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然抬頭,仔仔細細的打量這個小姑娘,“你幾歲了?”
吳魚兒定了心神,穩穩地回答,“十一了。”
陳惠然蠻欣慰的,這孩子看著也不似原先一樣上扶不起來了,更加放心了起來。
“來了這兒,你就得明白,不吃苦是不行的,飯館裏所有跑腿的活兒都得你來幹,能行嗎?”陳惠然柔聲問。
吳魚兒比自己的娘表態的都早,向氏剛要開口就被吳魚兒給搶了先,“我能行,我不怕吃苦,全交給我就好。”
陳惠然一笑,“行,那你就留下吧,就當是學徒,我也教你點東西。”
劉大嫂開心,比吳魚兒的娘還開心,向氏隻是為了銀子,但是劉大嫂是為了侄女兒的前途開心,惠然主動說教魚兒點本事,這就最好了,日後魚兒回家來說親,也有個技藝傍身。
劉大嫂拉住陳惠然的手,“惠然妹子,魚兒肯定好好幹,她要是不聽話了,你來找我!”
陳惠然安撫性的回握劉大嫂的手,“我瞧著魚兒是個聽話還能吃苦的。”
向氏附和道,“對對,我家魚兒在家又聽話、又能幹!”
劉大嫂斜她一眼,“我看這個誰都清楚得很。”
這也是話裏有話,向氏整天讓孩子做這做那,髒活累活都給兩個姑娘幹,家裏唯一的男孩吃好喝好啥也不幹,兩個女孩兒呢,吃也不給吃好,而且吳魚兒的大姐嫁的十分的不好,被換了銀子,說是日後給弟弟娶媳婦,這村裏誰不看她家的笑話,隻是向氏她自己不知道罷了。
還整天走哪兒都誇自己給兒子攢了多少老婆本。
劉大嫂覺得丟人。
陳惠然倒是不知道這些,她在盤算工錢給多少合適,其實也沒有什麼好想的,她覺得一個月三百文差不多,日後再漲。
“向大嫂,你看三百文怎麼樣?”她覺得這個稱呼聽著還算順口。
向氏還想說點什麼,應該是要討價還價,劉大嫂及時用眼神製止了她,向氏撇撇嘴,想到自己以後有什麼事說不定還要用到小姑子,還是閉上了嘴。
“行,那魚兒就在這兒幹吧,我看太好了,咱們姑侄兒一塊嘍。”劉大嫂笑眯眯地對吳魚兒說,和之前對向氏的樣子,差距不知道有多大。
向氏早就習慣了,眯著一張笑臉,“掌櫃的,那這工錢,您還是給我,魚兒小孩子家的,別弄丟,我給她存著。”
吳魚兒看向自己的娘,早就猜到了她會這樣幹,心裏打定主意,日後漲了工錢一定不告訴她。
劉大嫂氣鼓鼓的盯著向氏,但也無可奈何,她始終是做姑姑的,管不住魚兒的爹娘想幹啥,唉,不要太過分自己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陳惠然數了三百文交給向氏,又給向氏包了七八個個自己燒餅鋪子裏麵的燒餅給她,“向嫂子,這個您帶著路上吃,自己店裏做的,別嫌棄。”
這就是客氣了,做生意沒多久,但是該有的圓滑陳惠然也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