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關於英國特殊教育管理的個案研究(3 / 3)

三、啟示

英國特殊教育的發展,得益於其經濟的發展、教育觀念的轉變,同時也得益於其科學的管理方式。這使得英國的特殊教育更好的回歸主流,走在世界特殊教育發展的前列。其中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首先,教育立法、政策先行是特殊教育實施的有力保障。自1981年以來,英國先後三次頒布了成功的教育法案。特別是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對特殊教育作了眾多的規定,不僅如此,教育部和有關特殊教育的谘詢機構還依據法令頒布了一係列指導和操作性文件,如《特殊教育評估和實施章程》等。這就從法律和政策上保障了特殊教育的實施。

與英國相比,中國建國以來雖通過憲法、義務教育法、殘疾人保障法等對特殊兒童受教育的權力和特殊教育的實施作了規定,但由於這些法律都不是專門的特殊教育法規,對特殊兒童受教育的權利和特殊教育實施的細則都規定得不夠具體,因此執行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這就使特殊教育實施既缺乏明確的指導,又缺乏應用的法律保障。

其次,英國特殊教育管理的專門化保證了學校特殊教育工作的落實。英國的普通學校無論規模大小,都有特殊教育協調人專門負責學校的特殊教育管理工作,並設有由特殊教育專家組成的支持小組。特殊教育協調人直接受命於地方教育委員會,他們除了受校長、董事會領導監督外,還直接向地方教育委員會負責。如果說校長管理的是一所普通學校,那麼特殊教育協調人則管理的是普通學校中的“特殊學校”。這種管理模式從組織上保證了特殊教育的有效實施。與之相比,中國普通學校中特殊教育的專業化組織體係和專門化管理製度尚不健全,這就從組織製度和人力、物力上難以保證特殊教育的順利進行。因此,如何根據中國實際借鑒英國的經驗,建立健全中國普通學校特殊教育的專門化管理模式,是中國特殊教育麵臨的緊迫問題。

最後,英國中小學開放式的課堂管理模式所形成的寬鬆的教育環境,極有利於特殊教育在普通學校紮根成長。在這一點上中國很難直接模仿。因為英國的學校每班隻有20~30人,由一位教師和一位助教負責,而且還有支持小組的教師巡回於各班。人力、物力資源都很豐富。而中國中小學每班人數多達50~62人,僅有一位教師管理,而且教育經費嚴重不足。但是,中國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創造性地建立中國特殊教育的課堂教學管理模式。如在小學低年級實行學科綜合教學,將有利於特殊兒童充分浸入普通教學中;實行班內按能力分組教學;集體教學與個別教學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輔導相結合等。同時在教學的組織管理中,可根據特殊兒童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如前置式教學、交叉式教學、後置式教學等。當然,要做到這些,首先有賴於教師的特殊教育素質的全麵提高。因此,如何利用現有資源,加大師資培訓力度,為普通學校建立起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特殊教育工作隊伍是中國目前特殊教育發展麵臨的首要問題。

“參考文獻”

[1]金世柏主編:《發達國家中小學教育改革的現狀與趨勢》,北京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Coade of Practice on the I dentification and A ssess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1994.

[3]Aguide of Practice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1996.

(原載《陝西師大學報》哲社版199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