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墨重彩寫中郎
寵書宣言
作者:李啟宇(大陸)
如果你想知道一個人如何成為文壇領袖,可以讀這本書;如果你想知道一個軍伍出身的家族如何培養出三個進士兄弟且都在文學史上留下姓名,可以讀這本書;如果你想知道一個文學流派是怎樣形成並啟迪後人,可以讀這本書;如果你想知道一個朝代文學運動的大致走向及相互之間的影響,可以讀這本書。
我一再提到的這本書,就是曾紀鑫先生的新著《晚明風骨·袁宏道傳》(以下簡稱《袁宏道傳》)。
曾紀鑫先生素來以思維敏捷著稱,經常是下筆千言,倚馬可待。但袁宏道(字中郎)的這部書,在他的腦子裏卻盤旋了整整20個年頭。20年來,他搜集到幾乎所有能搜集的關於袁宏道的作品和研究資料,也幾乎走遍了袁宏道所到過的地方。他不斷地閱讀,不斷地思考。因為有了20年的醞釀和積累,《袁宏道傳》成為一部深刻的宏大社會背景下的文學紀事。
如果光從文學的角度看,“公安派”隻不過是一個文學流派,袁宏道隻是個小品文寫得極好的文學家。而《袁宏道傳》將“公安派”、袁宏道放在晚明的政治背景中,從而賦予“公安派”、袁宏道的文學活動鮮明的政治特色。晚明尤其是明萬曆年間,士大夫階層墨守成規、人雲亦雲的風氣十分濃厚。在這種狀況下,袁宏道敢想敢說的風格為當時的政界帶來了一絲清新的風氣。《袁宏道傳》中的《新官上任》、《尷尬縣令》、《吏部革新》、《典試秦中》等專門記述袁宏道在官場上的作為,不僅從吏治方麵反映了晚明的政治背景,而且生動、形象地突出了袁宏道留心世道、關注民生、堅守正義、剛正不阿的性格。這些文學之外的描寫有助於我們全麵認識袁宏道,理解袁宏道倡導文學革新的性格基礎。
《袁宏道傳》還將“公安派”、袁宏道的文學活動放在明代文學發展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從明初的台閣體到明中葉的前、後七子,文學創作要麼“專門歌功頌德、溜須拍馬、粉飾朝廷”,“一味掩蓋矛盾、點綴太平”,要麼“以複古為圭臬,以模仿相標榜,雕琢日盛,抄襲成風”,在這種背景下,“公安派”、袁宏道“反對模擬”、“不拘格套”、“提倡性靈”、“注重內容”的主張就超越了一般的文學創作的原則,成為倡導文學革新、引領時代潮流的一麵旗幟。
《袁宏道傳》宏大的社會背景還包括公安縣所處的楚地曆史文化氛圍,明代中晚期哲學、小說創作、民間文藝的發展概貌,公安縣重要士大夫家族的家族史,以及著名的叛逆者李贄的主要活動。這種宏大社會背景下展開的文學紀事,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彌補了袁宏道個人生涯“缺少波瀾壯闊的氣勢和大起大落的情節”的先天性不足,使得《袁宏道傳》具有廣闊的社會視野和深刻的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