌著更細的小類。如:
1000某市市場信息資料
1100某市市場紡織品信息資料
1110某市市場化纖織品信息資料
1111某市市場純滌綸銷售信息資料
1112某市市場混紡織品銷售信息資料當然,信息資料的儲存還可以采取順序編碼法,即按信息發生的先後順序或規定一個統一的標準編碼。這種方法簡單明確、用途廣泛,追加新號方便,可用於不太重要或無需分類的信息資料的儲存。
(三)有序的排列
經過科學編碼的信息資料,還必須有序地存放排列,這樣一旦需要時才容易查找。常用的排列法有三種:,
一是登記號排列法,這是一種按信息登記號先後順序進行排列的方法。這種方法簡便易行,又不需要倒架,適用於信息資料不多,服務對象比較單純的單位。
二是來源排列法,即按信息資料來源的單位和部門(結合時間順序)依次排列。
三是內容排列法,即按信息資料所反映的內容分類排列。
從目前來看,信息存儲的方式主要有案卷存儲和計算機存儲,但是,不論采用哪種方式,信息存儲都應該遵循以下原則:(1)便於查找、提取和利用、更新;(2)單位應有統一的信息分類方法,各部門儲存的信息資料可以共享;(3)將集中儲存與平時散存結合起來,定期集中,形成製度;(4)能按不同的要求和用途實現精確、快速的檢索。5秘書部門信息工作的原則和要求
一、原則
信息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信息資源能否得到有效的利用,為了搞好信息工作,秘書部門在信息工怍中要遵循-…些原則,這主要是:
(一)追蹤原則
在中央和地方各級領導機關下發重要文件或部署重要工作之後,各級秘書部門要緊緊跟蹤,立即收集和反映各地、備部門貫徹落實的信息,協助領導審時度勢,根據進展情況指導工作。在追蹤過程中,特別要注意正反兩個方麵的情況,總結推廣好的經驗,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原有決策進行評價,為領導完善、修正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二)超前原則
對領導決策來說,不成熟的先見之明,勝於成熟的經驗之談,秘書部門要少放“馬後炮”,多做“馬前卒”。因此,秘書部門的信息工作要注意超前原則,不斷提高工作的主動性、預見性、科學性,主動領會領導意圖,分析事物發展的趨勢,把信息服務工作做在前頭。在領導進行某項決策活動或將要討論決定問題之前,秘書部門要努力收集與此有關的信息,經過篩選加工,提出可供領導參考的建議和方案,尤其是要重視主動收集宏觀預測性的信息。
(三)選優原則
是抓熱點,即黨政重大決策,牽動全局的重大改革措施,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這些既是社會輿論的熱點,又是信息工作的重點,應該優先去抓;二是抓新意,即著力抓新情況、新經驗、新問題,在“新”字上下功夫。對新鮮事物,要善於發現“第一個”出現,“第一次”發生的事情,對於老情況,由於形勢變化出現了新問題、新矛盾,也應及時反映;三是抓兩頭,既抓經驗又抓問題,既抓正麵又抓反麵,既抓先進又抓後進,特別是要抓好逆向型信息,即帶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供領導取“兼聽”之效。二、要求
根據信息工作的原則,為了提高信息工作的質量,文秘人員在信息處理過程中應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一)準確無誤
準確是信息的生命,是信息的價值所在。正確的決策隻能建立在準確的信息基礎上,把不正確的信息作為依據,勢必導致決策的失誤、指導工作的失靈。信息準確,首.先是指信息必須真實,如實地反映了客觀實際情況。信息資料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例證、引文、數字都必須核實無誤,真實可靠,不可主觀臆測;其次是指精確,它不僅要反映事物質的規定性,而且要反映量的規定性,真實可靠。要保證信息的準確,最重要的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文秘人員應堅決杜絕弄虛作假的不良作風,如實地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麵目,收集信息時,不道聽途說、以訛傳訛,不憑空捏造;加工信息時,不主觀臆斷,一點就是一點,不能以點代麵、以偏概全,也不能任意拔高,牽強附會;提供信息時,不添枝加葉,摻雜水分,也不能曲意逢迎,投領導之所好,切忌誇功隱過。
(二)及時迅速
最迅速地收集、提供信息,講求信息的時效性。這要求文秘人員對各種信息反應靈敏,善於開動腦筋捕捉信息.同時要求迅速加工、整理和傳遞信息。信息大都具有時效性,其價值與信息提供的時間有直接聯係。如果對信息反應遲鈍,或者搜集、加工、傳遞不及時,就會失去信息的時效而失去價值,甚至造成決策失誤。所以,“時間就是財富”這一論斷在信息工作中體現的特別明顯。為了提高信息的時效性,除了應不斷提高信息工作人員的思想與業務素質外,還應建立和健全信息機構和工作製度,保證各個層次、各個環節之間的信息及時收集、加工和傳遞。還要盡量減少信息傳遞環節和中間層次,對於各地發生的重要情況、重大事件,做到及時處理、迅速報送直接領導或上級領導機關。
(三)全麵係統
信息要係統完整,能真實反映客觀事物各方麵的情況和全貌,隻有這樣,才有助於領導通觀全局,正確地決策和指導工作。信息要全麵,首先必須從整體著眼,綜合考慮,防止片麵性。社會現象是極其複雜的,隻有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麵、一切聯係,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質。因此,不能隨意搜集某一兩個例子,以偏概全。其次,在信息來源和內容上要注意廣泛性,廣開信息來源,拓寬信息渠道,避免信息麵狹窄,資料殘缺不全。
(四)經濟適用
所謂經濟,即要求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和傳遞工作符合經濟節約的原則;所謂適用,即要求提供的信息有針對性,能夠適合領導決策和管理的需要。經濟和適用是互相聯係的,提供不適用的信息就是最大的浪費。這就要求文秘人員一方麵要研究領導決策和管理中最需要哪些信息,要確定一個搜集信息的大致範圍;另一方麵則要明確提供信息的目的,對大量的原始信息進行加工、篩選和整理,把有用的信息加以濃縮,並針對不同服務對象提供高質量、有價值的信息,以提高信息的有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