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菜品自是準備的不錯,那邊知州大人也是賣力的討好,混淫官場幾十年,討好人的本事爐火純青。連張遠也不得不暗自讚歎,這小小知州倒是聰明,可惜了,沒用對地方。
巡撫張遠和知州官腔打了好幾個來回,最後還是答應了知州為自己接風洗塵的提議,作為知州底下第一得力幹將,縣令大人也是十分上心,再三問了曾玉園幾次靠不靠譜,最後曾玉園請他移步‘燴鮮樓’,這才是解了疑惑。
縣令大人吃著嘴裏的菜,滿滿一大桌子,樣樣都是精品,特別是佛跳牆,這道菜真是有意思,怪不得連和尚都被這菜勾的跳了牆。
陳惠然倒是實誠,曾玉園待人傳話說是縣令大人要來試菜,馬上和劉大嫂商量了一下,緊趕慢趕的做出了這十二道菜,正是和自己之前給巡撫大人準備的菜單一般無二,把縣令吃了個肚圓兒,還賞了一把碎銀子,陳惠然數了數足足有十五兩,不過飯菜也就十兩了,這也是意外之喜。
陳惠然現在不圖錢,她知道自己的小酒樓才開起來,正是沒名氣的時候,比不得別人幾十年的老店,位置又不是很好,所以自己的菜雖好,但是知道它好的人卻很少,陳惠然很想讓大家都知道。
劉大嫂介紹的娘家村裏來的幫工也到了,沒想到是個女孩兒,十一二歲的樣子,怯怯諾諾的,看的陳惠然眼睛疼,劉大嫂也是一臉的難為情,“惠然妹子,我也不知道她們怎麼想的竟然把這孩子送了來,唉,我那不成器的哥嫂。”
陳惠然追問,這才得知,這女孩兒名叫吳魚兒,是劉大嫂哥嫂的孩子,但是因為是個女孩二,從小就不得寵,這不一聽劉大嫂托人找幫工,她的嫂子向氏立馬就趕上來了,愣是自己領著孩子就來了,讓劉大嫂推也不是,留也不是。
此時吳魚兒正站在自己母親的身旁,微微弓著腰,看著母親在那兒和自己的姑姑扯皮。
劉大嫂看魚兒這孩子,也不像個扶不起來的,便想著興許惠然妹子看上了呢,如果離開那個家,也算是個好事,就衝她親哥嫂對孩子這樣兒,留在家裏一天就受一天的罪。
陳惠然端詳吳魚兒片刻,這姑娘人瘦瘦弱弱的,穿的也不好,身上一水兒的補丁,也許是第一次遇見這種狀況,羞的一直低著頭,但是陳惠然還是想問一問這個姑娘,也算是給這姑娘一次機會。
她想起從前的自己,還沒被拐之前去找份活兒,備受冷眼,不免起了憐惜之心。
“你想來嗎?以後會很累,店裏的活兒基本都是你的。”
吳魚兒聽見這個姐姐問自己,想也沒想的開口:“我能吃苦,我想。”
她懂得,要抓住機會。
她很想去,她知道自己不受家裏的歡迎,她也知道自己這一次出門,是一次機會,她不想像自己的大姐一樣嫁給一個老光棍,雖然給的彩禮多,但是都是給弟弟準備的,是要給弟弟娶媳婦用的。
陳惠然沉吟不語,思考著是否收下這個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