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蒸饅頭
(1)未發起的麵也可蒸饅頭,方法是在麵團上按一個凹窩,倒入少量白酒,用濕布捂10分鍾左右,即可發起。
(2)冷水蒸饅頭。蒸饅頭時,不要等蒸鍋水開了再放饅頭,而是在蒸鍋水涼時,就把饅頭放入,這樣饅頭受熱均勻,即使麵發酵欠佳,也可以在溫度緩慢上升中得到改善。另外,冷水蒸出的饅頭好吃。
(3)使饅頭變白。饅頭蒸黃了,是麵粉裏堿放多了的原因。隻要將蒸鍋裏的水倒出3/4,再倒入相當於留存水量1/3的醋,然後文火蒸15分鍾,饅頭即可變白。
2.肉禽選購
豬肉:新鮮豬肉肉色鮮紅,表麵不發粘,肉質細密且有彈性,手指撳壓不留指印,有清淡自然的肉香味。
鹹肉:優質鹹肉表皮潔白幹硬,無粘稠感,無怪異味,肉質緊密,肉色鮮紅或呈玫瑰色,無斑點和蟲黴痕跡,脂肪呈白色或略帶紅色。脂肪灰白或黃色者為劣質鹹肉。
香腸:優質香腸腸衣幹燥無粘液、無黴痕,腸衣和肉餡相聯緊密,整體緊硬且有彈性,肉餡肥肉與瘦肉白紅鮮豔,氣味芳香。
活雞:優質活雞雞冠紅,眼有神,羽毛光潤,胸骨不突出。病雞則雞冠灰暗,羽毛蓬鬆,眼睛無神,甚至打瞌睡,肛門有屎痕。
活鴨:優質活鴨羽毛光潤,胸骨不突出,翼下和腳部柔軟,行動靈活。宰殺後眼球平坦完整,肌肉結實有彈性,表皮無粘性,色光潤。
3.水產品選購
鮮魚:優質活魚遊於水底,魚鰓開合均勻。遊於水麵但尾部下垂者,則為次等或將死的魚。
新鮮的魚嘴緊口內無汙物,魚鰓色紅,無粘液和異味;眼凸而明亮,黑白分明無白蒙;表麵粘液透明潔淨,略有腥味;肉質硬實有彈性,鱗片緊貼。與此相反者則為不新鮮的魚。
對蝦:優質鮮對蝦,色澤青白,殼亮、肉硬、尾全,整體光滑透明。掉頭、脫皮、色紅者為劣質蝦。
螃蟹:優質螃蟹殼青,有光澤,蟹腿堅壯,螯螯有力,爬行快捷,臍部飽滿,口吐泡味。
帶魚:鮮帶魚魚體飽滿,肉質厚實。呈灰白色且有光澤。色暗無光澤,肉質鬆軟萎縮者為劣質帶魚。
4.蔬菜的選購
平時應首先選擇營養素齊全的蔬菜,色深的綠葉類菜更佳。維生素C、胡蘿卜素和維生素B2等各種營養素齊全且含量豐富的蔬菜有:油菜、塌菜、芥菜、莧菜、豌豆、胡蘿卜、辣椒、卷心菜、南瓜、白菜、番茄、花菜等,這些菜可搭配選擇,不可偏廢,以求營養的均衡和全麵。土豆、芋艿等以澱粉為主的根莖類蔬菜,維生素含量較少,雖可經常食用,但不宜替代綠葉菜,而應與綠葉菜搭配著吃。
菠菜、茭白、筍、洋蔥中含有較多的草酸,會影響人體對鈣、鐵等無機鹽的吸收,不宜多食。
每人每天食用的蔬菜量以不少於500克為宜,其中綠葉菜應占一半。
5.怎樣選購涮羊肉?
涮羊肉的選料很重要。
如果是買現成的袋裝羊肉片,應該注意觀察,羊肉片的厚薄是否均勻,肉色是否新鮮紅潤。
不要買無商標的袋裝品。
如果是買肉自行切片,應選購中等大小的羊腿,因為羊身太大,肉質老,而羊身太小,則膻腥氣較甚,味道不佳。用做涮羊肉的,應是腿部的嫩肉。
羊肉中有時會有旋毛蟲,因此,應注意選購經衛生部門檢驗合格的羊肉。否則,吃了容易感染疾病。
此外,市場上出售的羊肉卷,含油高、雜肉多,一般不宜做涮羊肉,而隻能用於紅燒羊肉。
6.水發魷魚幹
先把500克魷魚幹放在清水裏泡軟(冬天需浸泡24小時)。與此同時,把50克燒堿(不可用石堿)放在150克清水中,化成燒堿水備用。然後把已泡軟的魷魚幹和燒堿水一起放入1500克清水中,約泡30分鍾,待魷魚幹變得又厚又軟又透明時,取出,再放入清水中浸泡12小時,漂清後上灶烹飪。
如無燒堿,可用魷魚水發劑(25克可發500克魷魚幹)。方法是:將25克水發劑,放入3000克溫水中溶化,然後把已在清水中浸泡10小時的魷魚幹放入浸2小時。取出魷魚用3000克清水浸泡2小時後漂清,魷魚幹就發好了。
注意:水發魷魚幹必須在陶質或塑料器皿中進行,不宜使用鋁、鐵等金屬器皿,因為燒堿和水發劑都有腐蝕性。
7.油發豬蹄筋
(1)把油燒到2至3成熱,倒入豬蹄筋,用微火燜2小時,然後撈出。等油溫升至6成熱時,再將蹄筋倒進去炸,炸鬆炸透,讓它全部發足。檢查蹄筋是否發足的方法是:用手去折,如一折即斷,就說明已經發好。
(2)把已經發透的豬蹄筋放入沸水煮,煮至全部軟熟,取出,放進涼堿水中。將浮油洗淨,然後放入清水中反複漂清,撈出,切成4厘米長的段,即成。
8.水發幹貝
將幹貝洗淨,去除外層老筋,加清水和蔥、薑、黃酒,上籠蒸2小時,用手撚幹貝,肉質呈絲縷狀,即可。
9.水發筍幹
先將筍幹用沸水浸泡半天,再放入鍋中,加冷水淹沒,放在火上煮。待水煮開,改用小火燜30分鍾,取出用沸水浸泡半天,再煮10分鍾。然後放進淘米水中浸泡。10小時後,與淘米水一起燒開,煮上10分鍾,如筍幹已經發透,即可洗淨切絲備用。
10.發海蜇
春節冷盤中需用的海蜇應提早7-8天開始發。具體方法是:
海蜇有海蜇頭和海蜇皮之分,均用水發。有兩種發法:一種是先用清水洗去沙粒,撕去血筋,再放入冷水中浸泡7至8天,每天換1次水,待把礬和鹽味漂淨,並漲發到脆嫩的程度即可;另一種方法是先用冷水浸泡3至4天,洗去沙粒,摘掉血筋,然後切成絲狀,放入開水中燙一下立即撈出,用水冷卻,再浸泡在清水中備用。
海蜇中的沙粒有一簡便除法,就是將浸泡過的海蜇放入家用洗衣機中洗3至4分鍾,沙粒和汙物便蕩然無存了。
11.泡辣椒
紅辣椒洗幹淨後,剪去辣椒柄,用針在每個辣椒上戳幾個洞,晾幹。
按500克涼開水放300克鹽的比例製作鹽水。將紅辣椒投入鹽水浸沒。1周後,將辣椒取出,放入新製鹽水(鹽與水的比例如前)中,再加100克白酒,醃泡1小時左右,即可食用。
之後,每取用1次泡辣椒,就要添加少許白酒,這樣可使泡辣椒保存兩年而不變質。
12.海參發法
(1)將海參放入清水中浸泡10小時,然後用旺火煮,煮到水將沸未沸時,把鍋端離爐火,讓其自然冷卻。
(2)將海參清洗幹淨,去除腸子和泥沙,然後用旺火再煮,煮到將沸未沸時,再將鍋端離爐火,自然冷卻後,再清洗一次。如此反複5至6次,即成。
海參發好的標誌是:用指甲一掐能掐下一塊,就說明海參已經發透。
13.水發猴頭菇
把猴頭菇放進冷水浸泡24小時後,用開水再泡3小時,然後取出,去除猴頭菇外層的針刺和老根。洗幹淨後,加蔥、薑、黃酒、肉湯,上籠蒸1至2小時,即可取出備用。
14.如何判斷發麵的酸堿度
蒸饅頭、做包子,掌握好發麵的酸堿度十分重要。判斷酸堿度是否合適,有4種方法:
(1)聽
在發好的麵內,加一些堿水揉勻,用手輕拍麵塊。如發出:“嘭嘭”聲,則酸堿合度;“空空”或“叭達叭達”的聲響,則分別說明堿過少或過多了。
(2)看
發麵加堿水揉勻後,用刀切開麵塊,如剖麵有芝麻大小的孔洞且分布均勻,說明酸堿合度。
如孔洞小且長細條狀,顏色發黃,說明堿放多了。如孔洞大而不勻,麵色發暗,則說明堿少了。
(3)聞
發麵加堿水揉勻後,如麵塊有酸味,說明堿少了。如無酸堿味,說明酸堿度合適。
(4)抓
發麵加堿水揉勻後,用手抓麵塊,發沉無彈性,說明堿多;麵塊發黏且輕,則堿少。酸堿合度的發麵,應不黏,不沉,有彈性。
15.蔬菜營養保護法
(1)蔬菜在水裏浸泡時間過久,先切後洗和切後久放,都會加快維生素的氧化和流失。因此,新鮮蔬菜不要長時間浸在水裏,要先洗後切,切後盡快下鍋。
(2)炒菜時要火旺、鍋熱、快下菜、快翻炒、快出鍋,以保護新鮮蔬菜的營養成分。
(3)蔬菜炒好後,時間放得越長,維生素損失越多,因此,應現炒現吃。
(4)根據蔬菜品種,選擇適當炊具。銅鍋、銅鏟會破壞維生素C,鐵鍋、鐵鏟會破壞胡蘿卜素等,鋁鍋、鋁鏟對堿反應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