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將法求人,妙不可言
激將法是求人的一種高超技巧。使用激將法往往能夠使對方感情衝動,從而去做一些他在平常情況下——比如請求他或同他商量——可能不會去做的事;激將者還可以激起對手的憤怒感、羞恥感、自尊感、嫉妒感或羨慕感,等等,這樣,被求者在激動之中來不及考慮太多就答應下來,造成了這樣一種結果:這些事不是你求他而是他自己要做的。
唐天祐年間,叛臣朱全忠用計誘騙五路兵馬反駐守太原的唐晉王李克。叛軍中有一員猛將高思繼異常勇猛,且善用飛刀,百步取人首級,後來被李存孝生擒。李存孝本意留他在帳前聽用,可高思繼卻執意要回山東老家過田園生活,以此改惡從善。後來,李存孝被奸臣康立君、李存倍所害。朱全忠聞李存孝已死,又發兵來犯,其帳前王彥章不僅勇猛蓋世,且智謀過人。晉王將士皆啞然相對,無人請戰。晉王見狀,痛哭一場。還是長子李嗣源說道:“昔日降將高思繼閑居山東鄆州,何不請他迎敵?”晉王聞言大喜,遂命李嗣源前往山東求將。
李嗣源來到山東鄆州,直奔高家莊尋高思繼。提起前事,高思繼說道:“自勇南公存孝擒我,饒了性命,回到老家,‘苦身三頃地’,與世無爭,今已數年,早把兵家爭戰之事置之身外。今日相見,別談這些。”李嗣源見高思繼已無出山之意,於是在心裏暗暗琢磨良策。自古道:文官言之,武將激之。對高將軍好言相求,難以奏效,必須巧用激將之法,激其就範。於是,李嗣源編出一通謊言,說道:“天下王位,各鎮諸侯,皆聞將軍之名,如雷貫耳,稱羨不已。我與王彥章交兵敗下陣來,我對王彥章說:‘今日趕我,不足為奇,你如是好漢,且暫時停戰。我知道山東渾鐵槍白馬高思繼,蓋世英雄,有萬夫莫當之勇,待我請來,與你對敵。’王彥章見我陣前誇耀將軍,憤然大叫,‘就此停戰,待你去請他來,不來便罷,若到我這寶雞山來,看我不把他剁成肉醬!’”高思繼本是勇武之人,生性直爽豪放,經此一說,不禁激得心頭火起,口中生煙,大叫家丁:“快備白龍馬來,待我去生擒此賊!”遂披掛上馬,辭家出山,向寶雞山飛馳而去。
高思繼和李嗣源快馬加鞭,日夜兼程,趕到唐營,不但唐晉王喜出望外,三軍將士亦是異常振奮。第二天,王彥章又來挑戰,唐晉王引高思繼出馬迎戰,高思繼與王彥章廝殺起來,連鬥三百回合,難分勝負,直戰到天黑,雙方見天色已晚,才鳴金收兵。這次戰個平手,但卻是唐軍出師以來的第一次,軍威大振,信心大增,個個摩拳擦掌,準備來日再戰。
高思繼本來已經看破沙場紅塵,決心棄武從耕,安度田園生活。李家雖對他有再生之恩,但正麵動員其出山,他卻以“與世無爭”相拒。然而,當李嗣源借用謊言激他時,他卻毅然披掛上馬,重返戰場,一鬥就是三百回合。可見,激將勵誌確是遊說的一個重要手段。
求人時,尤其是求熟人的時候,就得利用一下感情,摸透對方心理,不妨采用一下激將法,他就會動用他的所有關係,盡力幫你把事辦好,以顯示其威力。
怎樣提出要求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向別人提出要求是件很難做出的事情。不僅是你,對方也會感到有一定的麻煩存在。所以有效的語言手段非常必要。如果掌握了技巧,難事也就變得容易了。
1通過旁敲側擊達到目的
生活中為人求情、代人辦事常常遇到令人不滿意的情況,可是隻要你學會委婉的表達方法,旁敲側擊,往往能起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韓國修築新城的城牆,規定限15天完工。大臣段喬負責主管此事。有一個縣拖延了兩天,段喬就逮捕了這個縣的主管員,將其囚禁起來。這個官員的兒子設法解救父親,就找到管理疆界的官員子高,讓子高去替父親求情。子高答應了這件事。
一天,見了段喬後,子高並不直接提及釋人的事,而是和段喬共同登上城牆,故意左右張望,然後說:“這牆修得太漂亮了,真算得上是一件了不起的功勞。功勞這樣大,並且整個工程結束後又未曾處罰過一個人,這確實讓人敬佩不已。不過,我聽說大人將一個縣裏主管工程的官員叫來審查,我看大可不必,整個工程修建得這樣好,出現一點小小的紕漏是不足為奇的,又何必為一點小事影響您的功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