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2 / 2)

堅持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

道德依靠法律的強製性來保障底線。隻有堅持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的製度支撐和剛性約束。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必須重視發揮法律的規範作用,用法律的權威增強人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以法治的力量推進道德建設、提升全社會文明程度。

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治意識和道德自覺。法律廣泛宣傳、廣為人知的過程,就是推動其蘊含的價值理念、道德觀念深入人心的過程。1986年以來,我國已製定實施六個普法五年規劃,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不斷增強。要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係,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開設法治知識課程。把法治教育納入精神文明創建內容,體現到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之中,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推動法律知識進企業、進鄉村、進機關、進社區、進學校、進軍營。健全普法宣傳教育機製,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普法工作的領導,宣傳、文化、教育部門和人民團體要在普法教育中發揮職能作用。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製,建立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製度,加強普法講師團、普法誌願者隊伍建設。健全媒體公益普法製度,加強新媒體新技術在普法中的運用,提高普法實效,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

通過嚴格公正執法司法營造揚善懲惡的社會風氣。執法司法既是法律行為,也體現著鮮明的道德導向。嚴格公正執法司法,是對法律尊嚴的捍衛,也是對先進道德的彰揚;而執法不嚴、司法不公,則是對法律尊嚴的無視,也是對惡行的縱容、對美德的貶損。必須通過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發揮法治扶正祛邪、激濁揚清的社會功能,促進清風正氣的弘揚,增強人們道德自覺和道德自律。要堅持嚴格執法,對侵害公共利益、人民權益和社會秩序等行為及時予以規誡遏製,弘揚真善美、打擊假惡醜,促使人們趨善避惡、揚善棄惡。要堅持公正司法,依法製裁和懲處各種違法犯罪行為,讓人們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感受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以法律的震懾力為道德建設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要加大執法司法公開力度,加強對執法司法活動的監督,堅決懲治執法司法活動中的腐敗行為,更好地守護公平正義、弘揚美德善行。

發揮法治在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中的作用。法律是道德的底線,也是道德的屏障。對那些傷風敗俗的醜惡行為、激起公憤的缺德現象,僅靠道德教育、“叩問良心”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運用法治手段進行治理,為道德建設“保駕護航”。要引導人們牢固樹立有權力就有責任、有權利就有義務觀念,加強社會誠信建設,抓緊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征信係統,健全公民和組織守法信用記錄,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製和違法失信行為懲戒機製,使尊法守法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要繼續深入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加強對見危不扶、出國出境旅遊不文明、奢侈浪費、網上造謠謾罵等行為的整治,該勸導的勸導、該處罰的處罰;加大對食品藥品等領域見利忘義、製假售假行為的執法力度,查辦大案要案,讓敗德違法者付出高昂代價,發揮對整個社會的警示教育作用,推動形成良好社會風尚和社會

秩序。

領導幹部要帶頭學法、帶頭守法,做社會主義法治和社會主義道德的模範踐行者。領導幹部既是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也是道德建設的積極倡導者、引領者和示範者。領導幹部能否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對營造良好法治環境和道德氛圍至關重要。要堅持把領導幹部帶頭學法、模範守法作為樹立法治意識的關鍵,把憲法法律列入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列為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必修課,推動黨員幹部學法經常化、製度化。要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重要內容,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係,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幹部重要內容。各級領導幹部要對法律懷有敬畏之心,牢記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帶頭遵守法律,帶頭依法辦事,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同時帶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以實際行動帶動全社會崇德向善、尊法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