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黨的最高綱領(1 / 3)

共產主義是最美好的社會製度,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製度,是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綱領。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每個共產黨員和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要堅持最高綱領和基本綱領的統一,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崇高理想,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自身的奮鬥目標,並以此作為堅定不移的政治信念。

任何政黨都有自己的綱領,通過綱領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張和奮鬥目標。一個政黨的綱領就是一麵旗幟。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曆史階段中,我們黨既有每個階段的基本綱領即最低綱領,也有確定長遠奮鬥目標的最高綱領。中國共產黨始終堅信: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奮鬥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一、共產主義是人類曆史上最美好的社會製度

人類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和追求由來已久。翻開人類幾千年的曆史長卷,自從有階級以來,古今中外許許多多仁人誌士,為了尋找指引人類社會消除階級剝削、階級壓迫的航行燈塔,孜孜以求,鍥而不舍。早在兩千年前,我國古代思想家就憧憬“天下為公”的人類“大同”。五百年前,英國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托馬斯·莫爾就懷著對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殘酷剝削的強烈憤慨,指出私有製是階級剝削、階級壓迫和其他一切社會災難的根源,提出了完全沒有私有製的社會“烏托邦”。之後,又有以聖西門、傅立葉、歐文為代表的空想社會主義者的社會理想等,然而由於受曆史和階級局限,他們的社會理想藍圖隻能是一種美好的空想。直到一百五十多年前,馬克思和恩格斯通過參加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實踐,在批判地繼承人類豐富思想遺產的基礎上,根據對人類社會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規律的研究,對人類的理想社會——共產主義,作出了科學的預測,從而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科學,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共產主義社會形態按其成熟程度可分為兩個階段,即低級階段和高級階段,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關於共產主義社會,馬克思作了這樣的預見:“在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上,在迫使人們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已經消失,從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也隨之消失之後;在勞動已經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後;在隨著個人的全麵發展生產力也增長起來,而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湧流之後,——隻有在那個時候,才能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法權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列寧也講到:“我們所謂共產主義是這樣一種製度,在這種製度下,人們習慣於履行社會義務而不需要特殊的強製機關,不拿報酬地為大家工作已成了普遍的現象。”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描述的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概括起來是:第一,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第二,社會成員共同占有全部生產資料;第三,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則;第四,徹底消滅了階級差別和重大社會差別;第五,全體社會成員具有高度的共產主義覺悟和道德品質;第六,國家消亡;第七,勞動已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是生活的第一需要。以上這些社會特征,盡管隻是描繪了共產主義社會的大致輪廓,但它已經向我們表明:共產主義是人類曆史上最美好、最進步、最合理的社會製度,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高形態,它的先進性、優越性是人類曆史上任何一種社會形態所難以比擬的。中國共產黨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最終奮鬥目標,充分表明了共產黨人所從事的事業,是人類曆史上最偉大、最壯麗的事業,共產黨人的理想是最崇高的理想,是最值得為之奮鬥和引以為自豪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