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瘋狂的像章(1 / 2)

快樂坊

作者:姚小平

近年,國內各類收藏品大熱,像章為其一。我有一些“文革”時期收集的以毛澤東像為主的像章,看到它們,勾起對往事的回憶。

據資料記載,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毛澤東像章是1943年一位犧牲在日寇手中的新四軍地下工作者留下的。這枚像章為木質手工雕刻,直徑約3厘米。第一枚毛澤東像章製作者是淩子風。他在延安黨的七大召開前夕,用金屬製作了一枚毛澤東像章。此後,各種毛澤東像章陸續產生。到“文革”時期,隨著個人崇拜不斷升溫,毛澤東像章製作推至高潮。

1966年7月中旬,上海聯合徽章廠首先生產出“文革”第一枚毛澤東像章,造型為圓形,紅底鍍金,直徑2厘米。幾乎與此同時,北京紅旗證章廠也製作出造型基本相同,紅底鍍金,直徑1.7厘米,背麵刻有“毛主席萬歲紅旗”的毛澤東像章。兩相比較,上海的毛澤東浮雕頭像製作更為精細,拋光工藝和烤漆質量更高。兩地像章上的毛澤東頭像均取自雕塑家、文藝理論家王朝聞1950年為《毛澤東選集》創作的封麵浮雕。王朝聞“文革”前與我同住沙灘中宣部大院,這裏“文革”初是著名的“閻王殿”。王朝聞在美協工作,雖創作出毛澤東、魯迅浮雕和劉胡蘭圓雕,但麵對“文革”烈火同樣在劫難逃。朋友張小波與王朝聞一家相交甚密,幾年前他對我說,王朝聞曾送他一枚金質毛澤東像章。當時沒及時讓他拿出來看,如今小波已經去世,就是想看也看不到了。

1966年9月初,北京第一次在王府井東安市場公開銷售毛澤東像章。由於購買人員過多,影響市場秩序,轉至王府井百貨大樓南側。每次去買像章,我和院裏朋友前一天下午就要帶上涼席馬紮前去排隊。夏季天熱,夜晚難眠,好不容易將入夢鄉,忽人群躁動,紛紛起立觀望,原來前麵有人自發組織起來,核對所發號碼。隔不多時,忽隊伍大亂,忙睜開睡眼,抄起涼席馬紮隨眾人狂奔,奮力抱住前麵隊尾的人,根本不管抱住的是男是女,隻要不被擠出重組的行列就行。如此一夜三驚,熬到天亮後雖人人麵顯疲憊之色,卻鬥誌不減。隊伍逶迤蛇行,前不見頭,後不見尾。據說,後來有的地方買毛澤東像章時不能說“買”,而要說“請”。當然,少給一分錢你也“請”不來。

隨著“文革”不斷深入,1966年10月下旬,我和同學先後到武漢、廣州、長沙串聯。從武漢到廣州時,這裏革命烈火正旺,廣州城裏騎街樓四柱都塗滿紅漆,噴上了毛主席語錄,這就是聞名全國的紅海洋。當時海珠廣場舉辦“第20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我走進大廳,迎麵是毛澤東像和毛主席語錄,旁邊玻璃櫃裏陳列著許多造型各異、精美漂亮的像章,圍觀者甚眾,搶了其他商品風頭。我存有一本香港UNION RESEARCH INSTITUTE出版社1968年出版的《中共中央文件彙編(關於文化大革命)一九六六—一九六七》,內有國務院外事辦公室1967年2月18日發布的“關於對外國人贈送毛主席語錄的通知”,裏麵寫道:“毛澤東思想是當代最高最活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是全世界革命人民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隨著世界革命形勢的迅速發展,全世界革命人民都渴望得到‘毛主席語錄’這一寶書,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對外贈送‘毛主席語錄’(包括中文)就是向世界人民宣傳毛澤東思想。各涉外單位應將此作為頭等重要的政治任務。”當時,毛主席語錄和毛澤東像章是國人在公共場合宣傳毛澤東思想,表達忠心的配套“聖物”,所以該通知原則精神同樣適用於毛澤東像章。我收藏有數枚對外文委、廣東省人民支港委員會、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等涉外單位製作,專門贈送給外賓的毛澤東像章,上麵刻有“世界革命人民心中的紅太陽”、“世界革命中心”、“世界進入了毛澤東思想偉大時代”、“毛澤東思想普照全球”等文字,且多為中英對照,氣勢宏大。

在紅衛兵接待站拿回程火車票要等很長時間,於是我跑到交換像章的市場消磨時光。在交易市場,我發現一枚北京像章(時稱“小紅的”)可換到兩枚廣州像章(時稱“大黃的”)。於是,我先用一枚“小紅的”換兩枚“大黃的”,然後用紅漆把“大黃的”塗成“大紅的”,在夜晚昏暗燈光下用“大紅的”換回兩枚“小紅的”,再用兩枚“小紅的”換回四枚“大黃的”……如此循環,樂而忘返。從廣州到長沙,參觀韶山毛澤東舊居是重要內容,每往返一次約6小時,發每人一套4枚韶山紀念章,圖案為毛澤東舊居。為多得幾套,我發揚連續作戰精神三赴韶山。每當汽車途經劉少奇故鄉附近時,向導都要憤怒聲討劉少奇的“反動罪行”,並帶領大家振臂高呼口號。韶山毛澤東舊居當時還比較樸素本真,不像後來商潮湧入,大興土木,人人皆說“毛家菜”。