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富春山居圖中,美好的故事究竟有多長?(3 / 3)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吳火軍帶領的誌願者服務隊越來越壯大,區域也擴大至新登鎮周邊鄉鎮。為了做實做深公益事業,吳火軍還以一己之力成立了“火軍創型一元錢基金”。隻要是新登鎮小的學生、老師或者學生的家長,到“火軍創型”去理發消費,吳火軍就將這一部分收入的10%用來幫助貧困生。如今,受到這一基金資助的貧困學生每年都在增長。

《禮記》有言:“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一名最普通的理發師,為弱勢群體做了一些助人為樂的小事,一切似乎微不足道,然而因為始終堅持著,因為帶動了更多的人,其意義、其作用便不容小覷。聚沙成塔,原本可以忽略的細沙因海量般彙集、不斷地向上壘築,終成一座高塔,乃至成為一座豐碑!

是的,最普通的人,最平凡的崗位,卻因被無數金子般的心照耀著,而放射出愛與美組成的光與熱。

富陽市公安局刑偵大隊重案中隊中隊長翁公羽,年輕的他盡管是一位“80後”,但他事業心強,責任感重,業務技能優異,而且甘於吃苦。每當有難案、疑案出現,他都會在第一時間來到現場,仔細勘察,科學分析,找出罪犯的蛛絲馬跡,終使凶魔落網。在他的努力下,2006年鸛山溺屍案、2010年章家廟殺人案、2011年東洲殺人案接連告破,有力地震懾了罪犯,維護社會平安。金色盾牌,熱血鑄就,而翁公羽還有一腔樂於奉獻的愛心;

富陽市人民醫院婦產科專家、副院長劉平兒,擅長腹腔鏡、宮腔鏡下的各類婦產科手術。在從事婦產科工作的20多年時間裏,克難攻堅,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為無數婦女解除了痛苦,讓數以千計的小生命從她手中呱呱落地。她還經常去鄉鎮街道開展義診,為一時拿不出醫療費的患者墊付費用。她的業務精湛,醫術高超,遠近聞名,在很多人心目中,“劉平兒”這個名字甚至成了“一味可以醫治疾病的藥”。她因為操勞過度,連續做手術後竟然暈倒,而稍加休息,卻又投入新一場手術……在一篇文章中,劉平兒這樣寫道:“百家姓不過百姓,千字文不過千字,春秋亦止萬言,而我們所接觸的醫學書籍,合堆起來又何止三尺……唯有‘勤’字一條路,方能使我們救死扶傷的能力不斷增強,基礎知識不斷擴大鞏固,從而站上一個新的高度。”在筆者看來,劉平兒還在不斷提升的,不僅是醫術的高度,更是道德的高度;

靈橋鎮敬老院院長蔣全清是一位老黨員,20多年前,聽從號令搬著自己的行李和日常用品來到當時還極簡陋的敬老院擔任院長。對於他,“院長”似乎隻是一個虛銜,因為他什麼活都幹:為老人們送飯喂飯、擦洗身子,有時還充當心理醫生。“年紀大了,開心最重要,開心了身體才會好。”這是蔣全清照顧老人的標準。可讓老人們開心是一件多麼難的事!比如在這家敬老院裏,40多位老人中,年紀最大的近90歲,一半以上是殘疾人,由此可知照顧之難;整個敬老院連他自己在內隻有三個人,由此可知工作量之巨;既要給老人改善生活,又不想增加政府負擔,蔣全清一方麵精打細算,另一方麵在院前屋後開墾出10畝地,以做到蔬菜自給,還自己飼養家畜家禽,由此可知管理工作之繁重。但蔣全清願意與這些老人們在一起,他早已與敬老事業融為了一體;

富陽市城鎮職高計算機教師,雙班班主任高曉春是從東北到富陽安家任教的。她以自己滿腔的愛,把每一位學生都視作自己的親人,並喚回職高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信心。在一屆又一屆的學生中,至今仍傳誦著她蹲下身子擦學生廁所、為學生買廁紙、晨間陪學生跑步、午休時用針線幫學生縫衣物、為患病學生衝泡生薑紅糖、幫助忙於學習的學生洗衣服……等等數不清的感人故事。班上有一名貧困學生家長患了尿毒症,她自己首先捐款,又發動全班學生獻愛心;那年的聖誕節,晚自修上計算機房操作時,學生們驚奇地發現每個人的座位上放著一隻嶄新的毛絨耳包,是高老師送的;新生一進校,家長都會接到她的問候電話,細心了解學生情況;甚至每一名學生家長的生日那天,家長都會收到她發的短信“聽您的孩子說,今天是您的生日,我代表班裏的全體學生,跟您道一聲生日快樂!”……從2007年開始,她同時擔任了兩個高中班的班主任,其任務之重令人難以想象,但經反複嚐試,不懈探索,愛心澆灌下,開出了一朵朵茁壯美麗的鮮花。正因如此,高曉春經常應邀去各地傳授班主任工作經驗。2011年11月,在全國班主任工作學術論壇上,還作為浙江代表做了600秒主題發言。當然最服欽她的還是學生們。學生們曾經對著她,深情地唱起一首專門為她改編了歌詞的歌曲:“有一個美麗的好老師,她的名字叫做曉春,她有雙溫柔的眼睛,她悄悄偷走我們的心。老師啊,你可知道我們有多愛你……”;

富春職業高級中學“80後”教師江巧琴,2012年6月身體出現不適後,為了不影響畢業班學生的學業,仍堅守在教學一線,直至高考結束才去醫院檢查,被診斷為雙腎衰竭。頑強的江巧琴沒有向病魔低頭,依然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如今的她每周要做3次腹膜透析,每月要服用900多片藥丸,可她仍堅持回到教學崗位,擔任心理輔導員;

讓人敬佩的老師還有浙江省盲人學校教師李偉兒。20多年她一直住在盲校,與盲人兒童在一起,管好他們的吃、喝、拉、撒、睡,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教他們學習知識,使他們獲得融入社會的能力。2007年,李偉兒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浙江教育年度新聞人物,並作為優秀教師代表在中南海接受了胡錦濤總書記等中央領導的接見……

篇幅畢竟是有限的,但美好的故事無窮無盡。

是的,近年來可以載入“富陽好人”名錄的平民英雄太多太多,實在讓筆者敘述不完:

杭州11路公交車上,一名女孩突發應激性窒息。此時,一位素不相識的美麗女孩主動在旁照顧,還陪著她一起坐急救車前往醫院就醫,之後便悄然離開。幾經查找方才弄清楚,這位人美心美的女孩,是浙江財經大學室內設計專業的大四學生周夢靜,富陽人。此事頓時在社會上尤其是在網絡上廣受好評;

一輛電動車將一名婦女勾倒在地,且試圖逃逸,富陽市技工學校烹飪專業學生汪澤駿勇敢地站出來阻攔,卻被該肇事者撞傷腿部。汪澤駿不顧傷痛頑強追趕,最終將肇事者截住;

家住大源鎮大源溪畔的朱成元是一位已經74歲的老人,曾在大源溪裏救起3名溺水兒童,其中包括富陽著名企業家蔣敏德的兒子。要知道朱成元老人還是一名8歲時右腿即已致殘的殘疾人,但隻要有需要,他就會不顧一切地向大源溪裏跳;

老人伸出援手救助溺水者,女孩也施救不慎跌入江中的老人。富陽城區恩波橋下一位70多歲老人因大便拉在褲子上,試圖在該橋下親水平台清洗,不料掉進江中。在恩波公園一個報亭裏賣自製冰淇淋的20歲姑娘俞小羽見狀立即下到江中,與兩名路人一起把老人從江中拉起,一條生命由此被挽回;

危急關頭被及時挽回生命的還有一名5歲的小女孩。那天,被反鎖在五樓家中的她竟然掰開了窗戶的月牙鎖,爬到了窗外,窗外下麵是琉璃瓦,琉璃瓦下麵則是四樓的兩隻空調外機。小女孩爬到窗外後,跌在其中一隻空調外機上,嚇得哇哇大叫。恰好路過的湖源鄉新三村山毛塢口自然村村民徐永民放開身邊年幼的女兒,飛奔上前,衝上這幢樓的5樓,從陽台處翻出,不怕危險地站在該樓外側的廣告鋼架和水泥琉璃瓦上,最終把小女孩拉了起來,抱給了聞訊趕來的小女孩的母親,徐永民自己卻悄然離去……

春暉社區義工李通宵在完成修剪社區內所有綠化樹這一份內事的同時,還積極做好清除社區衛生死角,清理建築垃圾的份外事。隻要能讓大家的生活環境得以改善,累一點苦一點對李通宵來說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為了能讓遙遠的四川省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的貧困學生們改善學習條件,何劍英一次次地奔赴那兒,使一批批冬衣、愛心書籍從富陽源源不斷地運往那個偏僻而貧困的山區;

靈橋鎮陳村村有一條被叫做“太塢灣”的路,與裏山鎮安頂村相溝通,長約4公裏。今年93歲的陳根榮義務護此路20餘年,受到村民的稱讚。

為了能讓村民上山砍毛竹、背柴的必經之路“太塢灣”變得寬闊一點、好走一點,家住陳村的75歲老人陳根榮從1989年起就成了義務護路員。20多年過去了,陳根榮始終在默默無聞地工作著:把塌陷的台階修好,把深陷的土坑填平,把被水衝刷過道路修複……直到這條村道被列入村級道路拓寬工程;

為了能讓困難群體得到幫助,家住富春街道康複路,已經74歲的老人吳雪媛每年都到所在社區捐獻365元錢。大家說,老人雖然捐獻的錢不多,但貴在堅持,貴在用愛心、熱心去幫助別人,何況她隻是一名普通的退休職工,何況從2005年開始,老人一直堅持著……

“花朵以芬芳薰香了空氣,但它最終的任務,是把自己獻給你。”泰戈爾這樣寫道。

當我們提及一位又一位“富陽好人”時,還不能忘記那些默默承受生活之苦,長久奉獻愛心,為家庭和諧、家人健康快樂而甘願犧牲自己的普通婦女,她們的事跡似乎太平常,但她們的功績絕對不能低估。

比如在家庭連續遭遇不幸——丈夫打工夾斷手指,隻能打零工;公公中風癱瘓在床;婆婆因患白內障而雙目失明——之時,以一副柔弱的肩膀頂起一個家的洞橋鎮三溪村村民毛秀娟。身世坎坷的她似乎是特殊材料做成的,9年來,她不抱怨生活的磨難,而是以勤懇的勞動、細致的照料、樂觀的心態默默擔當著。在社會各界的關心下,她的家庭境況漸漸有了好轉,毛秀娟竟主動向村裏提出,想把自己低保待遇拿出來讓給別人,此舉感動了眾人。2012年2月,她被確診為患有肺癌。麵對人生新的考驗,毛秀娟沒有倒下。為了家人,為了未來,她與命運展開了一場新的搏殺,她的愛心不會枯竭……

還有當丈夫因病離去,留下公公、婆婆和幼小孩子,以及30萬元病債時,“80後”女子鄧萍沒有沮喪,沒有出走。這名從雲南來富陽打工,後嫁到富陽湖源的堅強女性,依靠在企業打工養活全家,且一點點還清丈夫留下來的病債;不但要把兒子養大、教育好,還始終像親生女兒一樣孝敬公婆;她還主動承擔起了大部分農活以及大部分家務。欣喜的是,艱辛的努力終有收成:家裏裝上了太陽能、翻修了屋頂,她也從原來的車間操作工變成了檢驗員。有人問方才30歲的她今後會不會再嫁人時,鄧萍說:“即使以後嫁人,也不會拋棄公公婆婆,如果嫁人了,他們就是我的娘家。”

而淥渚鎮峴口村的孝順兒媳邵小霞,在丈夫因心髒病突發離開人世後,同樣竭盡全力撐起一個家。她的家很特殊,除了故去的丈夫,丈夫的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都有智障,沒有勞動能力,無法自理生活,所以也不可能成婚。苦撐了這個家幾年後,考慮到家裏確實需要健康的男人共同分擔家庭之責,邵小霞決定再婚,但其先決條件,居然是帶著整個婆家再嫁,即讓男方與她一起住在原來的婆婆家。婚姻可以改嫁,但愛心和責任卻無法轉嫁,這便是邵小霞的最可貴之處!

毛秀娟、鄧萍、邵小霞繼承並發揚了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她們之美,美在寬廣的胸懷、永恒的愛心。

大自然是偉大的,人類是偉大的,然而充滿了崇高精神的人類的活動,乃是偉大中之尤其偉大者。

要是一個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獻給一種道德追求,要是他擁有這樣的力量,一切其他的人在這方麵和這個人相比起來都顯得渺小的時候,那我們在這個人身上就看到崇高的善。此言得之。

在這段最美麗的富春江的兩岸,在富春山居圖中,“富陽好人”的故事究竟有多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