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這些小動作加起來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整體結果,那就是:人們會對自己覺得很滿意。員工隻要相信公司關心他們、並了解他們的需要、維護他們的自尊,就會以努力工作達成公司目標作為回應。
每一個人都有著他的自尊心的,如果你對他所說的話能夠表示同意,這就是尊重他的意見,他在無形中把自己高抬了,而抬高他的便是你,自然他對你是十分高興的,他也願意和你做朋友的。反過來,你不能對他表示同意,顯然你是站在和他敵對的地位,你是他的敵人而不是友人,他能不和你為難嗎?所以在說話的時候,這一點我們是應該要加以注意的。
總之,顧及他人的心態及立場,尊重他人的自尊,乃是相當重要的為人之道,也是讓他人交出信任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因此,你要促使別人與你合作,你要說服他人,就必須遵循說服的這一要訣:維護他人的自尊。
容忍對方的反感
人們常說:“宰相肚子裏能撐船。”卡耐基認為,不能包容是一種愚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人與人交往,必然會因為價值取向的不同而產生一定的分歧。要獲得這種在內心深處對你存在反感的人的信任,是比較複雜的工作。由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同,反感的表現形式也不同。
例如,社會地位低者對社會地位高者說話時,對方隻是隨意地附和,並不會吐露真心,或者使用極端客氣的語言。這一般都是心中懷有反感的表現,這種反感會妨礙交流。當上司勸說部下應打起精神努力工作時,部下隻是口頭上響亮地回答他,“是”,但是實際工作上並沒什麼改進,這一般都表示內心對上司有反感。當對方在談話中根本不提你的名字時,有時也表示對你有反感。
相反,當上司對部下有反感時,即當社會地位高的人對社會地位低的人有反感時,大部分情況下不會將反感壓抑在心底,而是直接表現出來。例如,談到主題時,故意岔開話題;談話當中突然離席,讓對方久候;假裝正在思考問題,將視線轉移到別處;更有甚者,根本不聽你的談話,一個人看起報來。當對方采取忽視你的人格的態度時,可以認為交流工作很難進行了。此外,在不可用社會的優劣關係來衡量的家庭關係中,有時,孩子對於父母的勸告會強詞奪理,采取完全拒絕的態度,也是孩子對父母懷有反感的表現。
在獲取信任感過程中,麵對對方的反感,你要做的首先是容忍,然後想方法伺機消除其反感,達到目的。在說服對方時,如果了解對方心中已有了這種反感,那我們首先應該容忍對方。將這種方法用於對你有反感的人時,應以言行來表示出“我知道你對我有反感,我承認我有缺點”這種態度。那樣的話,對方的反感就不會成為取信於人的障礙了。
有時為了消除對方的反感,必須先承認自己不好。這也是包容對方反感的一種表現形式。
一位記者曾采訪了一位在電視上正走紅的女演員,問她是怎樣走進藝術舞台的。她說:有一天她一個人走到商店附近,後麵突然傳來一個令人厭煩的男人的聲音。當時她根本沒有當演員的念頭,再加上對於在大街上物色女性當演員的男性(原來他就是製作人)不僅有戒備心,而且有強烈的反感。
但是,沒想到對方卻說:“我感到非常遺憾,由於我過於冒昧,使你無法接受我的建議,像你這麼優秀的人才不能成為一名女演員是我的過錯,我一定讓全局的製作人給你寫推薦信,將你推薦給電視公司。因此,無論如何請再和我見一次麵,請務必賞光。”結果,她被說動了,這一次對此人的信任感竟成了她進入本不想進入演藝界的契機。
這就是先承認自己的不是,應付當時的情況,約定“再一次”進行說服而取得信任的例子。像這樣通過先承認自己的不是,要求“再見一麵”的交流,當第二次見麵時,一定比初次見麵時就拉近距離要容易得多。
包容別人是交流的基礎,心胸狹小、無法包容他人的人是難以獲得信任的。
因此,你要想促使對方與你合作,你要在他人心中占據信任位置,一定要包容對方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