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全民守法與法治社會建設(2 / 3)

對在中國境內違法犯罪逃逸國外的違法犯罪分子,特別是各種利用職權貪汙國家和集體巨額財產,給國家和人民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的領導幹部和重大刑事犯罪嫌疑人,要采取各種有效的國際合作手段,及時引渡回國受審,不讓違法犯罪分子逍遙法外。

三、不斷完善公民行為準則,健全公民守法體係

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讓廣大人民群眾充分相信法律、自覺運用法律,使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憲法和法律不僅是全體公民必須遵循的行為規範,而且是保障公民權利的法律武器。依法辦事就是依法維權。自覺履行公民遵守憲法和法律的義務就是有效地保護公民自身的合法權益。

完善公共場所公民行為準則,健全公民守法體係。大力宣傳模範守法公民的先進事跡,提倡見義勇為和敢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的奉獻精神和公民護法意識,鼓勵守法者,懲處違法者,教育憲法和法律意識薄弱者,通過豐富和有效的普法形式,讓憲法和法律進課堂、進社區,讓人民群眾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全民守法的法治事業中來。

建立公民守法信用檔案體係,對自覺守法的公民賦予法律上更大的便利,對漠視憲法和法律權威、屢次三番違法者建立不良行為監控機製,通過社區、學校、醫院、銀行、航空公司、交通部門、社保部門、保險機構等建立相互協調、信息共享的個人誠信記錄體係,健全守法義務與守法責任相統一的公民守法體係。

加強中國公民海外旅行、學習、工作和生活的隨意違反當地法律的不良信息記錄製度建設,對屢次三番破壞所在國或地區法律,給中國公民守法形象造成不良影響的人采取出境前訓誡或出境限製措施,維護中國公民在全球範圍內整體性守法的良好形象。

四、加強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自治章程建設,樹立全民守法牢靠的社會根基

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將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法治建設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基礎性工程重點推進。要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製,出台和完善保障居民權利、明確基層群眾日常相鄰關係和相互往來法律關係的村規民約和居民自治章程,形成中國特色的“基層法治”,通過約束居民行為的村規民約和自治章程,培養基層居民遵守國家憲法和法律的守法觀念和遵守與個人日常生產、生活具有密切關係的社會組織、社會團體的自治規則意識,讓守法的要求滲透到公民日常生產、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完善人民群眾從信仰基層法治、地方法治到國家法治的全民守法體係,努力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製度健全、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充分發揮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在監督居民守法中的作用,建立有效的群眾監督守法體係,積極推廣“雙聯戶”守法與發展互動互助模式,形成“資源共享、利益均沾、優勢互補、風險共擔、自覺守法、相互監督、共同發展、共保穩定”的基層群眾守法義務與責任相統一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進一步強化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在社區矯正、對具有不良行為習慣的人員進行幫助改造方麵的重要作用,通過法製義務宣傳員走家入戶、治安聯防人員走街串巷,形成有利於全民守法的社會環境,全麵推進法治社會的基礎性建設。

五、加強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內部行為規則約束,充分發揮法律服務在建設和諧社區中的作用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製度,製定保護職工合法權益和明確職工崗位職責的廠規廠法,支持職工在遵守廠規廠法的前提下參與管理,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發揮社會組織在擴大群眾參與、反映群眾訴求方麵的積極作用,增強社會自治功能,通過社會組織的自治章程,明確社會組織的成員權利,理順社會組織與其成員之間的法律關係,強化社會組織的成員對社會組織的服從意識和榮譽意識,增強社會組織成員對社會組織的責任心。在充分尊重個人意思自治的前提下,依托市場機製建立行業自身發展的規則,強化行業自律意識,提高行業成員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水平。

實行法律服務的基層社區全覆蓋,建立和完善法律服務顧問團,依靠法律服務職業化團體,送法下鄉、下村、下街道、下小區,構建有效的法律服務社會化網絡體係,讓每一個公民切身體會到法律就在身邊,遵守憲法和法律就是有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通過職業化的法律服務,提高社會公眾遵守憲法和法律的守法能力和水平,建立中國特色的形式、層次多元,內容相互銜接和統一的全民守法體係,讓守法成為每一個社會成員日常的自覺行動,讓守法精神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