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京亦莊開年大禮重獎人才(1 / 3)

投資區域

作者:李焱

2012年一開年,北京亦莊連續兩天送出超億元大獎,共有51名引領產業發展的高端人才及其企業,132家企業的238個項目成為2012年北京亦莊的首批幸運兒

企業競爭也好,區域競爭也好,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北京亦莊要打造高端產業園區,就必須有高端人才做支撐,而北京亦莊的高端人才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與產業相結合,在一係列新政策的引導和扶持下,海外人才紛至遝來,創新團隊合力突圍,高技能人才正在為這片創新創業熱土增添新的動力。

億元重獎

1743萬元、1.2億元!

2012年一開年,北京亦莊連續兩天送出超億元大獎,共有51名引領產業發展的高端人才及其企業,132家企業的238個項目成為2012年北京亦莊的首批幸運兒。

作為北京南部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區,首都實體經濟的主陣地,北京亦莊緊抓機遇,通過人才引領創業創新,驅動產業轉型與發展。2011年,新區經濟總量躍居全市第五,地區生產總值比“十一五”初的2006年翻了一番,主要經濟指標實現了20%以上增長。

“人才是支撐新區產業發展的第一要素”,正如新區負責人所言,新區產業發展離不開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的培養與集聚。近年來,新區堅持實施“人才強區”戰略,提出了產業人才聚集工程、創新人才推進工程等十大人才工程,以發展為要義,創造一切有利於人才發展的環境,特別是在去年,圍繞高層次人才較為關心的“房子本子孩子”等實際問題,建成40萬平方米公租房,開通了高端人才的職稱評審直通車,短短一年間,落實的人才扶持、獎勵資金高達5300餘萬元,共有187名引領產業發展的高端人才獲得獎勵,開創了人才工作的新局麵。

創業沃土,群賢畢至。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新區人力資源總量已突破20萬人,共有高端人才236名,其中海外高層次人才156名;有中央“千人計劃”入選者27名;北京市“海聚工程”37名,在全市各係統各單位名列前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有20人。

高端人才的聚集直接帶動了科技創新,自2008年以來,新區海外高層次人才累計申請專利323項,申請到“十一五”國家和北京市重大科研項目69個,項目總金額約7億元。從去年開始,開發區全麵啟動了“大旗艦”、“小巨人”、科技平台、高端創新人才彙聚、知識產權推進、科技金融創新、科技中介服務提升、創新文化建設等科技強區八大工程。

目前,已經完成了第一批科技孵化器的認定工作,認定的小巨人重點培育企業有42家,新增各類市級研發機構35家,國家級、北京市認定的研發機構達到111家。2011年年底,經中央組織部、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批準,開發區又被批準成為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一個點的創新,就可以形成一條產業鏈的全麵創新。”北京北方微電子基地設備工藝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劉韶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政府支持下,北方微電子在麵對競爭對手設置的眾多專利壁壘環境中發展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術,其自主開發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裝備——等離子刻蝕機,填補了國內集成電路裝備行業的空白,直接提升了我國集成電路製造裝備的自主創新能力,目前已經和中芯國際形成了上下遊的產業鏈。

北方微電子的創新曆程正是開發區眾多創新企業的縮影。作為北京高端製造業的重要承載區,開發區一直努力以科技創新搶占未來製高點和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每年斥資上億元鼓勵激勵企業自主創新。截至目前,為激發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開發區已累計發放4.6億元扶持資金。而此次發放的1.2億元科技專項扶持資金則有望實現20多億元的銷售收入,帶動10億元的創新投入。

企業創新能力的提高,助推了產業升級發展,據最新數據統計,2011年,新區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19.7%,位於北京市第一位,新區產業發展全麵提速,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