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3 / 3)

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對於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要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更好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下堅實基礎。努力實現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實現各方麵事業有機統一、社會成員團結和睦的和諧發展,實現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的和平發展。

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一切奮鬥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須堅持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全麵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麵相協調,促進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協調。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

必須堅持統籌兼顧。要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係,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統籌中央和地方關係,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充分調動各方麵積極性。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樹立世界眼光,加強戰略思維,善於從國際形勢發展變化中把握發展機遇、應對風險挑戰,營造良好國際環境。既要總覽全局、統籌規劃,又要抓住牽動全局的主要工作、事關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著力推進、重點突破。

科學發展觀的上述這些方麵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聯係,互相促進,有機統一,貫通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多個領域,涵蓋了新世紀黨和國家建設的方方麵麵,構成了一個整體,初步形成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發展的係統理論,是我們黨對“三大規律”認識深化的基本標誌。實踐充分證明,在新的曆史起點上,科學發展觀為我們解決複雜的國際國內矛盾、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武器,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在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要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決不能動搖。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是內在統一的。沒有科學發展就沒有社會和諧,沒有社會和諧也難以實現科學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曆史任務,是在發展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曆史過程和社會結果。要通過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財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過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社會和諧。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貫主張,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任務。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和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原則,著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麵,為發展提供良好社會環境。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要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推進各方麵體製改革創新,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全麵提高開放水平,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製機製,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強大動力和體製保障。要堅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結合點,使改革始終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要站在完成黨執政興國使命的高度,把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體現到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來,落實到引領中國發展進步、更好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使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科學發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黨的十七大標誌著中國進入了科學發展的新時代。黨的十七大報告全麵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產生背景、深刻內涵、精神實質,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要全麵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各個方麵。認真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對於我們有著非常重要而現實的意義。

科學發展觀可以指導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我們所處的社會是五彩斑斕的,也是變化無窮的,更是日新月異的。如何在積極參與推動社會發展的同時,把握和實現自身的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善於用科學發展觀觀察和處理問題。要大力發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克服極端個人主義,滿懷激情地投入到學習工作中去,投入到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去,在奉獻社會的同時實現自身價值。

科學發展觀可以指導我們做一個知識結構完善的人。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全麵、協調地發展自己,要求有一個完善知識結構,完善的知識結構有利於我們全麵提高自身的素質,有利於全麵發展我們的綜合能力。目前,存在的重理輕文、重技術輕人文的偏向亟須糾正。當代大學生應該在掌握好專業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廣泛涉獵其他學科,以豐富知識、提高能力,做一個全麵協調發展的人。

科學發展觀可以指導我們做一個人格健全的人。科學發展觀不僅要求大學生學業成功,而且要求其人格健全,做一個身心都健康的人。以高度的自覺自律精神培養自己的集體主義、敬業奉獻和誠實信用品質,培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曆史責任感,擯棄自我中心、功利主義、虛偽欺詐、懶散依賴等不良人格品質,用自己的人格品質感染他人,教育他人,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做到意誌堅定,言行一致,謙虛謹慎,積極向上,樂於助人,團結合作,不斷超越自我,實現競爭求勝求發展的“雙贏”。

全麵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有利於大學生的自身成長,可以有效地實現做學問與做人、理論思想與社會實踐、寬廣知識和較強能力、技術素質與人文素養、健康身體與心理有機結合,實現自身和諧健康的成長,成為“理想遠大、熱愛祖國的人;成為追求真理、勇於創新的人;成為德才兼備、全麵發展的人;成為視野開闊、胸懷寬廣的人;成為知行統一、腳踏實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