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稍稍放了心,不管怎樣,老太太在的時候,大房和三房總不至於做得太過火……就隻能求老天爺保佑白氏長命百歲吧。
這兩個歲數加起來超過一百歲的老婦人在這兒抱頭痛哭,兩邊年輕些的婦人們不得不過來解勸:
“娘,二嫂回來了,該高興才是啊。”聽稱呼,想來頭上插著金點翠鑲珠寶菊花簪、耳朵上掛著金鑲珠葡萄耳墜,著白色衫子外套玫瑰色穿枝牡丹緙絲半臂的就是楊家三老太爺的三太夫人了,可是那年紀隻怕比楊孝亭還小些,衣著也很是張揚亮麗,隻怕是個填房了。
另一邊和王氏年歲相近的一位素衣婦人斜瞥了那年紀輕的三太夫人一眼,卻不說話,隻是扶住白氏和王氏,並用手輕撫白氏的後背。
小魚認得她,那是楊家長房的大太夫人。
那外圍還圍著不少錦衣婦人,看年紀該是小輩的,有的嘰嘰喳喳的勸慰,有的不言不語,有的唉聲歎氣的低頭抹眼。
過了很久,眾人才將這兩個老婦人勸開,白氏又拉著楊孝亭的手再哭了一通,才牽著王氏的手,逐個兒的給她介紹——這群人裏,王氏隻認識大嫂焦氏,雖然三十年不見,眉眼還有當初的摸樣,餘下的三太夫人、各房小輩的男男女女,白氏一個都不認識。
這回比上回小魚跟楊衝回來時齊整,除了長房的大老爺、三老爺和三房的七老爺,其餘人都來了,小魚也趁著白氏給王氏介紹的功夫溫習了一遍,邊溫習邊在心裏畫著人物關係譜,好歹算是記了個八九不離十。
當著白氏的麵,大部分人的態度都是久別重逢的喜慶樣兒,就算那幾個藏不住心思的也扯著嘴角跟著大夥兒該歎氣歎氣,該哭哭該笑笑,好一派久別重逢、歌舞升平的感人場景,這讓小魚不由自主的生出些害怕來——這麼一大家子人,每個人之間又都有扯不清道不明的利益關係,別說在這些人裏頭求生存,光是看著她們在這兒站一站,也夠人十五個人頭疼半個月了。
將來,自己若是成了親……
媽呀,可別嫁進這樣的大家族裏頭!
好容易熬過這熱熱鬧鬧的開場,白氏左手拉住大兒媳焦氏,右手拉著王氏,含淚對王氏道:“咱們楊家三房雖然還住在一處,卻早在你公公去世前便分了家,這院子也改好了,現如今我住的這一套,便是你們二房的,既然你和孝亭母子回來了,便交還給你,我這老婆子……”
“娘,您就還住在這兒吧,也好跟媳婦做個伴兒。”王氏拉住白氏的手,說得很是誠懇,那三太夫人便撇了撇嘴,正要張嘴說話,被三老太爺偷偷扯了一把,才識趣的閉上嘴。
白氏疼愛的拍拍王氏的手,好像王氏不是五十歲的老婦人,而是十七八歲剛進門的新媳婦:“我倒是有自個兒一套院子,就是你大哥說有朋友在京城做生意,一時間租不下房子,便暫時借給他們住了……”
焦氏那臉立刻紅了幾分,忙抱怨道:“他們也真是的,說好了找了房子就搬……”
“這都找了五六年了吧?”三太夫人花氏不理三老太爺的暗示,搶著頭的說了一句。
“娘還跟媳婦同住就好。”王氏適時幫焦氏打起了圓場,這讓小魚有些奇怪,因為王氏在她眼裏,總是有些吝嗇小氣,桔梗全都得了根腐病的時候,明明不需要縮減開支,她還是減少了各院的菜品,其實,那時候家裏一共才有幾個主子?此刻她倒忽然大方起來。
白氏顯然對王氏的表現很是滿意,在向她透過讚許的目光之後,抬頭對立在一旁的長子楊盛江道:“是年頭不短了。”
楊盛江立刻躬身道:“是,兒子早就跟他們提過了,他們正在找房子,說這個月內就搬。”
焦氏的臉色便黯了下來。
小魚一看她的神色,便知道那借房子住的定然跟她有些關係,若是挨不著邊兒的外人,誰肯把那麼一套宅子送給旁人借住,且一住就是好幾年?
白氏呢,王氏已經說了,願意跟她同住,她還是暗示那房子該要回來了,隻怕這事兒她也一直惦記著,此刻就是借著王氏回來的機會再提一提了。
想通了這一節,小魚才明白王氏為什麼不在乎白氏名下的房子在大房手裏,反倒息事寧人的邀白氏同住,因為她原本就知道,那房子,她不說話,別人也是得使勁要回來的,她剛剛回來,又何必多樹仇敵?且讓他們力氣大的打去,誰也別想憑白多占一分便宜。
小魚再看王氏,不由深深佩服起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