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創設良好的學生本位發展的氛圍環境
通過有效的管理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環境,對學校辦學質量的提高,繼而對學生的素質的發展作用都是十分明顯的。因此英國的許多學校在辦學競爭過程中,常常把良好環境的創設作為自己獲勝的砝碼之一。在學校內環境的創設上,建立一種教師、學生積極參與學校各種活動的機製,從而為學生、教師的參與提供發展機會,進一步形成良好的學校人際關係。在外環境的建設上,英國學校十分注重校園的美化、綠化工作。從管理者到教師、學生都有一種極強的維護學校形象的責任感。另外,學校還設立了專門的接待部,專人負責接待參觀訪問者,並有全麵完整、印刷精美的學校宣傳材料,通過新聞媒體以及其他的方式宣傳自己的學校,使社會對學校有更多的了解,擴大學校的影響力。借助學生主體的親自參與,使他們充分體驗自己的主體地位,提高他們社會能力的發展。學院也通過開放日、開放夜活動以及定期向學生、家長和社會通報各種信息的做法,以獲得學生、家長、社會對學校工作的積極評價和支持,從而進一步改進學校的工作。學校也很重視與各社會團體和政府部門搞好關係,這是學校對外關係的一大主要任務。因為學生質量高低最終的評價者是這些團體和部門。為了及時了解社會對學校的評價,他們常常邀請社會各界人士來校參觀訪問,舉行座談會,聽取他們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看法。
三、啟示和借鑒
英國從教育理論上和立法上建立起了一個相當完備的以學生為本的學校管理體係,這對我國當前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參照意義。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迫切需要建立一種新型的人才教育培養機製。隨著教育產業化發展形勢和高等教育實施就業技能培訓任務的客觀要求,從教育管理上積極探索並建設製度化的為學生全麵服務的政策機製,是我們目前急需解決的一個重大教育理論實踐課題。從上麵的信息材料中我們不難看出,目前英國學校中的學生本位發展的思想,已經貫穿到了國家的整個教育體係之中,實現了從初等、中等到繼續教育全麵為學生負責的一體化。而且從立法和理論上對某種改革思想進行闡述,可以減少改革的盲目性,也有利於改革沿著正確的思路進行。
我國目前提倡和實施的素質教育,其目的也是為了全麵提高學生的素質,更好地適應變革時代市場經濟社會日新月異的迫切發展需要。應該說在我國實施的素質教育工程中也包容了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和精神。筆者認為,借鑒英國的一些做法會對我們進一步解決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管理問題有所幫助。世紀之交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必將會在教育領域表現出許多共同的主題,學生本位發展在英國和中國的實踐經驗也印證了這一國際趨勢的相互趨同。在新世紀的教育改革與發展進程中,世界各國互相學習,共同探討,是教育邁向國際化不可缺少的步驟。
(原載《東疆學刊》200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