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營造“最美風景”乃至追求“最美風尚”這一過程中,富陽即是一個成功的典型樣本。我們需要推出一批又一批“好人”的永恒“動力源”,希冀已有的“好人”是一顆顆種子。共同的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有利於形成對“最美”的一致追求,這也是“富陽好人”今後將層出不窮的本質動力。若你輸出了正能量,體現了責任感,也就由此提升了人生境界。更詳盡、更新穎、更有吸引力的培育“富陽好人”的途徑和方法還在謀劃和製訂中。黃小榮的肺腑之言,道出了所有“富陽好人”的心聲。當一幅幅“最美風景”在大地上綿延成無邊無際的一片,富陽,將呈現出怎樣的一派迷人風采?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最美”之花在富春江畔集中綻放,盆景已經成為風景。那麼,當風景又將成為一股永不退潮的風尚的過程中,其間的本質推動力究竟為何?而在未來,它又將怎樣起著非凡的促進作用?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調研中心主任、社會學專家楊建華指出,中華民族“仁”的文化基礎,是“最美現象”湧現的土壤之一。民族文化積澱內化於自身,民族精神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傳承。近幾年,社會加大了對真善美的褒獎與彰顯。對平凡人的善跡,更是大力度地表彰。這對全民的道德起到了引領作用,呼喚出了平民生活中向善的力量,使之成為一種生活習慣與生活方式。毫無疑問,在營造“最美風景”乃至追求“最美風尚”這一過程中,富陽即是一個成功的典型樣本。
黃小榮等“富陽好人”的出現,若以上述分析加以對照,即能發現兩者的確極為合轍。
楊建華非常讚同一位德國哲學家說的話:“人不可能達到至善,但人的使命是向至善無限地接近。”他認為,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最終取決於它的道德水平。隻有當道德提升到一定高度時,才能為他的經濟發展提供基礎。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大背景下,包括富陽在內的各地,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是必然的趨勢,加強道德建設的迫切性日益顯現。“最美現象”以榜樣的形式出現,將會越來越起到引領、示範和帶動作用。
所謂的風尚,即是一種潮流,一種當代生活風格,一種難以撼動的社會風習,一種目標明確的自覺追求。“一軌九洲,同風天下。”(《春秋·公羊傳》)當共同的心願化為現實的風尚,這該是怎樣一幅美好的圖景!
如同書頁被次第打開,我們願意循著理想的路徑走向縱深,沿途的風景都是那麼美侖美奐,沒有人會輕易放棄,隻會為之激動,為之感染,為之投身其中。
畫家、教育家豐子愷說過:“世事之樂不在於實行而在於希望,猶似風景之美不在其中而在其外。”沒錯,希望更美,因為它是一種超乎完美的構想;前方更好,因為有最新最美的圖景在等候著你,期冀你添磚加瓦。
這是一場深入探討“富陽好人”本質特征,尤其探討怎樣培育更多的“富陽好人”的座談會,是富陽各界類似座談會的其中一場。人們所關心的,所熱議的,已並不僅是黃小榮以及眾多“富陽好人”的事跡本身,而是進一步放大平民英雄的楷模效應,積極培育“富陽好人”群體的途徑、手段和具體做法。的確,我們需要推出一批又一批“好人”的永恒“動力源”,我們希冀已有的“好人”是一顆顆種子,在廣闊的大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一片又一片,一茬又一茬。
“發揮典型的引領作用,營造積極向上、崇德向善的社會氛圍,使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感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恒久的堅守才能產生非凡的效果。黃小榮的出現絕不是偶然的,他的事跡是多種因素產生合力作用的結果。我們既要從黃小榮的身上獲得正能量,更要從他身上得到培育‘富陽好人’的珍貴啟示,而後一項工作的意義不亞於單純學習他的英勇事跡。”富陽市經信局黨委副書記費國民說,“道德高地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培育‘富陽好人’活動勢必要逐步深入,提高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需要有效手段和長效機製,夯實基礎、著眼未來,或許是今後道德建設極其迫切的任務。”
“倡導良好社會風尚切忌追求短期效應,造就先進典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黃小榮從小就富有善心和愛心,基本素質不錯,但在危急關頭做出舍己救人的英勇壯舉,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平民英雄,也需要有一個錘煉和修為的過程。分析已有的‘富陽好人’,可以說在登上道德高地之前,都有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絕非心血來潮。這就告訴我們必須放遠眼光,以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一點一點地改善,一步一步地轉變。這或許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卻需要我們現在就開始。”萬市鎮紀委書記徐學冰說。
“鮮活的先進典型能給人以正能量,正能量促人奮進,提升一個人的社會責任感。從整體上說,如今富陽的社會風氣明顯改善,人們心目中的是非觀特別清晰,便是一個重要標誌。我愛人人,人人愛我;有福共享,有難同當……要達到這樣的境界,首先要改善人際關係,增加互相之間的信任度。人們的心情舒暢了、快樂了,愛心也會慢慢孳長,社會責任感也會得以逐步樹立,這便是一個良性循環。”春江輕紡集團董事長孫伯勇說,“一切可以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比如企業主就應該關愛員工,就應該在企業發展遇到困難時衝破阻礙,維護員工的切身利益。這些事情本是我們的職責和義務,但如果你踏踏實實地做了,受到員工和社會的讚許,那你就輸出了正能量,體現了責任感,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提升了人生境界。”孫伯勇認為,為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作貢獻,隻要用心,做起來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