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濃墨重彩寫中郎(2 / 2)

曾紀鑫先生在“袁宏道傳”之前特意加上“晚明風骨”四字作為書名。從為人的角度而言,風骨者,氣概剛正之謂也;就文學創作的角度而言,風骨者,言辭端直意氣駿爽之謂也。正是在林林總總的政治、文化、社會大背景的烘托之下,袁宏道“晚明風骨”的形象才顯得那樣的突出、鮮明。

再現曆史人物的文學作品,最大的難題在於如何正確處理可讀性與真實性的關係。作為一個嚴肅的、擅長曆史文化散文寫作的作家,曾紀鑫先生堅持把真實性放在第一位。他為《袁宏道傳》寫作訂立的原則是:不失嚴謹學風,嚴密考證,冷靜思索,客觀敘述。他介紹,《袁宏道傳》在創作過程中經曆了“一番三易其稿的折騰與躊躇”,最後決定打破曆史長篇小說、傳記等固定體裁的限製,在“厘清事實、闡明原委、塑造人物、反映時代、表達思想”的前提下,綜合運用人物傳記、論著、紀實文學、文化散文等元素,堪稱“不拘格套寫中郎”。作者緊緊抓住塑造袁宏道人物形象這一中心,將不同文學體裁的元素融為塑造人物的不同手段,但見其技法豐富,不覺其形式龐雜。

作者在《袁宏道傳》的自序中寫道:“我最為推崇的,是袁中郎身上所體現出來的一種適度與適意……”《袁宏道傳》對袁宏道的評價不可謂不高,但在具體的評價過程中,卻始終把握“適度”的原則。從表述的角度看,人物形象的“適度”處理便是不把話說死、說絕,使筆下人物獲得以性格活動的自由空間。

當然,人物形象“適度”處理的基本原則之一便是不美化、神話人物。《袁宏道傳》充分肯定袁宏道作為“公安派”中堅人物在批判明代禦用文學、複古流毒以及倡導性靈學說、推動文學革新方麵所起的曆史作用,也指出他的作品有時因為過分強調性靈而流於直白、淺陋的弊端;在肯定袁宏道堅守正義、反抗官場黑幕積弊的同時,也不隱晦他對於官府地位、富貴生活的追求,對於袁宏道年輕時貪杯好色、妻妾環侍的生活方式導致英年早逝也給予或明或暗的批評。這種“適度”的處理,使我們看到一個真實的、完整的袁宏道。

強調文學關注時政、關注世道、關注民生,反對複古、反對因襲、反對模擬,倡導文從己出、言所欲言、隨事直書,堅持革新、堅持創造,以袁宏道為代表的“公安派”的文學主張在今天仍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從這個角度講,《袁宏道傳》的出版尤其值得關注和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