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家教委實施燎原計劃,把教育的發展和改革同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與農村第二步改革密切地結合起來,實行“三教”(普教、職教、成人教育)統籌和農(業)科(技)教(育)結合,並以職業技術教育或成人教育為突破口,在農村開展教育改革實踐。無疑,這是在新形勢下實行教育與農村實際和農民需要密切結合的一個最佳方案。遵照燎原計劃,一批試點縣開展教改實踐,已取得了可喜成績,總結出許多好的經驗和做法。相信,這將是中國農村教育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
(二)根據農業季節特點開展農村教育
農業是季節性很強的生產部門:農忙時,農民要廢寢忘食地參加生產勞動;農閑時,農民有很多的閑暇時間。特別是近年來農村實際聯產承包責任製後,農民主要以分散方式從事生產勞動,春夏秋農忙季節,有的人忙於農業生產,有的人則外出從事副業和其他生產勞動。農村社會教育麵臨著難於組織的嚴重困難,而冬季農閑季節,絕大部分成年人都閑居在家,所以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像革命根據地開展社會教育那樣,大力舉辦冬學,把群眾都組織起來,進行社會主義理論政策教育、掃盲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等,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新民主主義時期,革命根據地每年都在冬季農閑季節(戰爭情況除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有計劃、有領導、有組織地舉辦冬學,男女老少上冬學,形成了一種大規模的群眾運動。當時舉辦冬學的具體做法是:首先,提前做好辦冬學的各項準備工作,如由地方最高行政機關發布冬學指示信,製訂冬學計劃,組織各級冬學委員會等;其次,培訓冬學教員,確定校址,動員學生上冬學;第三,統一編印教材,有結合農村生活和生產的《日用雜字》、《廣稼雜字》、《農村應用文》、《衛生課本》等,免費供給學生使用;第四,確定課程,有識字、算術、政治、常識、軍事、唱歌等,而以識字、政治為主要課目,分高、初兩級教學;第五,由政府和群眾統籌解決冬學經費,從物質上保證冬學順利進行;第六,冬學結束時要組織考試和工作總結,對模範冬學和冬學委員會以及優秀教員和學生,給予物質獎勵與精神鼓勵。總結革命根據地數年冬學運動積累起來的經驗:一是冬學要有嚴密的組織和嚴格的紀律,成立校管會,製定學習公約與請假製度等;二是每年辦冬學的目的都要明確,具體任務應有所不同,使學生感興趣;三是冬學要有一定的連續性,一般是在前一年冬學基礎上進行,課本也要按這個要求編寫,不要每年都從零開始;四是冬學教學要與冬季其他工作密切聯係起來;五是要建立一套嚴格的檢查製度,尤其是各級政府應經常派人檢查、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六是冬學與常年學校連係起來,學生冬學畢業,按成績分別轉入夜校、小學、民校,堅持常年學習,逐年提高。此外,各地在冬學的組織形式及教學內容等方麵都有不少的創新,如有用拉丁化新文字作輔助工具掃盲的新文字冬學,群眾自願組織的民辦冬學,與生產和軍訓結合的一攬子冬學,以某門專業與技能為主的衛生冬學和紡線冬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