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白眼狼四姑(2 / 2)

至於四姑嫁給了南蔡莊的四姑父為什麼也會住在石峽村,這就要從80年代開始的計劃生育政策說起。

1980年開始全國大範圍興起轟轟烈烈的計劃生育運動。h省作為第一人口大省活動搞的尤為激烈。到處貼著紅豔豔的大標語,基本都是“少生孩子多種樹”,“隻生一個好”等。隻生一個的不但會受到表彰還會頒發獨生子女證,每年國家還會給予補貼。至於多生,超生的那自然是嚴厲打擊。婦女們隻要生完一個,各村的婦女主任就開始上門動員婦女們去做結紮、上環,如果發現哪個婦女幾個月不見蹤影,第一時間上報並四處查找,一旦找到哪怕即將臨產也會把胎兒流產。至於漏網之魚當然是處於重罰,自家沒錢的親戚朋友還要連坐受罰。但幾千年的重男輕女的思想觀念哪會一時之間就給扭轉過來,運氣好的第一胎生了男娃的婦女當然響應政策,運氣不好的隻能擔驚受怕,四處躲藏接著往下生,哪天生了男娃哪天才會結束這流亡的日子。1990年春晚播出的小品《超生遊擊隊》真實反映了那個年代的那種現象。

郭小明四姑郭淑芬和老媽都恰好屬於運氣不好的那類。趙素榮生完老大郭明明之後,躲在四川娘家幾個月生了郭小明,生完郭小明孩子剛滿百天就依依不舍的回了h省,又躲到下屯村的窯洞好幾年才生了郭趙明。

而郭淑芬的經曆和趙素榮基本一致,也是生了大女兒鮑盼盼又生了女兒鮑歡歡,最後無奈的打算在荒地裏搭棚子生兒子的時候,郭小明老爸和老媽深表同情的伸出援助之手在石峽村給四妹租了一處院子,把四妹一家老小給安頓下來。為了方便照顧,還特意租的離自己比較近。這不,折騰這一大圈總算有了結果,在今年三月間郭小明四姑得償所願終於生了兒子鮑宇峰。

但這一大家子終究是要吃要喝的,四姑郭淑芬奶著孩子,還帶著兩個大的都很吃力,一家的生活來源就是四姑父鮑成運在郭西傑這裏做幫工掙的錢。錢不夠花,孩子嗷嗷待哺,四姑就經常到自家母親那裏哭訴。自家母親難免又在兒子跟前旁敲側擊,郭小明老爸是個孝順的,對自家小妹的遭遇也是深表同情。郭小明老媽也是個和善,心慈的,於是後來就成了郭小明家買麵、買米、買油,買煤都是一家一半。到了後來,一到星期天四姑就會把兩個閨女打發到郭小明家裏來,甚至有的時候不想做飯了,裝作和老太太聊天忘記時間等,也在郭小明家蹭上一兩頓。不得不說,郭小明的老爸老媽真可謂當代活雷鋒,中國好哥嫂。

“哎。”郭小明踢著石子跟著拉煤的板車往四姑家裏走,不知道都已經歎了多少口氣。

爸媽對四姑這麼好,後來她們居然落井下石,真是典型的恩將仇報。問題是她自己是穿越過來的知道四姑一家子是這樣的白眼狼,她爸媽沒有穿越啊又不能提前預知這一切。這可怎麼辦才好?

這個時間鮑成運一家老小正圍坐在一張矮桌子上吃飯。桌子上擺著一碟子蘿卜幹,一碟子雪裏紅,一個有些發黑的竹筐裏頭放著幾個有點開裂的饅頭,大人和孩子麵前一人擺著一碗麵疙瘩湯。郭成運顯然是急著上工,左手端著麵疙瘩湯,右手拿著筷子攥著饅頭,時而夾兩筷子鹹菜,時而咬兩口饅頭,時而呼嚕嚕的喝著湯。鮑盼盼和鮑歡歡撅著嘴顯然是對早飯不太滿意,半天都隻是用筷子攪著麵疙瘩湯。

“媽,咱們家的早飯太難吃了,吃不下去。”兩歲的鮑歡歡攪麵疙瘩湯攪了半天,奶聲奶氣點的開口道。

郭淑芬正一邊奶著鮑宇峰,一邊往嘴裏頭塞饅頭。聽見這話頓時就來了氣,啪的一聲把筷子扔到桌子上,張嘴吼道:“嫌難吃就別吃了,誰家好吃就滾到誰家吃去”。

鮑成運蹙了蹙眉,停下了吃飯的動作,看看筐子裏頭開裂的饅頭道:“孩子她娘,一大早上的發這麼大火幹什麼。孩子雖然是嬌氣了點,但說的也是實話,你看看這桌子上的幹饅頭,凉鹹菜,就是大人天天吃這個也受不了,何況是孩子呢。”

“哈,”郭淑芬冷笑一聲,頓時如火藥桶般炸了,屁股底下的凳子倒到後麵,懷裏的兒子也被嚇的大哭,孩子的哭聲夾著郭淑芬刺耳的怒罵聲充斥著整個屋子:“鮑成運,你說這話意思是埋怨我是不是,嫌我沒有我三嫂子能幹是不是,那你說這話的時候你有沒有拍拍胸脯想想,你要是有我三哥的一半能耐,我不知道吃香喝辣的,我願意天天吃饅頭,啃鹹菜。我就是倒了八輩子血黴,當年聽了你三年兩語的哄騙嫁到了你們老鮑家,這些年當年做馬,給你生兒育女的還要遭你嫌棄。說道這裏又是“嗷”的一嗓子,痛哭出聲“這日子沒法過了,我要給你離婚。”

一聽離婚,鮑成運也慌了,連忙站起來去拉郭淑芬:“我這也沒有說你什麼啊,你怎麼就吼的這麼大聲,這麼大聲音也不怕人家街坊四鄰的聽見笑話。”

郭淑芬用力甩開鮑承運的拉扯,嗓門依然不減:“誰願意笑話誰笑話,老娘在自家院子裏頭,高興哭就哭,高興笑就笑,誰要是敢狗拿耗子多管閑事,老娘叫他們吃不了兜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