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從維格斯特職業學院看英國職業教育的管理特色(1 / 3)

李延平 傑克·拉比[英]

擴大職業教育,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許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教育體製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在中國1985年的教育體製改革政策中就規定,中等職業教育的招生人數要相當於普通中學;而在最近幾年又要求大幅度擴展職業教育的比例,並於1996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然而,在多數學生和家長的心目中,職業學校幾乎沒有多少地位可言。如何提高職業學校的社會地位,同時進一步為就讀學生提供發展和就業的機會,是當前中國職業教育事業發展亟待解決的一大現實難題。無疑發達國家職業學校教育的管理模式和經驗,對我們國家解決當前職業教育中存在的許多現實問題具有借鑒意義。

英國推行職業教育比其他發達國家要晚得多,但目前卻已成為世界上實施職業教育最成功的國家之一。為了更好地研究借鑒英國職業教育管理的成功經驗,在英國皇家協會的讚助下,陝西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與英國萊斯特大學教育管理中心合作,進行了一個為期3年的“中英教育管理比較研究項目”,其中以定性案例分析方法研究中英兩國職業學校不同的管理模式及經驗就是該研究項目的一個重要內容。下麵是我們在對維格斯特職業學院案例分析的基礎上,對英國職業教育學校管理特點的一個初步總結,以期對解決中國職業學校教育的管理問題有所幫助。

一、實行國家政策幹預,以職業資格證書製度引導規範職業學校的教育行為

這是英國職業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為了改變“二戰”以後英國職業教育落後的現狀,在80年代初期,執政的保守黨基於國內經濟和全球社會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提出必須賦予人民知識和技能,並通過終身培訓的戰略建立工業技術基礎,以確保英國的持續發展。針對當時英國職業技術教育比較薄弱這一實際問題,保守黨提出要建立一個具有很大靈活性和積極主動適應經濟和技術變化的職業教育培訓體係。與此同時,執政的保守黨要求政府直接介入職業教育和培訓工作,加強對職業教育培訓的引導和政策製定。從1981年至1995年,英國政府先後發表了5個與職業教育有關的白皮書和政策法規,從而為本國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證。英國政府規定,每個人在尋找工作時,必須有職業資格證書,因而英國的職業資格證書非常多,有地方通用的,也有全國通用的,而且與就業領域有關的各個行業和專業,都有相應的資格證書。國家、地區和各企業部門指定專門的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和頒發機構,學生必須參加考試合格後獲得各種級別的證書。1986年,英國成立了“國家職業資格委員會”,指定認可機構頒發以能力為標準的職業資格證書,這種職業資格證書的職業傾向比較明顯,對某一領域的專門人才的培養比較適合。1992年又推出了“普通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強調持證者要具有共同的職業核心技能。這兩種證書的考試中心都有考試大綱,各級職業學校均根據考試大綱的要求開設不同專業的課程並進行教學,幫助學生通過考試拿到證書。

維格斯特職業學院的辦學宗旨是“為社會提供一流的教育而努力,並使學院裏的每個成員都達到最大程度的成功”。學院的主要目的是為全日製16歲以上的學生提供普通教育課程,以滿足來自於學院夥伴學校的學生學習學術課程的需要,創造各種機會,使他們得到全麵發展。學院的職業部為學生的升學和就業提供的谘詢指導工作,更為家長和學生歡迎。學生的學業成績在英國十分引人注目,在1994-1995學年入學鞏固率為96%。普通教育高級水平和補充水平的考試成績也非常突出,參加考試的年齡在16-18歲學生的平均成績為5.2分,這在教育和就業部頒發的成績表中處於前10名的位置,1995-1996學年,參加考試的1313名學生在29個專業的普通教育證書高級水平課程的平均通過率為82.8%,其中有8個專業的通過率是100%。有144名學生學習10種專業的普通教育證書補充水平課程,考試平均通過率為82.5%,其中4個專業的通過率是100%。有80%以上的畢業生進入不同性質和類別的大學學習。學院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好的成績,是因為它有著較好的管理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