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園本模式,助推專業成長
幼教天地
作者:楊春慧
摘 要: 現階段,一些幼兒園的園本教研、園本培訓活動模式基本延續自上而下的計劃式傳統教學研究體製,往往是教研組長唱主角,教師習慣於被動接受,呈單一式、傳達式、集權式等。通過對園本研訓現狀的分析,結合本園實踐,在以往園本研訓模式上大膽開拓創新,根據教師的需要和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設計多元研訓模式,讓教師感受通過不同研訓模式帶來的新鮮與愉悅,在培訓中獲得滿足和成功感,從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關鍵詞: 創新模式 園本研訓 專業成長
幼兒園每學期都有固定的園本教研、園本培訓時間,以解決教學困惑,解析專業理論知識,但是,教研形式往往枯燥乏味,經常教研組長“高談闊論”,教師“心不在焉”,往往導致教研組長傷透腦筋,又不可能回回請專家解決問題。那麼,如何依靠本園資源和力量達到良好的學習培訓效果呢?改變和創新學習和研訓模式,勢在必行。
在保留傳統研訓模式優點的同時,把眼光轉向多元研訓模式探究。立足實際,組織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研究活動,打破時空限製,鼓勵教師之間及時或定時交流研討,互相幫助,建立園內教師研究共同體,大家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共同成長,提高教師專業研究的實效性。
一、“信息平台式”模式,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教師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第一要素,教師素質的高低,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高低。如今是知識時代、網絡時代、信息化時代,知識的更新換代周期越來越短。近年來,通過博客、傳媒工具進行交流學習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和時尚。
1.網絡論壇為教師專業成長搭建了有效平台。
網絡論壇式對話對教師自身成長起著推動作用,為教師專業成長提供了新的便捷平台。網絡是一個極大的解決問題的平台,問題在網絡上粘貼之後,教師會跟帖進行問題的研討解決,同伴在集體思想的碰撞中,綻放火花;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資料查詢,結合自身經驗提出建議,收集資料的過程本身就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一部分,利用網絡式的教研這一有效的資源平台,能有效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2.遠程培訓為教師專業成長提供了優質資源。
遠程培訓是一種比較新鮮的、靈活的學習方式,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優質資源。教師抓住機會認真聽取網絡授課,利用網絡資源,參加專家講座、專家答疑、跨地域討論學習和交流等在線遠程培訓活動,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分享全國名師、同行的創新理念,加速成長。
3.傳媒為教師專業成長拓展了學習方法。
影視傳媒在教學應用中,產生了一種新的傳媒教學法。傳媒教學法是教師在教學中依靠傳媒形式向教師傳播教學信息,並結合電視節目媒體進行教研的一種方法。經過精心組織策劃,我們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麵的本園活動,結合實際,將“開心辭典”欄目巧妙運用到教研活動中,將個人賽改為小組對抗賽。將理論知識、老師交流心得和教學實踐相結合,解決老師的困惑,對教師的教學實踐具有指導意義。
二、“團隊互助式”模式,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老教師教學經驗豐富、理論水平較高,在幼兒園中能起到垂範和引領作用,帶動年輕教師;年輕教師,有不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和對新事物接受快的優勢,影響老教師。如何將新教師的創新、活力等新鮮血液注入老教師中,提高新教師的課堂把握能力,豐富經驗呢?我們利用同伴互助這一資源,開展“團隊互助式”培訓,以此促進新、老教師間的相互交流、相互觀摩、相互開放教室,並要求每位教師都根據自己的需要或缺失,有針對性地拜師,每個學期都開展有針對性的傳幫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